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文莉 丁邹洲 丁杰 陈惠安
摘要:文章以历史地理学的视角,对江苏省兴化市历史地理环境进行分析,归纳历史地理环境对兴化发展的影响;从区域系统、城镇营建、文化特质三方面,对兴化人地关系演变影响下的历史文化特征梳理;最后提炼出兴化价值特色的核心为里下河地区人地互动关系演变的典型代表。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对兴化进行价值特色认知研究,是一次跨学科的尝试,以期为历史文化名城价值认知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历史地理学;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价值;兴化市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0.07.012 中图分类号:K901.9
文章编号:1009-1483(2020)07-0079-09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on the Value Cogni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from Historical Geography Perspective: A Case Study of Xinghua City
DI Wenli, DING Zouzhou, DING Jie, CHEN Huian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Zhejiang Xinghua and summarizes the influence of historic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n its development.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regional system, urban construction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Xinghua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manland relationship. Finally, the core of Xinghuas value characteristics is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man-land interaction in Lixiahe region. It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attempt to study Xinghuas cognition of valu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so as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value cognition of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Keywords] historical geography;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 Xinghua City
引言
歷史文化价值特色的挖掘与提炼是名城保护的基础,以此为基础,才能更好地保护与价值特色相关联的文化遗存、因地制宜地制定名城保护策略。
兴化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江淮之间,里下河平原中心。历史上兴化逐步成陆,并较长时期东临大海,经过漫长的地质变迁和人地交融,逐渐由滨海聚落成为内陆垛田遍布的水乡城市。现有的研究中,仅将价值特色聚焦于以历史城区为代表的核心集聚区,而对于长时段和区域大背景下的地理环境变迁及其对城市发展演变的巨大作用并未重视;同时仅把垛田锁定在农业遗产,并未深入剖析垛田系统与城镇空间、生产生活的内在关联,由此也造成了名城保护的不完整性。本文尝试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在区域范围内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系统认知清楚各层、各类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价值,以便更全面认知兴化的历史文化价值,并为其保护提供基础。
