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思政教育的金融市场学课程设计

2020-09-22 03:17李世财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金融市场思政专业

李世财

(江西师范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移动网络的普及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国内外社会各色行为正通过互联网侵蚀着高校校园,冲击着思想尚未成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高校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对大学生既要进行专业能力培养,还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正确树立“三观”。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足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充分发挥全课堂育人功能,各门课都要守好一片林、种好责任田。[1]

一 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入课堂”的困境

专业课程“思政入课堂”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净化校园人文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但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思政入课堂”却面临较大困境。

(一)缺乏专业课程“思政入课堂”思想认识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早已纳入专业培养方案,且有较高的学分占比,但长期受就业目标和课程分工的影响,许多高校往往重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轻思政理论教育,思政工作的开展主要囿于思想政治课程本身,较少将思政课与专业课相结合。学校负责培养方案制定、师资队伍培养、专业学科建设等工作的教务处,大多是根据专业人才的知识要求,制定课程体系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完善教学考核指标、分析课程教学质量,对如何才能有效地将思想政治融入到专业教育当中则缺乏系统思考。

同时,很多专业教师存在一种思想误区,认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差别甚大,前者是思政教师和辅导员的工作,后者才是专业教师的工作,因此在响应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形成“重专业,轻思政”倾向,更甚者存在少数专业教师自身亟待提高政治素养,那么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堂更是无从谈起。此外,高校对大学生个人行为的管束相对宽松,诸多学生容易受“实用主义”思想影响,认为思政学习对未来发展没“好处”,缺乏内心的价值认可,没有接受思政教育的意识准备。

(二)缺乏专业课程“思政入课堂”有效载体

高校负责课程教学具体实施的二级学院,对学生思政教育存在不同程度的重视不足,很少把专业建设与思政教育融合作为基本原则,更没有在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设计及教学考核环节中制定“思政入课堂”的具体细则。[2]可以想见,没有系统化思政教育保障机制,没有可依托的具体实施细则,课程思政如何“入课堂”?课程思政不是思想政治与专业学科独立教育,而是需要二者形成合力,产生教育协同效应。

目前,高校承担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主力仍然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和学院辅导员,其他专业教师很少具体参与。在如何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如何有效推进“思政入课堂”方面,专业教师有着重大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同时,部分专业教师存在一些思想误区,一定程度上认为思政教育的理论性和政治性过强,与社会经济发展、企业生产经营距离较远,在专业课程教授过程中,未能找到有效的方法和合适的载体融入思政教育内容。

二 发掘课程隐性思政教育元素,实现课堂同频共振

金融市场学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市场运行机制及各主体行为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兼具理论与实务的课程。在国家“走出去”战略指引下,围绕回报社会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应大力提升人才服务行业的能力,同时强化对学生专业能力、语言能力和政治信念的培养。金融市场学应该从专业素养和政治立场两个维度着手,实现本学科教学的培养目标。

(一)经典理论和典型案例是“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契合点

“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要求发挥专业教学的隐性思政教育”,这是新时代金融市场学课程改革和教学创新的努力方向,也是综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发展目标。挖掘金融市场学课程思政隐性教育资源[3],帮助大学生笃定正念,把正能量思想信念根植于内心深处,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同频共振是本课程的改革方向。从立德树人的长远目标来实施金融市场学教学改革,把握好提升教学质量和丰富教学内涵两大主体内容,这是作为一线专业教师应当持续思考的重要主题。

教学实践中,将价值引领要素无形融入课堂教学过程是“知识传授+价值引领”有效契合点。隐性课程是由美国教育家Jackson 提出的教育学概念,它可以被界定为“学校情景内进行和发生的、相对于明确陈述和预先计划的显性课程而言,处于隐蔽状态的教学内容”。我们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反复探索,认为这个最佳契合点是:与课本知识相关且包含隐性思政元素的经典理论阅读与典型案例讨论。[4]本课程教学内容涉及货币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等众多内容,单纯地依靠课本学习只能让学生掌握浅显的基础知识,这距离综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相关甚远。所以,结合专业基础教材,对经典理论专著、国内外金融市场热点进行剖析探讨,可以培养学生自觉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担当精神。以下是《金融市场学》课程主要章节融入隐性思政教育元素的教学内容设计。

