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辉
摘要:汝瓷传统烧制技艺是陶工们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包含着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思想情感,代表着传统制瓷技艺的精华.是汝窑传承与保护的核心内容。手工艺的“活态传承”是对汝窑瓷器最好的保护和继承,因此,对汝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好方式就是在生产中保持其核心技艺和核心价值,并与民众的生活活紧密相连,让汝瓷文化进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重获需求土壤,变成民众乐于接受的文化形态,才能使之具有持久的生命活力。
关键词:汝瓷;陶瓷文化;非遗保护;发展
每一个民族都有许多需要依靠口头传承而延续的传统文化。以口头传承为主要形式的陶瓷烧制技艺亦是历经世代而传播至今的口头创作,包涵着中国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传统性特点。即使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这种传统性决定了汝瓷艺术不论是在其形成过程和抢救、保护过程都蕴含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因子。汝瓷技艺的传承都是以人为载体,以传人为主体,以非物化、非静态和记忆、技艺为核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而存在。
一、汝瓷中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素
汝瓷手工艺从泥料加工,釉料配制,拉坯成型,施釉,焙烧工艺等工序,体现了汝州民间制陶人的智慧火花,其制瓷技艺承载了陶瓷艺人世代相传的文化传统,汝窑瓷器,器型简洁流畅,釉色凝厚,在半透明状态下犹如羊脂玉,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高雅素洁庄重含蓄,平和而又大度的艺术风格。“青如天,面如玉,婵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成为汝窑独有的特征。在中国陶瓷史上享有盛誉。汝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悠久历史。其优雅的审美色彩、精细的胚胎釉色,为宋代“汝、官、钧、哥、定”五大名瓷之首。它古朴、典雅、凝静、大气,象征着纯结、平安、吉祥和富贵。古人总结汝瓷的特点为:天青釉、蟹爪纹、香灰胎、芝麻钉。汝瓷烧制经过两次窑变,釉色形成主要是天然的矿石釉料在高温和缺氧的情况下形成了化学反应,由于釉料比例和含量的不同,而出现天青、豆绿、月白等色泽。观其釉色,如雨过天晴,温润古朴;拂其釉面,平滑细腻、如同美玉,并且器表呈蝉翼纹般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称,极具艺术观赏价值。
汝瓷始烧于唐朝中期,盛名于北宋,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显著地位。宋代皇室定汝瓷为御用瓷,烧制于宋哲宗元祐元年至宋徽宗崇宁五年(1086~1106年)的20年间。因宋金战乱不息,兴盛前后不过20余年,所以弥足珍贵。传世品全世界仅存不足百件,60多件被北京故宫博物院及英国、日本等博物馆收藏,为举世公认的稀世珍宝。传世汝瓷器物主要有奉华尊、三足盘、直口瓶、洗、花口碟、花口盏托等;从挖掘资料看,还有莲纹钵、镂空盏托、凸雕莲瓣纹炉等。
汝瓷独特的制瓷工艺往往是依靠民间制陶艺人或师徒,或父子口头传承得以保存至今,他们传授自己独有的宝贵技能的过程不难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口头传统”和陶瓷手工艺中的“口头传承”所表述的内容是相同的,它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内容,那就是口头传承。也就是说,陶瓷手工艺的形成过程蕴含着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陶瓷工艺文化遗产有脆弱与坚韧的两重特性,家族传承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制陶手工艺的传承,此乃其坚韧特性;或遭战乱,或遇祝融,或家族组织遭到破坏,,都可能导致制陶瓷手工艺的灭亡,此乃陶瓷脆弱性的体现,宋朝的灭亡直接导致了汝瓷的消亡。
二、汝瓷技艺的抢救与保护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为弘扬这一民族文化遗产,当地政府组成汝瓷烧制技艺研究队伍,并多次组织赴民间走访,挖掘汝瓷烧制技术,成立各种类型的汝瓷生产厂,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使传统的汝瓷烧制技艺重放异彩。正是在此背景下,国家加大了传统工艺的保护力度。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明确指出:“国家对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实行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汝瓷的烧制技艺精湛,尤以天青、天蓝釉色为最,装烧工艺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明显符合国家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标准。2011年5月23日,汝瓷燒制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宝丰汝窑博物馆开馆。2018年05月24日,宝丰县“汝瓷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2019年11月,汝瓷烧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经过当代陶瓷艺人们的不断探索、研究与实践,失传千余年的汝窑传统陶瓷烧制工艺得以复原与呈现,让当代人能够重新感受和领略汝瓷独特的文化和美学价值。同时,越来越多的高校专家学者开始关注汝瓷的研究,他们从不同的视角探讨汝瓷在当代语境下如何进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保护与创新等问题,取得了一些具有指导性的研究成果。除了理论上的探索之外,有些学者也身体力行以汝瓷为基础进行创作。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普及以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汝瓷的研究与保护,经过政府、社会、学者、传承人等多方的努力,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三、汝瓷当代发展的思考
口头传承是汝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存续方式。表现在传承载体是“活体”的人,传承内容是发展变化着的“活性”的民族智慧、心理诉求和价值观念,传承过程是传承者与传承对象共同参与的互动的“活动”过程。传承人是汝瓷的重要传递者和承载者,他们掌握并承载着汝瓷的知识进展技艺。汝瓷始终在动态发展中完善,始终以师徒方式传授,始终是人作为传承的载体,总是蕴藏于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生态环境中。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品位、审美趣味、需求等都在不断提高扩大,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国家瑰宝的现世发展需要有更多文化艺术细胞的植入,需要有更加大胆的创造。生产性保护是目前公认的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
总之,汝瓷烧制技艺是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生产技术,包含着民众的审美观念和思想情感,代表着技艺的精华,这是汝瓷技艺传承与保护的核心内容。因此,对汝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好方式就是在生产中保持其核心技艺和核心价值,并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让汝瓷文化进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重获需求土壤,变成民众乐于接受的文化形态,才能使之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陈映红;从文化遗产日看文化遗产保护——以广西为例[J];民族艺术;2009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