1历史地理学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地理环境的变化是逐渐演变的过程,这个变化是“空间”与“时间”的结合,是自然与人文现象空间发展的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永远是互动的,但这种互动影响有所区别:从长时段和区域大背景来看,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如海陆变迁;但从短时段和一定空间内来看,人类社会会影响历史发展进程,在某些具体问题上起决定作用,如政权建立、人类迁徙等。因此,需要建立连续时间的空间剖面,从区域的角度综合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共同作用,即“人地互动”,这也是历史地理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历史事件和现象以地理环境为基础,特定的地理环境会影响历史事件与现象的形成。地理环境决定物质资料条件,这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继而影响人类社会生活、上层建筑等,如水乡地区的地理环境特色决定了当地治水营田、依水而居的生产、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地理环境也直接影响着人群性格、地域文化等,如北方民族的粗犷、豁达,江南水乡人的温柔、婉约。这都体现着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影响的复杂性。
从思维方式上来讲,历史地理学强调“尽全时空”,研究任何事物都要客观全面、涵盖与其相关的时间点和空间点。既关注事物的空间属性,又关注其时间属性;同时既关注事物点的静态分布,又注重点的动态演变。这一思维方式与理念基础,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趋势不谋而合。从我国现有的名城保护条例来看,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要求,需要从历史维度,深入挖掘其价值与特色①。近年随着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不断发展,“历史性城镇景观”等概念的提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从重视本体到重视文化遗产周边环境,使历史文化保护超越了‘历史中心或‘整体的概念,包括“更广阔的城市背景及其地理环境”[1];同时强调在这种历史地理环境背景下,各历史文化遗产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这也意味着对历史城市的保护途径,应该基于对大尺度层面历史性城市演变的理解,认识到现在的城市是经过历史岁月积累在环境中形成的多重、动态的层积积淀,需要进行充分认识与弘扬。由此可从区域角度出发,从历史维度深入研究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军事、产业、城镇建设、文化特色等各个方面,再现历史上城市赖以发展的各种自然的和人文的因素,才能全面认识这座城市的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城镇区域空间、城镇功能空间组织特征、地方特色文化及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更准确地提炼出历史城市的价值与特色,从而为其今后的保护和建设提供必要的依据。
兴化作为一个从滨海聚落逐步发展成为内陆水乡城镇的生动案例,其城镇的形成发展,必然离不开历史上其所在区域的海陆环境变迁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因此有必要从区域范围综合考虑,研究“人地互动”对其城镇发展影响的体现(见图1)。
2兴化历史地理背景分析
2.1海陆变迁与水田治理