表1 金融市场学隐性思政教育元素的教学设计

如上表所示,将课程育人工作任务分解到章节内容当中。课程思政改革,并非以形式主义生搬硬套地进行政治教育,而是依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中提炼出思政主题,指导学生的思政理念,所以思政教学并不包含于教学内容的所有章节。金融市场常常面临“风险-收益”对等原则,可以引导学生如何扮演理性投资人角色,战胜“贪婪”,独立研判市场行情,回归价值投资。理论上可以让学生分清投资与投机的区别,让学生阅读有关典型案例,以理解世界投资大师巴菲特和著名私募基金管理人索罗斯的投资方式和理念,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实现隐性思政与知识体系融合贯通

从传统课堂的结构来看,专业知识传授占据课堂容量主体,价值引领兼顾较少。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打破了传统课堂的现实约束,实现了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的有效延伸。当前,我们的教学主要依靠“学习通”和爱课程spoc 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为实现“线上”和“线下”有效混合,我们对混合式课堂做了如下分步设计:

表2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的分步与内容设计

混合课堂为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外学习质量,实现专业培养和隐性教育有效结合提供了保障。线上平台的开放性和线上资源的丰富性,有利于学生实施个性化学习和自主性学习。教师利用平台教学功能,一是方便学生提前预览和课后重播,二是为价值引领教学预留课时,三是便于学生“带问题进课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国外高校“隐性教育”的人才培养成功经验已经表明,混合式教学的共享资源便于营造一个跨学科课堂和多元化校园文化环境,扩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形成自我表达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为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和形成国际化视野做好准备。

三 找准“思政入课堂”的切入点,实现课程因势而新

金融课堂融入思政元素必需依托课堂教学主渠道,采用“专业知识传授+核心价值观培养”教学方式,以实现高校金融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

(一)将思政教育“无痕”融入课程体系

探索《金融市场学》德育教育如何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必须找准专业课程和综合素养课程这两个突破点,充分发挥其隐性教育功能,以学生自觉的方式将思政教育“无痕”融入课程体系。[5]首先,我们要挖掘德育内涵,挖掘课程思政正能量,不断拓展课程试点,努力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落到实处;其次,要以“课程思政”为导向,在制定教学目标和专业知识体系时,明确思政目标,突破过往以思政课堂实现德育灌输的传统模式约束,采用以课堂为有效载体,以职业认同为纽带,实现高质素人才培养目标;再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因材施教”,把握“教与学”的内在规律,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思政思想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课程内容的深度拓展和延伸。

在高校专业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是思政教育的主渠道,这个渠道不是将思政内容以一段话的方式生硬地转述给学生,它体现在覆盖教学全内容和教改各环节,最终实现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的过程目标是将“理性”内化为人的“德性”,将“理论”转为可行的“方法”[6],所以课程思政在高校的贯彻不是为德育新开一门课程,而是将其思想融入教育过程,通过教师的教学改革创新融入专业知识点。正是基于以上理解,我们深刻地认识到金融市场学的课程思政,是以《金融市场学》这一金融学专业主干课程为载体,将金融市场知识与金融伦理思想通过课程内容的开发,使学生无形中提高认知能力,构建更为全面的金融专业育人体系。

(二)将思政教育“无缝”融入教师大脑

专业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课程思政。要实现专业课程“思政入课堂”,并不是在形式上入课堂,而是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观念上改变课堂,这要求教师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双管齐下”,高度重视思政教育。那么专业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我想首要的应该是通过各种形式主动自觉学习政治理论,比如,在各类培训班学习、党小组活动之外,常规化“学习强国”学习,收看《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

专业教师要从行动上提升思政能力。一是要主动加强与一线带班辅导员和思政理论教师的多层次讨论,多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关爱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以便“因材施教”。二是要强化实践调研活动,大胆创新,形成个性和特色俱显的教学方式,以扎实的理论与实践洞察力提升教学水平,比如很多学生经常关注自媒体和新媒体,我们的教学可以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其中,以类似方式呈现给学生,把课程内容创新与学生学习生活相结合,用贴切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内容,形成思想共鸣。

(三)将思政教育“有效”对接专业实践

在教学内容上,应让金融市场学课程紧跟时代步伐,把握金融市场前沿理论,引导学生关注实践发展。[7]例如:教师在讲述多层次资本市场时,可以引导学生厘清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及其与西方资本市场的差异,尤其要关注新三板、科创板在国内的创新,并指出这些创新与证券市场的关联性。2019 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并正在逐步落实。该制度的建立及其退出机制的严格把控,既是对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有益补充,更有利于完善我国证券市场交易制度和回归优质科技型企业价值。再例如:在讲授我国金融业发展时,可以给学生谈谈“一带一路”战略、“亚投行”的诞生;讲述电子支付知识时,可以融入金融生态道德教育,通过体验“支付宝”中的“蚂蚁森林”,让学生主动参与绿色金融,鼓励社会支持绿色消费;学习网络借贷时,可以“校园贷”等典型案例让学生提高理财警惕。

