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颖
摘 要:在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其重要的构成要素,影响着各民族大学生“五个认同”认知的构建和情感的孕育。认真梳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在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发展脉络,并认真总结其实践经验,有利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对各民族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并从根本上助力民族地区高校育人目标实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21-0179-03
Abstract: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ethnic areas, the Marxist view of history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it, which affects the construction of "five identities" cogni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of all ethnic group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heir emotions. It is beneficial to resist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historical nihilism on college students of all ethnic groups and fundamentally help to realize the goal of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ethnic areas by comb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t historical view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ethnic areas and summarizing its practical experience.
Keywords: Marxist historical view; national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馬克思主义历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科学地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相关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最普遍规律的高度凝练。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在接受实践检验的过程中,其科学性熠熠生辉。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人民群众历史作用以及阶级、国家、革命等问题中的经典论述,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发展与丰富,彰显着勃勃生机与活力。
各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构建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之上,以党和国家、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指导,引导各民族大学生正确看待历史,辩证对待自身所处的国家、民族、社会、文化的历史。各民族大学生“要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1]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着帮助各民族大学生形成科学的历史观的积极作用,教育活动引导各民族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观察社会历史现象,最终培养各民族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回顾新时期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相关理论有机贯穿于各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相关教育理论及实践呈现点状、线状分布的特点,在各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持续发展过程中,日益呈现出理论体系系统化、内容特色化的教育发展趋势。
一、民族高校的早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
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开展主要针对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各种思潮的大量涌入,历史虚无主义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逐步显现。作为片面的、唯心的、伪科学历史观,历史虚无主义往往主张不加具体分析的认知,表现于盲目地否定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否定历史文化,否定民族文化、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否定历史观点和思想倾向。同时,历史虚无主义否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质疑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否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对党和国家的历史进行歪曲丑化,否定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成就,片面主张西方所谓的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历史虚无主义粉饰的是西方国家“西化、分化”我国的政治图谋,妄图通过思想意识形态的逐步渗透,最终实现社会主义阵营“全盘西化”的政治目的。
在信息化时代到来的今天,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认识和言论,比以往任何历史阶段的传播渠道都更加多元和便捷,传播的过程也更具隐蔽性,高校并不是“世外桃源”,当前阶段的各民族大学生时时受到来自于历史虚无主义的负面影响和干扰,针对各民族大学生的历史虚无主义渗透值得我们高度警惕。我们还要清楚的看到,大学学习阶段是大学生形成科学历史观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各民族大学生具有活跃的思维,并乐于表达自己的观念和看法,他们很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但往往缺乏成熟、理性的问题分析能力。从前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现状看来,针对我国青年大学生的“西化”、“分化”中国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并为消除,反之这些错误思潮以更加隐蔽的手段和形式加紧了对青年一代思想意识形态的渗透。鉴于大学生历史观一旦形成后是具有相对稳定特性的,如果因为受到错误认知的影响形成了扭曲的、不正确的历史观,是很难被改变和纠正的,可以说要改变错误历史观比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更加有难度。
民族高校的早期思想政治工作中,对各民族大学生开展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主要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两课”为主要阵地、在各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类活动中广泛开展,初步形成了各民族大学生历史观教育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个方面的发展现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公共基础课在高校全面开设,是各民族大学生正面、系统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通识课,课程将唯物史观教育作为根本指导,在帮助各民族大学生在认清历史史实的基础上,立足当前、展望未来,在学习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点的基础上,继而深刻认识和理解历史,在认识上得到升华,最终实现历史认识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课堂之外,各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培养,会受到纷繁复杂的社会因素影响和制约,在高校因地制宜开展的各类活动中,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以点状、线状分布,与课堂教育相呼应、相促进。诸如:许多高校都开展过红色革命教育,以校园演讲、征文、观影等形式开展,以历史革命遗址参观的形式推进,都是高校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实践尝试,赢得了各民族大学生的普遍认可。可以说,各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发展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民族高校特色化教育成果中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在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过程中,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发展的核心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中国化成果,扎根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探索的土壤之中。这些重要理论的中国化发展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秉承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的发展轨迹,且遵循中国实践探索特点的发展脉络,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这些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深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及现实社会实践需求的辩证统一成果。正如前文所述,高校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我国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是紧密围绕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展开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在教育引导各民族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同时,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教育成果。
以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特色课程的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为例,这门课程针对西藏高校各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求而开设。党的十九大召开后,西藏教育工作者在认真总结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原本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中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成果梳理成独立章节,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宗教观的同等重要的教育地位,将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课程改革为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课程。此举足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在西藏高校反分裂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亦是我国在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过程中,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抵制“西化、分化”祖国消极影响的重要举措,顺应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的现实需求。
马克思主义“五观”课经过了前后多次课程内容革新、教材版本更替,才形成了今天的课程知识架构。作为在西藏自治区高校开设的“乡土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马克思“五观”教育课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西藏高校的普遍肯定。课程注重对西藏各民族大学生的西藏地方历史、特别是西藏近现代历史部分的知识讲授,帮助各民族大学生了解、掌握、熟知西藏各族人民反帝国主义反分裂斗争历史进程,从而更加坚定政治立场,坚决与西方反华势力和十四世达赖集团做斗争。
三、民族高校“五個认同”教育中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2015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纵观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各民族同胞所创造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要素,在“多元”的繁荣发展过程中,在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感召下,经过不间断的交流、交往、交融,逐步形成了“一体”的心理认同和价值取向,形成了今天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格局,形成了同呼吸、共命运的命运共同体。还应看到,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形成,既是宏观的中华民族集体性和整体性作用的结果,也包含了我国各民族同胞共同发展、奋斗、抵御外敌入侵的共同历史记忆积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民族同胞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归属和统一,最终形成了“神形兼备”的中华民族统一体。
同时应该清楚认识到,“五个认同”教育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认识的内涵。我国各民族思想工作融入“五个认同”教育理念,使得民族思想教育内涵再次得以完善和丰富。当前阶段,在西藏高校开展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要以西藏各民族大学生为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诉求一定程度上反映为引导各民族青年逐步树立并强化“五个认同”思想。西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五个认同”教育的有效实施开展,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的需要,是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新时期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现实价值诉求。在此精神指引下,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指导下的“五个认同”教育逐步建立,在新时期民族地区高校各民族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逐步系统化,并正在形成相应的教育体系。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指导的“五个认同”教育更加注重各少数民族作为“多元”与中华民族“一体”的有机统一脉络梳理,廓清“大汉族主义”、“狭隘民族主义”等片面历史观在“五个认同”教育中的消极影响,科学地、辩证地对待中华民族的形成和演进历史,切实推进“五个认同”教育在少数民族大学教育中的教育实效。将“五个认同”教育有机融入民族地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专业课程以及校园生活,将其贯穿于育人的整个过程。注重“五个认同”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重视和肯定“五个认同”教育在西藏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地位。终将使民族地区高校“五个认同”教育的实践活动得到有效架构,从而真正发挥“五个认同”教育在民族地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有机作用,切实增强民族地区高校各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
习近平指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2]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一,已成为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宗教观共同构建起的较为全面育人教育架构。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理论基础,在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对于国家稳定与民族和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具有了新特征和新内涵,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深刻阐释其中对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并且将其融入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各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发展观,讲明中华民族是一个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进程,讲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历史的选择,讲透历史的人民性。同时,民族地区高校继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理论及实践研究,聚焦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在青年成长中的育人价值及实践路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9-1.
[2]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5-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