兴化所处的地理区位决定了它的发展与东部沿海区域的海陆变迁密不可分。根据凌申的研究,距今7000年左右,全新世的海侵达到高峰[2]。根据邹逸麟等的研究,自冰后期海侵,海水深入苏北平原,沿海堆积作用十分活跃。今里下河洼地和运西诸湖均曾为潟湖的范围[3]。兴化正位于里下河区域中最低洼的地方,沉积剖面表明,兴化一带地表约2米以下,便可见滨海相的沉积层。在此之后,气候和海平面相对稳定,海平面变化总体趋势是稳中有降,岸线向东缓慢推进,形成了西冈、东冈贝壳堤。一直到唐宋期间,苏北海岸线始终较为稳定。北宋时期修建的范公堤,标志了自新石器时代到宋代近3000年时间的古海岸线所在[3]。在此期间,里下河地区人工化的建設逐渐加强,在自然和人工力量的共同作用下,秦汉时期里下河地区由潟湖逐渐演变成湖荡连片的沼泽地带;从春秋末年至南北朝时期,甚至唐宋之前,里下河地区的广袤水域被分割为以射阳湖为核心的湖荡群[4],兴化即位于射阳湖区域。宋金之际,黄河决口夺淮,入海口开始向外推动,但尚不迅速。此时形成了新冈贝壳堤。明代后期黄河下游河道固定,大量泥沙淤积,江淮一带成为黄泛区,苏北海岸线开始明显外推,直到1855年改回山东入海后才放缓。在沿海堆积作用,黄河夺淮等自然因素和人工力量的共同作用下,里下河地区逐渐由潟湖演变成湖荡连片的沼泽地带,发展成为垛田密布的水乡地区(见图2)。
海陆的变迁,促使“锅底洼”地形的形成,低洼的地势造成历史上里下河地区饱受洪涝灾害的迫害。出于抵御灾害的目的,人们在较浅的湖荡地区以木桩、木架塞入水草泥土作基础,再以河泥层层垒积成片的岛状平地,逐渐发展出了垛田这种独特的地貌和生产生活系统。环境的改变,使得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不断适应,也不断发生转变。据《重修兴化县志》卷三食货志记载,自元至明清时期,兴化地区人口增长迅猛。在当时生产条件不够发达的情况下,为了解决人口生存的问题,主要依靠开垦大量的田地来解决。至清代,《赋役全书》载原额田地达到 24272顷6亩,除去报荒豁免外,总共有田地19795顷有余[6]。垛田的生产成为促进兴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垛田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是与聚落、内河、垛田、沟洫、蓄水池、圩堤、外河一起构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生活生产系统。在这种系统的支撑下,兴化村镇聚落逐步发展,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见图3)。
2.2历史人文发展
兴化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古人类居住,距今约4000~5000年良渚人在兴化蒋庄一带生活。战国时期兴化属越,为楚令尹昭阳食邑,此为有确定史载的兴化城发展之始。汉时,兴化一带属吴王刘濞封地。吴王刘濞“煮海为盐”,兴化一带盐业、渔猎经济繁荣。五代十国时期,自海陵县划出北乡部分为招远场,后改为兴化县,此为兴化置县之始。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修筑兴化第一座土城,此为兴化建城之始。
由于海陆的变迁,一直到宋朝,兴化是里下河东部区域内较少的县级城镇之一,辖域东至海岸。此时,今东台、大丰尚为海域,兴化为里下河区域县级城镇中的重要中心城市。其后随着范公堤以东滨海地区的淤积,东台、如东、大丰等城镇逐渐发展,兴化在区域县级城镇中的地位逐渐削弱,但因其占据里下河地区的中心位置,成为水运、盐运网络中的重要中转地。
唐至五代时期,兴化境内有昭阳、陵亭、灶产(今戴窑)、沙溪(今沙沟)等镇。宋代,市镇数量增加,昭阳镇成为县治所在地。明中后期,市镇快速增长。这些市镇主要沿运河支流水系沿线分布,如运盐河、蚌蜒河等河道沿线。便捷的水运,促进了市镇的繁荣。
2.3 历史地理环境演变对兴化的影响
正是由于区域江河入海地貌的变迁,为兴化提供了独特的环境特质,也为兴化文脉的孕育提供了特殊条件。
海陆环境的变迁,使得兴化形成湖荡稠密、水网纵横的“锅底洼”的环境特征,为水网垛城提供了特色环境地貌基底。兴化的区域位置随着海岸线的东移,从海滨逐渐转变为内陆,逐渐转变为里下河平原地区的几何中心;正是这种区位的变化,促使兴化在区域盐业网络中、水运网络中的角色发生转变。
地理环境变迁对先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到文明形态的演进,小到聚落模式的变化、日常生活等,都有深刻的影响。独特的人水共生关系和水乡聚落环境,孕育了兴化丰富多彩的水乡文化。
3基于历史地理学的兴化历史文化挖掘
兴化的城市生长机制是以人地关系演变为基础,垛与垛田及其影响下的聚落发展演变,具有特殊的逻辑体系。因而以历史地理的视角,从区域系统、城镇营建、文化特质三个方面出发,对兴化人地关系演变影响下的历史文化特征进行梳理,深入认知兴化名城价值与特色。
3.1 区域系统
