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文斌
(永州市中医医院,湖南 永州4250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该疾病主要是使用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CT 血管成像等进行检查,现阶段,将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该方法不仅可以观察到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还能准确的判断患者的预后,但是由于该检查方法价格较高,且部分患者存在造影禁忌,故而使用受限[1-2]。冠状动脉CT 血管成像相对于冠状动脉造影价格低廉,检查方法,检测准确率较高,被广泛的运用于临床。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00 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均为我院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入收治的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单双数,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有50 例患者,研究组有50 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24 例、26 例,年龄在46-72 岁之间,平均年龄(55.81±3.91)岁;研究组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21 例、29 例,年龄41-75 岁之间,平均年龄(55.85±3.8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开展本次研究。
纳入标准:(1)成年女性、男性均可;(2)入院接受治疗后完善冠状动脉CT 血管成像、动态心电图诊断,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入院时存在胸痛、胸闷等临床症状。
排除标准:(1)合并瓣膜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左心功能不全;(2)存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窦房结病、严重的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急性心肌梗死等;(3)合并支气管狭窄、哮喘、痉挛;(4)存在精神疾病、恶性肿瘤、严重的肝功能、肾功能不全;(5)拒绝接受冠状动脉CT 血管成像、动态心电图诊断。
对照组接受动态心电图诊断,所有患者均接受24 小时全程动态心电图监测,监测前嘱咐患者停止使用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监测过程中避免进行剧烈运动,记录患者心绞痛、胸闷等症状。动态心电图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判断标准:同等点位基线相比,ST 段下移0.1mV 以上且下移时间超过1min,2 次发作间隔时间超过1min[3]。
研究组接受冠状动脉CT 血管成像联合动态心电图诊断,动态心电图诊断同对照组,首先对患者心率进行监测,待患者的心率低于70 次/min 则可进行冠状动脉CT 血管成像扫描,从患者气管隆突直至患者的心脏隔面进行扫描。冠状动脉CT 血管成像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在舒张末期、收缩末期对左心室水平长轴、短轴、垂直长轴使用原始数据进行图像重建,若舒张期无明显差异,且收缩期感兴趣区域CT 值大于周围正常心肌增强密度CT 值,则判断为冠心病心肌缺血[4]。
根据研究要求,将患者心肌缺血检测率、固定性关注缺损区、可逆性灌注减低区统计记录。同时计算诊断方式的准确率、特异性以及灵敏度。
统计学软件版本为SPSS20.0,数据资料按照计量资料、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以及χ2检验来进行处理,P<0.05 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心肌缺血检测率、可逆性灌注减低区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固定性关注缺损区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见表1。
研究组的准确率(90.00%)、特异性(90.00%)高于对照组准确率(74.00%)、特异性(74.00%),灵敏度(10.00%)低于对照组(26.00%),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心肌缺血检测率、固定性关注缺损区、可逆性灌注减低区对比[n(%)]
表2 两组诊断方式的准确率、特异性以及灵敏度对比[n(%)]
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可选择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CT 血管成像、冠状动脉造影等方式,动态心电图具有无创、操作简单的优点,与常规心电图相比,能够准确的捕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但是由于患者活动以及周围设备均会影响动态心电图的检查结果,故而极易出现误诊以及漏诊现象[5]。冠状动脉CT 血管成像也属于无创的检查方式,可以有效的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范围以及部位,但是单纯的运用冠状动脉CT 血管成像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并无显著优势,结合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两种检查方式能够相互弥补不足,从而提升诊断的准确率,发挥协同作用[6]。
综上所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缺血诊断中采用冠状动脉CT 血管成像联合动态心电图诊断,能有效的提升临床诊断效果,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