在教学方式上,应紧跟金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8],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项理财和模拟炒股大赛、全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普惠金融暑期调研、“中金所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知识大赛等多项理论与实践结合型比赛。投资比赛以学校为团队,可以增强学生对投资的感性认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实践调研有助于学生加深对金融实务的认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和研究能力;“中金所杯”金融知识大赛所涉及专业面较广,奖金设置较重,获奖学生还有直接进入上海证券交易所实习的机会,这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的内在动力。

在教学理念上,教师课后通过“线上”平台,发布学习任务,跟踪学生完成进度并评改作业,对学生提问进行在线互动解答。另外,课程课件线上传阅,学习视频集体共享,提高了学生学习自由度,将学生“碎片化”时间划零归一,有效融入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学习不是只停留于课本理论知识,更要关心国家经济政策走向,做到“理实一体”。崇仰“工匠精神”,让学生打心底敬畏职业精神,行动上高标准对待学习,思想上忠于伟大的事业,让学生感知并内化为追求精益求精、敢于突破且力争服务最优的工匠精神。

四 构建金融市场学的思政体系,实现教学高阶提升

在金融市场学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过程中,挖掘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课程内容可以通过以下路径:

(一)重塑适应时势的教学理念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是大学教育的重要责任,课程教学理应具备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引导双重目标。[9]“课程思政”仅仅是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不是其全部内容,也就是说“课程思政”是在不改变原课程属性的基础上,通过从专业教材中提炼文化基因,以具体生动的教学载体转化为价值引领的内核,推动社会主义价值范式“无声”融入知识学习和理想信念,实现“专业传授+德育教化”功能。当然,这也对专业教师提出了高标准的素质要求,专业教师不仅具备系统的专业授课能力,更要有厚重的文化思想水平,在教学中达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课程育人”的共识,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转变理念,不断探索与学生认知规律相符的授课手段。

(二)制订符合新标的教学大纲

《金融市场学》课程教学目标过去主要围绕让学生掌握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熟悉金融市场的主体和客体,理解金融市场的交易工具及金融市场的子市场规则等,这种目标的确立固化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对学生思想引导和德育教化的功能。[10]那么,怎样将课程内的德育元素挖掘出来并融入到教学大纲则是课任教师团队共同努力的方向,以期形成理论知识传授、专业技能培养和价值观塑造“三合一”培养目标。具体而言,是将职业伦理道德、社会金钱观念、法治行为意识等思政元素融入到《金融市场学》课程中,将党的十九大报告与金融市场深度融合。

(三)精选典型易懂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上紧跟时代步伐,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围绕“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力求做到“专业素养+核心价值观”齐头并进,引导大学生树立自己的使命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金融业发展迅速,对现代经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要求金融从业者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可以说,高尚情操和专业操守是优秀职业金融人的基本素质要求,也是学生情商培养和思想道德培养重要方向。从思政融入的具体内容来看,需要重点关注金融市场交易制度的伦理性质,金融市场的伦理支点,金融机构的伦理治理、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及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系等内容。

(四)使用多样有效的教学方法

借助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可以不同的教学形式展示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应用好网络课程资源、采用翻转课堂、案例教学、参观教学、以赛促教促学等多种方法,将《金融市场学》的专业知识与国家时政和重要会议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目标。慕课和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已被众多教师应用于教学课堂,金融市场课程的课堂气氛不仅仅是严肃型的,更要是活泼型的,教学形式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全程讲授和被动灌输,更要以新颖的学习内容和务实的实践竞赛等形式,让学生“知行合一”。翻转课堂教学法一是可以转换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用耳聆听”变“用脑动手”;二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案例分析、金融逻辑及临场应变能力,在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三是通过教师专业点评,对学生学习内容进行拔高,提炼“思政元素”,提升授课效果。

综上,以金融学本科专业主干课《金融市场学》为试点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要利用好课堂这个主渠道,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推动教师熟练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多方法教学技巧,紧扣金融市场知识点与思政教育知识点的衔接点,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高校教育过程中立德树人的作用,培养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的金融从业人员。

猜你喜欢
金融市场思政专业
金融市场:寒意蔓延【精读】
假如金融市场崩溃,会发生什么? 精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