城市是区域的组成部分,从区域角度即从更大范围的空间层面,针对产业网络、水运体系、城乡(厢)联系等方面分析兴化的价值特色,利于更清楚地认知兴化与地区历史文化脉络格局的关联性与独特性。
3.1.1区域产业网络
里下河地区水系密布,水运便捷,以大运河为主体的水运网络形成后,更是促进了水运的发达。里下河地区东临大海,自古盐业生产较为发达,沿海城镇多与盐业生产有关,兴化也不例外。
在西汉时期淮盐起步,兴化境内(昭阳、周庄)就已有盐场。唐宋时期淮盐大规模发展,在兴化沿海地区兴建了大量盐场,并为抵御海潮威胁建了捍海堤堰。在堤堰内侧挖河沟通沿线的盐场,名为“串场河”;同时修建从串场河到大运河的运盐河,是盐从滨海地区运往大运河的重要通道。明清以后随着海岸线的东移,海盐的生产范围进一步扩大,盐场东移,兴化境内疏通了海沟河、白涂河、车路河、蚌蜒河等一系列运河航道,辅助串场河,将滨海盐场与京杭大运河进一步联系在一起,同时构成京杭大运河的辅助支撑体系(见图4、图5)。得益于里下河区域几何中心的优越地理位置和纵横发达的水运网络,兴化从海盐生产地逐渐转变成为重要的盐运中转节点。随着盐场废灶兴垦,耕地面积增加,兴化东北乡成为粮仓。依托于便利的水运网络和面积广大的粮食生产区,兴化成为里下河重要的米粮集散地。
3.1.2城乡(厢)脐带联系
垛田是兴化城乡的母体。垛,既可以作为城镇建设的居住、商贸活动的空间,也可以成为农业耕作的场所。可以认为,兴化的城乡体系就是立于垛田之上。
利用垛田农业系统,兴化人从渔盐为业逐步过渡为农渔结合,把这里建成了重要的粮食产地,不仅能够城乡自足,还通过便利的水运网络运往四方。古城关厢是繁荣的商業聚集区,也是联系垛城与垛田的产业枢纽。垛田产出的蓝草、蔬菜、瓜果等初级农产品,被采集后,通过水路运送到城镇码头,运送到聚集在关厢的手工业作坊,在这里采购辅料、进行深度加工,生产出的商品,一部分服务于城市,一部分通过水运贸易转运到周边的地区。围绕制染料、腌制瓜果等农产品加工,又进一步集聚了缸坊、布行、油厂、米行、竹坊、菜市等上下游产业,促进了关厢地区的发展(见图6)。由此可见,垛田与城市无论在物理载体上,还是生产生活流程的协同联系上,都有密切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3.2 城镇营建
3.2.1城乡聚落形态
垛是兴化城镇聚落的母体,为城镇聚落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物理空间。城镇多呈岛状团簇,由多垛联系,顺水而生,依傍湖荡,放射生长,形成湖荡型聚落,为兴化最主要的聚落形态特征,沙沟镇、竹泓镇、双官村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见图7)。兴化古城处于湖荡之间,由数十个的垛岛,通过桥梁相连而成,格局独特。城外与城内相似,数个垛相联形成关厢。兴化连垛成城、城水共生的独特方式,不同于其他水乡城镇单纯沿河而居的模式。这种拥水共生的垛岛聚落形态,成为兴化城、镇、村三级聚落形态同构的母题。
3.2.2城址环境本底
兴化河津湖荡密布,河流经纬纵横、骨干清晰,下官河、上官河等数十条河流向古城汇聚,形成十水汇城的格局,并延续至今。古城四面环水,西为西荡河,北为乌巾荡,东为龙舌津,南则有南津,四处水关将城外湖荡与城内河道沟连成网(见图8)。古城立于垛块之上,周边即是垛田。其独特的土地利用与筑城方式奠定了特有的城市环境格局:河网交织,垛田环布,展现了“水、城、垛、园”共生的里下河水乡环境风貌。
3.2.3古城空间格局
兴化古城地处水网之中,内外环水。城垣走向因水而行,依垛块而向四面凸出、边界灵活。垛间水面成为城内水系,城中河如阡陌、水网密布;古城街巷因地制宜、顺河而建、与河并行。桥梁将群垛连接起来,古代因城中河流都有通航运输功能,桥梁高耸,是为古城的脊梁②(见图9)。
兴化古城空间格局尊重自然的同时,兼顾传统礼制思想。古城内以四牌楼为中心,以北大街、东大街、西大街及南大街共同构成的错位“十”字形轴线,通达四座城门,并延至城外关厢直通四周环水地带,形成“十字结构、牌楼居中”的格局。城内的县署、文庙、书院等公共功能多沿轴线两侧布局,功能分区相对明确(见图10)。古城中心主要为官署等公共行政功能,西北海子池一带主要为休憩娱乐之地,城外关厢为商肆聚集区。
3.2.4古城城厢关系
兴化古城规模不大,且因产业特点而城乡紧密依存,因兵事特点而城墙内外皆安,所以关厢繁荣、乃至甚于城内。古城四门外均有关厢,聚集着商业手工业作坊,形成城居厢业的城市分工。依托水运交通优势,关厢繁荣发展,最终形成“小城大厢”的独特城市格局(见图11)。
兴化古城的水系治理也是促进关厢生长的重要因素。宋元初筑城时,城内水自南水关而来,从西水关而出。明嘉靖时期,县令傅珮整浚水系,在北水关修玉带河,引水入海子池,解决城北的洪涝问题。同时废除了市河直接西出水关之路。由于西水关的废除,促使水运向城南、城东、城北发展,东门、北门的关厢凭借上官河便捷的区域水运优势,逐步繁荣。尤其是东门街区,大码头的设置,促使其成为城乡联系的枢纽。清道光时重修西水关,西门关厢才逐步商业繁荣。
