随时做好家长的“助力器”

2020-09-22 23:19孙慧玲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0年8期
关键词:助力器晚点纳米技术

孙慧玲

居家隔离,线上学习时期,老师常常哀叹:鞭长莫及。但不要忘了,还有家长这个“助力器”。处理好家校关系,老师多的是助手,否则可能就是“对手”。

线上学习,老师做主播,视频一打开,听课的“学生”就可能从46个变成了92个,甚至更多。老师不再只是学生的主播,而成了学生全家的主播。有多少次家长开放日因为工作原因没能走进老师的课堂,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足不出户听完所有老师的课,遇到自己比较擅长的还可以点评几句。老师的课堂不能有半点马虎。

因此,家长对老师学科专业的认可,是荣获其“芳心”的第一把钥匙。

比如在学习《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一课时,我鼓励孩子们去查关于纳米的资料,让孩子发挥想象,思考如何利用纳米技术来帮助疫情中的病人。有的孩子写道:“利用纳米技术深入新型冠状病毒的核心处,从而实施破坏,让病毒消失……” 有家长看到孩子的这些奇思妙想后给我发信息:“孙老师,不小心看了他的作文,尽管很稚嫩,也有很多不科学的地方,但挺吃惊的。没想到他能把纳米技术和新冠联系在一起。感谢您这样的教育方式!”

孩子居家学习,老师切不可把“责任”变成“打扰”。

比如,有家长说:“老师,我们已经复工了,作业可能会晚点交,但我保证孩子一天的学习量。” “好,没问题!”

有个孩子听课一半便“消失”了,我给家长打电话:“XX妈妈,可能今天您家的网络不好,孩子只上了20分钟课,您让他再看一下回放,作业可以比别人晚点交,但是要认真做……”

自线上教学以来,我一般不批评学生和家长。这并不是他们做得都很好,而是我觉得我不了解实际情况,因此不能轻易地认为他们不够用心。彼此的理解可以更好地推动工作,而过犹不及的“负责任”,只会让本就焦躁的家长和学生更加烦恼,误会就会不自觉地产生。

这样彼此理解的“大家好”难道不会降低学习效率吗?这个我不敢百分百肯定,但如果家长跟你说:“老师您放心,今天的学习任务一定完成。”“好的老师,我会督促他再看一遍回放的。”那这个孩子的学习还用你管吗?家长已经全做了!换种方式,如果你不留情面地点名批评了他们,一不小心把家长推向了对立面,以后的工作可就难了。

想要获得家长的助力,老师也要随时做好家长的助力器,从而形成合力。

家长有时也需寻求老师的帮助。 “老师,我快崩溃了,我和孩子根本没法沟通,需要您帮个忙,跟孩子联系一下……”其实很多家长都面临这样的难题,这时候简单的支招是没有意义的,毕竟每个家庭环境不同,家长和孩子的执行力也不一样。怎么幫助家长取得效果,是获得家长信赖的关键。

我们都知道,亲子关系的问题一定不是一方的原因。老师需要和家长一起分析孩子的处境,引导她调整状态:给自己找点事做,健身、看书都可以,让孩子喘口气,当他精神轻松下来也许就会有沟通的余地了。

支完招并不是万事大吉了,而要时不时地联系、了解情况,适时调整计划。这样,与每个家长打好配合战,我们的线上教学效率自然不会差。

疫情确实给教学带来了不便,但用好家长资源,很多不便就会变成方便,这也是锻炼家长管理能力的一次绝佳机会。因此,隔着时空的家校沟通做得要稳,来得要慢,除了打出相互理解的情感牌,更要出的是专业牌。

猜你喜欢
助力器晚点纳米技术
基于马尔科夫链的高铁列车连带晚点横向传播
真空助力器带制动主缸总成耐腐蚀性试验
晚点的火车(外三首)
基于故障树分析的直升机助力器卡滞故障诊断
懂纳米技术的变色龙
纳米技术在食品科学工程中的体系构建
纳米技术浮选技术研究进展
高速铁路初始晚点致因-影响列车数分布模型
试论助力器在商用车变速箱上的匹配与应用
纳米技术在新能源电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