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峰,李华光,刘冠超,刘壮
(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 手外科,吉林 四平 136000)
感染一直都是医学的难题,随着医学理念的更新、技术的进步,仍然无法杜绝感染,手外科患者中,开放性损伤占有很大的比重,术后发生感染的几率高。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2018年的手足外伤术后感染患者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希望对临床有所帮助。
选取我院手外科2015-2018年因手足外伤入院,在我院行急诊手术治疗,术后因创口出现局部可疑感染症状,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者88例。排除因感染性疾病收入我科或其他科室术后转入我科行细菌培养的患者。
生理盐水冲洗创口后,应用无菌拭子取创口深部标本,立即送检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所有标本均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离、培养,病原菌鉴定及药敏测定采用BD Phoenix TM 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
共培养出致病菌80株,无菌生长8例,其中G-菌 55株(68.75%),G+菌 25株(31.25%)。检出细菌及分布见表1。
常见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12.5%)、表皮葡萄球菌(11.25%)、大肠埃希氏菌(8.75%)、粘质沙雷氏菌(7.50%)、金黄色葡萄球菌(7.50%)。检出致病菌中的G+菌对克林霉素、青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80.0%~10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0%;对环丙沙星及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22.2%~44.4%(表2)。检出的G-菌,对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等耐药率为0%~75.0%;对美罗培南及亚胺培南的耐药率0%~50%(表 3)。
表1 80株致病菌分布情况一览表(株,%)
表3 主要G-致病菌耐药率情况一览表(%)
表2 两种G+致病菌耐药率情况一览表(%)
表4 主要G+多重耐药菌耐药率(%)
检出细菌中多重耐药菌48株,占院内感染的60.00%,其中G-多重耐药菌27株,占56.25%,G+多重耐药菌21株,占43.75%。多重耐药菌中最常见的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恶臭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等。多重耐药菌中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共检出1株(1.25%),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2株(2.50%)。
表5 主要G-多重耐药菌耐药率(%)
多重耐药菌中MRCNS菌株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率为0%;MRCNS菌株对替考拉宁耐药率8.3%;对庆大霉素及环丙沙星耐药率33.3%~50.0%(表4)。多重耐药的G-菌除恶臭假单胞菌外,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及庆大霉素敏感性高。恶臭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氏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0%(表5)。
临床上因农业机械、车祸、爆炸等所致的手足外伤,由于组织损伤重、血运差,极易出现感染。在手足外伤感染患者中,感染细菌种类繁多,在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报告前,抗菌药物的选用可根据当地流行病学特点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我院手足外科感染仍以G-菌为主,与王永斌及孙英姿等所做的临床分析相符[1-2]。G-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最为多见,其次是大肠埃希氏菌、粘质沙雷氏菌、肺炎克雷伯氏杆菌肺炎亚种等。粘质沙雷氏菌占7.50%,是G-菌感染的第三位,与文献报道比率明显增大[1-5],比例有增多趋势,与赵卓等[6]的分析相符,并且已经出现多重耐药菌株,应引起重视。考虑与细菌谱的变化、标本的来源等因素有关。MRSA共检出1株(1.25%),产ESBLs的大肠埃希氏菌2株(2.50%),检出率低,可见 MRSA及产ESBLs的大肠埃希氏菌并非手外科感染常见细菌。MRCNS占15.00%,与孙英姿等[2]所做的分析相比MRCNS感染者占比明显增多,又是最常见的多重耐药菌,应引起重视。
与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相比[7],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耐药率降低,对环丙沙星耐药率增高;大肠埃希氏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降低;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埃希氏菌仍然对美罗培南及亚胺培南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低于监测水平;MRCNS菌株出现对替考拉宁的耐药菌株,但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率仍为0%。
除鲍曼不动杆菌外,其他致病菌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0%~33.3%,对环丙沙星耐药率为0%~44.4%,均未对庆大霉素及环丙沙星产生较高的耐药率[8]。考虑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副作用,临床上对于可疑感染的手足外伤术后患者,可考虑首选对G-菌及G+菌均有较好效果的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待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回报后,更换敏感抗菌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