3.3文化特质
3.3.1雅致文艺文化
“自古昭阳好避兵”③,水泊环绕、湖荡纵横的水乡环境,使得兴化的社会环境相对安稳;垛田肥沃、河湖交织,提供了丰富的物产,使得兴化的生活相对富足;恬淡的水乡田园生活,既为文艺创作提供素材,也更为文人雅士追求诗意生活和满足精神意趣提供氛围,为心性、气质的修炼提供沃土。这些都为兴化的文艺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
兴化人崇文尚教,宋代以来,“政以教化为先”,建学宫、育人才,学风炽盛;历代多标榜对文艺、学术、科举等有成就的贤士,城内四牌楼就是兴化崇文的重要物质见证。北宋范仲淹在兴化的实践奠定了兴化“耕读文化”的基础。元末明初,大批江南家族合族移居兴化④。江南移民家族在兴化的存延,使兴化相对松散的乡土社会更加紧密,使得江南悠久的“耕读传家”的价值观念与兴化“耕读文化”的传统融合、并更加根深蒂固。同时,移民的迁入也促进了兴化本地文化与江南文化的融合。明朝泰州学派平民化的教育,更促成尊重文学的集体氛围。
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兴化人著书立说,开宗立派,到明清时期文化空前繁荣,涌现了诸多文艺大家,形成兴化文人群体。如施耐庵在兴化撰写《水浒传》开辟了章回体小说的源流,韩贞为泰州学派的平民哲学家,李春芳为《西游记》的校订者,陆西星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神话小说《封神演义》,宗臣为明朝著名文学家“嘉靖七子”之一,李清为著名史学家并著有《梼杌闲评》(又名《明珠缘》),郑夑为“扬州八怪”之首,任大椿为扬州学派早期代表人物,刘熙载为清代著名的文艺学家、著有《艺概》(被誉为我国自《典论论文》和《文心雕龙》以来最杰出的文艺理论专著)等。这些文艺名家的出现,也带动了大批热爱文艺的人士参与其中。
多样的原因,促使兴化成为“安居乐读、尚文崇艺”的幽雅乐土,崇文成为兴化文化的中心风尚,表现出一种对文化艺术强烈推崇的群体性特征,这也成为了兴化人民的优良传统,至今生生不息。
3.3.2水乡生活文化
兴化人与水有不解之缘,在长期与水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了既亲水、又畏水的水乡文化。作为水乡,素有“无舟楫不行”的说法,船是兴化最为日常的交通工具。为了顺应兴化水浅的特性,形成了底平、方头、方尾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木船制造工艺,至今流传。“靠水吃水”,自古渔业为兴化的主要生产方式,许多人要以船为家,逐水而居。因此,形成了渔具制作、渔网编织、渔家婚俗等水乡“渔”文化。低洼的地势,使得治水成为兴化人的重要生产、生活活动之一。人们在感恩水的同时,又十分敬畏水,逐渐演化成为对水物质、治水英雄的崇拜,形成了三王龙灯会、“祀龙王消弭水患”等水乡民俗文化。
4基于历史地理学的兴化历史文化价值特色研判
在对兴化历史文化深入挖掘的基础上,从更宏观、更全面的角度对兴化的价值特色进行提炼,认为兴化价值特色的核心落脚点为里下河地区人地互动关系演变的典型代表。这一核心价值可以阐释为四个方面。
4.1 地理环境:苏北地区江河入海地貌环境沧海桑田的缩影
兴化所处区域从全新世早期以来呈现出从海湾到潟湖、碟状平原、黄泛区,最终成为垛田遍布的苏北水乡的环境变迁过程。与江苏其他滨海城市相比,兴化的海岸线变迁过程最为全面,既体现了地质时期的海陆变化,也体现了苏北地区黄河夺淮期间的岸线推移和湖沼环境变化。更为关键的是,兴化环境变迁的特征体现也最为明显,贝壳堤、范公堤、古文化遗址和浅表沉积层,均是环境变迁的直接证据。
4.2 区域共生:人类与自然互动共生的优秀独特案例之一
垛田是中华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共同作用的产物,体现了人和自然互动下对特定生态环境的适应性改造,具有丰富和独特的价值和内涵。这种城镇建立在农业系统形成的物理空间之上、农业系统与城镇的发展具有同构性的特点、城乡业态之间紧密联系亲密互动的情况,价值独特。因此,垛田系统是人水共生方式的优秀独特案例之一,它与太湖流域的湖州溇港圩田系统的人居环境体系、常熟塘浦圩田系统的聚落文化景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4.3 城镇营建:江淮水网地区城镇聚落营建发展方式的典型代表
