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莉
摘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回归生活世界,让学生自我确定主题、开展调查、整理资料、汇报成果、自我反思,把时空留给学生,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就精彩。然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面临教学资源单一、无通用教材可循的局面,如何拓展思路、开发课程资源已经成为现阶段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教学理念
从概念来看,综合实践活动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在进行活动专题选择时,教师应围绕学生的生活和社会活动选题,可以小组或者个人的形式分别开展实践活动。学生在亲自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与认识,还有助于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现状
由于我国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较晚,相关理论研究均不够成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现状存在以下几点不容乐观之处。
其一,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框架缺乏,导致内容模糊。虽然不少学校都尝试从不同角度扩充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但是由于缺乏整体框架与思路,未能形成一个有机的资源整体。
其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存在问题,导致其在资源利用方面亦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表现为课程实践方式单一,无法满足综合实践的要求,且活动形式过于简单,未设置以研究为主的实践活动。虽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较为充沛,但是并未形成体系,亦未能够以学生需求入手设置课程,这就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在实践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僵化、单一的特点。教师都选择自己擅长或者广为人知的课程资源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个人能力多方面发展的需求。再者,虽然名为“综合实践活动”,但是教师在课程开发时不够重视实践,依旧拘泥于课本知识,对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关注过少,存在脱离实际、不能与其他学科相融合的弊端。这些都使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大打折扣。
其三,部分教师未能认清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过于随意,在课程开始前未设置明确的实践活动目标,最终导致出现实践活动的教学作用不强的问题。许多学生都将综合实践活动等同于游戏或者生活体验,并非带着学习进步的心理进行实践,课程设置环节亦未能突出强化实践技能的目标。这些都导致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过于随意,学习效果不佳。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并非易事,需要多方协力并行,方能达到互利共赢。人力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物质资源是资源开发的基础,其他资源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辅助作用。因此,笔者将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提出建议。
(一)人力资源开发
其一,从教师角度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处于尝试期与摸索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还未形成一定的发展规模,因此,教师需要在没有教材和经验支持的情况下,依靠自身的能力进行教学设计,达到综合实践教学的目的,这对于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和专业能力是一种考验。学校应该发挥引导作用,组建具有针对性的培训体系,加大在师资建设中的投入力度,通过多种教育方式增强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能力,为其提供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使教师能够共同进步,更新教学观念,勇于创新,将更多的创新思想应用于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工作中。例如,组织专题交流会,邀请校园实践基地的专职教师介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技巧与教学方略等。学校领导还可以亲自教授实践活动课程,让教师作为“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实现换位思考,让教师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认知,感受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怎样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喜好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对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进行优化,能够确保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效果更为突出。
其二,学生无论是在常规的教学活动中还是在综合實践活动课程中,均属于教学主体,在参与课程的过程中会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其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方能达到综合实践活动的最佳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时,可以围绕学生的社会活动和生活实践来挖掘相关的课程资源,尤其是可以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具有一定联系、富有趣味性的专题,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在课程设置时应大胆创新,不再拘泥于传统教学模式,而是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甚至通过学生心仪的游戏模式及科技模式入手,打造更具创新性与前瞻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兴趣。另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在于将主动权从教师本位转移至学生本位,让学生拥有更多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机会,因此,在课程设置过程中,教师应放权给学生,在充分了解学生生活的基础上,提出多个选题供学生选择,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最愿意尝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而更好地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作用。
(二)物质资源的开发
物质资源包括区域内的自然、社会文化、民族文化等方面的资源,在围绕此类物质资源进行课程开发时,可使实践课程表现出更为突出的地域特征。学校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其中蕴含着大量的物质资源,主要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花圃等,此类场所均是学生能够日常接触到的,具有一定的熟悉感,借助此类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在于帮助学生突破“黑板、讲台、课桌、书本”的传统思路禁锢,能够在更多新鲜的场地挖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因此,提升图书馆、实验室等场所的利用效率,引导学生在操场、花坛等地进行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到更丰富、更多元的校园文化,避免学生产生厌倦排斥心理。就教师而言,学校是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的主战场,但为了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效性,也应对校外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校外资源的形式更为多样,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如气象台、博物馆等都可被作为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的重要物质资源。学校应该重视课外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当前很多学生在博物馆、气象台等地方参观实践之后,对于参观内容很快就会忘记,存在“雨过地皮湿”的浅显认知现象。因此,在这类实践活动中教师必须发挥引导作用,做足功课,能够讲解气象台中的科学原理及博物馆中的名人轶事。如果教师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可邀请专业教师进行讲解,确保活动效果,达到实践教学目标。
(三)其他资源的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系统性课程,其中涵盖的知识内容较为繁杂,并不局限于学生常规学习到的语文、数学和科学等基础课程,还与社会、经济、心理和健康等存在一定的联系。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到更多课堂中无法接触到的新知识和新内容,可以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应该首先锚定主要目标,同时发散思维,尝试将更多与实践相关的次要目标与关联技巧融入其中,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突出“综合”特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我能力的全面提升。为了进一步提升综合实践课程的综合性,教师在课程设置时不能够闭门造车,而是应尝试征求其他学科教师及校外专家的意见,以不同学科的视角进行学习认知,进一步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全面性与丰富性,提升教师教学效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目的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其他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实现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作用,教师应打破原有的课堂限制,突出综合实践活动的灵活性与开放性,将更多资源应用于具体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充分利用可利用的资源,对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和动手能力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丁英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实施初探[J].中华少年,2017(23).
[2]施叶娟.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1).
[3]吴高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探析[J].名师在线,2019(28).
[4]王晓辉,杨娟娟.新《指导纲要》框架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色资源开发的路径[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5).
(责任编辑:韩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