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欢良
摘 要:本文基于“娱人致趣”的理念,从单元计划的构建、练习手段的设计、教学组织形式的采用、教学评价的创新等方面阐述小学足球课堂的教学设计,创设真情境的足球课堂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项目的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提升学生参与足球比赛的能力。
关键词:运动致趣;足球课堂教学;小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20)08-00-02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是获得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带来的身心愉悦以及强健的体魄。李杰凯教授基于运动休闲视角下重新审视运动项目的基本规律而提出运动项目的本质功能是“娱人致趣”。基于“娱人致趣”理念的体育教学,需要教师去寻找运动项目本身所具有的能够激发学生愉悦情绪的“兴趣点”。结合运动项目特征,创设真实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本文结合学校足球课堂教学的现状,阐述基于“娱人致趣”理念下重新构建足球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
一、解析教材内容,重构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计划在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解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理念把教材内容划分成若干个课时教学内容,单元教学计划内容的呈现体现着教师教学理念的落地。当我们转换理念去重新构建课堂教学时,就必须去解析教材内容,重新构建每一个课时的教学内容。以往进行单元教学计划构建时,采用的是机械分解法,例如把足球的进攻技术分解成为运球单元、传球单元等,或者是更加细化成一步一运运球单元、脚背内侧传接球单元等。当基于“娱人致趣”理念下构建单元教学计划时,就必须去寻找足球运动项目本身具有的“兴趣点”,然后把“兴趣点”融于课时教学计划中,改变原有的机械分解技术动作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能够在玩中学、在对抗中学,并能够对所学技能学以致用(表1)。
众所周知,学生参与足球活动获得的最大乐趣就是“与其他人的对抗中获胜”。当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技能把防守的对手耍得团团转时,或
防守的学生成功拦截抢断运球对手的球时,这种成功后获得的愉悦是促使人们积极主动参与足球运动的内在动力。就如表1单元计划案例中,教师所有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是基于足球运动“攻防对抗”这个兴趣点进行的。攻防对抗是练习组织形式,目的是让学生在具有攻防对抗的练习中掌握技战术,尤其是在真情境下培养学生的技战术意识能力,这是在单一技术练习中难以做到的。
二、提炼教学重点,重设练习环节与内容
课堂教学中的教学重点是教师围绕教材内容分析后结合教学目标,提炼学生在课堂中需要重点学习和掌握的核心内容部分(技术动作、身体动作等)。体育课堂教学是围绕身体练习而开展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需要学生通过课堂中有效的身体练习方式来掌握课堂中的教学重点,以达到教师预设的课时教学目标,有效的身体练习方式即是教师针对教学重难点所设计的练习环节与内容。因此,教师所设计的练习环节与内容就需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所提炼的教学重点。在“娱人致趣”理念下,教师需要针对性改变突出原有单一技术动作的练习内容,重新提炼每一课时的教学重难点,设计含有运动项目“兴趣点”的练习内容。
案例:在“区域传控球”为主题的单元教学计划中,教师所设计的区域内以多打少的传控球一课,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人数占优的情况下掌握如何控制球权,从而获取比赛的胜利。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应该是传球的时机与无球进攻队员的跑动方法,所设计的练习内容就是在2对1、3对1、3对2的练习环境中,让进攻方学生在攻防对抗中体验传球的时机及无球队员的跑动方法。
练习环节与内容是“娱人致趣”理念在课堂中实施的手段和措施,教师在设计练习环节和内容时,一定要围绕教学的重点进行,要对关键技术动作进行教授和点拨,这样才会使课堂教学神形兼备。就如上述案例中,当课堂教学的重点是进攻技术时,教师就应该在教学過程中,注重对学生各种进攻技术的讲解教授与点拨提高,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磨炼传、跑技巧和意识,形成动作技能。
三、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丰富教学组织形式
在现行的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中,由于大班额教学,教师很难顾及所有的学生,部分学生容易消极对待课堂学习。基于“娱人致趣”理念下的足球课堂教学组织中,教师对于真情境的练习场景的设计,把全班分成2~6人一组的异质学习小组,有目的地设计相应的真实情境练习。这种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有助于教师在足球课堂教学中点亮运动项目的“兴趣点”,设计真实情境的练习内容。同时,当学生能够自主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练习时,教师又有充分的时间可以对部分小组或个人进行针对性指导,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案例:一年级的一节足球课堂中,教师设计了一个“如影随形”的运球与防守游戏,目的是通过学生一对一的运球与防守,提升学生的控制球能力以及个人防守能力。教师把学生以5人为一组进行分组,每组2球,要求学生在指定4米×4米的范围内2人运球、2人抢断、1人做小裁判员。当游戏开始后,跟随运球的学生在听到信号后,开始抢断运球学生的球,5秒内抢到球则交换球权。在这样的5人小组中,组内5人分别有小组长、器材管理员、小裁判员、安全管理员等职责的分工,而小组又有提升组员运球能力和防守能力的目标,当学生明确练习方法时,学生就能够自主进行练习,而教师可以巡回指导各个小组的练习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技术动作的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中对学生进行职责分工、协作配合、目标建立与角色转换等与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形式是完全契合的。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符合足球运动特征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如上述案例中,学生攻防中一对一的对抗是对足球运动项目中“攻防对抗”的兴趣点释义,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足球运动的潜在动力,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则是提升运动致趣视角下足球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四、新创教学比赛技评法,真实反映学生技战术能力
教学评价是对课程教学中教师教的效果以及学生学的效果的综合评价,具有对课堂效果的价值判断,它包括了对教师教学工作质量的测定、分析与评价,也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在以往的单一技术动作学习理念下,教师对学生进行的综合性技能评价往往采用学生技能展示的方式进行定量的测试,再做出定性的成绩评价。例如对学生运球技能进行评价,采用足球运球绕杆的评价方式,用学生完成绕杆的时间来评价学生技能掌握的程度。而基于“娱人致趣”理念下,足球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会、乐”足球比赛,在足球比赛中不断提升动作技能的运用熟练程度。因此,如果还是采用原有的评价形式,是不能客观评价学生在足球课堂教学中学习情况的。而采用教学比赛技评法,通过观察学生在比赛中的技能运用情况等,记录相关数据等方式,对学生足球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表2)。
在表2中,采用七个指标记录学生在比赛中的数据,再把数据对照评价标准换算成学生每一项指标的相应得分,最后依据每一项的得分换算出学生技能的综合得分。其中,传球成功率、控球次数、防守次数等是基本指标,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进行相应的比例分配,射门次数、突破次数、抢断次数和进球个数可以作为相应的加分指标评价学生相应的成绩,加分的比重可视学生年级和能力进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