独特的地貌条件,造就了兴化城乡聚落选址与发展的普遍共性特征——依水而筑,联垛为聚。兴化湖荡围城、城在水中、联垛筑城的形态,建立在垛田的基础之上,城市的形成依托于水,城市格局与水网形态相辅相生,无论从聚落发展,还是城市选址、城市形态、城厢关系等方面无不体现着“水”“垛”对“城”的空间作用。对比国内其他滨水城市,兴化这种以垛为母体、城垛功能维系、联垛为城的发展方式,具有鲜明的特色,是江淮水网地区城镇营建的典型代表。
4.4 地域文化:名著、名家、名派千年传承的水乡文化特质
独特的区位特征、人地关系模式和历史发展过程使兴化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精神特质和民俗文化。三部古典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与兴化有密切关联;名家才俊荟萃,如明代“嘉靖七子”之一的宗臣,“扬州八怪”之一的李鱓,“扬州八怪”的代表郑板桥等;兴化人任大椿、李详分别为扬州学派前期、后期的代表人物;興化医派,大爱精诚志救世。这些文化均是兴化水乡文化的特色体现。
5结语
兴化作为里下河低洼地区的水网城镇,其因人地互动形成的独特垛田地貌,以垛田农业系统为基础,形成的城镇聚落、城乡互动互持的发展模式是里下河地区城镇发展的典型案例。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对兴化进行价值特色认知研究,是一次跨学科的尝试,希望能够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供依据与新思路。
注:
①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件之一为“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②民国时期,兴化古城内及周边还存有大小桥梁约五十多座,桥梁成为古城的脊梁,是水城兴化的重要特色。
③历史上因兴化四面环水,交通不便,远离战乱,堪称避兵佳地,因而有“自古昭阳好避兵”的说法。兴邑诗人李恢的《闻昔行》生动体现了这一说法,“吾邑独少宛马来,大泽茫茫不通陆。外人羡作桃花源,万钱争租一间屋。”
④元末明初,是江南移民迁入兴化的高峰期,这一时期兴化的大姓多为移民。如施耐庵家族与洪武初由苏州迁入兴化,李春芳家族在明初由句容迁至兴化,宗臣家族在元代末年由镇江迁往江北,郑夑家族在明洪武年间由江南迁至兴化,任大椿家族在元末由苏州迁至兴化等。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Z],2011.
[2]凌申.全新世海侵与盐城市西冈古砂堤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2006(4):53.
[3]邹逸麟,张修桂,王守春.中国历史自然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4]陈饶.江淮东部城镇发展历史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6.
[5]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兴化历史名城保护规划与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咨询服务(在编)[Z],2018.
[6]杨建华.社会化小生产:一个现代化理论框架[J].上海经济研究,2008(7):17.
[7]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谭其骧.中国历史地理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1999.
[9]欧阳东凤,严锜,等.兴化县新志[M].手抄本,1587(明万历十五年).
[10]张可立.兴化县志[M].康熙二十四年抄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11]梁园棣,郑之侨,赵彦俞.咸丰重修兴化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第48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12]李恭简,魏隽,任乃赓.民国续修兴化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府县志辑:第48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13]阮性传.兴化县小通志校注[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