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预算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2020-09-21 08:33孙丁杰
管理学家 2020年11期
关键词:管理模式企业

孙丁杰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逐步提升,国内外市场风云变幻,企业之间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提高企业自身价值、保持一定的市场竞争力,需要构建科学、全面的企业战略预算管理体系。与传统预算管理不同,战略预算管理基于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进行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有效分类,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强化市场竞争优势。基于此,文章首先对战略预算管理进行了概念界定,其次明确了企业在进行战略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实现。

[关键词] 企业;战略预算管理;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战略指企业在特定时期针对未来发展所做出的科学决策,其包含在决策实施中所需要的资源、流程与其他管理内容。战略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实现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與传统预算管理不同,从简单的销售预算框架中解放出来,不再一味追求暂时的利润,而是立足于企业战略发展的大局,探索多元化的价值实现路径。因此,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实现,就要求企业不断解决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并将传统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企业财务部门在相关管理过程中,应将业务与财务进行有机结合,注重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保证战略管理在财务和业务管理层面上的全局覆盖,不断对现行的管理进行有效完善与改进,科学统筹规划,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一、战略预算管理概念及特征

我国关于战略管理的研究起源于学者张熙庭的相关研究,其指出战略管理是指立足于企业战略发展的整体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对内部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实施动态预算管理的新型模式。

战略预算管理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预算的起点是以“战略目标出发”,而非传统预算以销售业务预算为起点,追求利润最大化。战略预算管理模式将战略目标和预算的各项指标结合,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二是强调全员参与,全过程管控,将员工的价值实现和企业的价值提升相结合,不仅仅停留在如何编制、执行、考核预算的层面。三是将定性和定量指标相结合,关注点更广泛,明确各类财务指标的同时,更加关注非财务指标的有效管理,犹如一条贯穿预算管理与战略管理的纽带。

二、企业实施战略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重视,对企业战略预算管理认识不足

企业战略预算管理代表着企业管理层的意愿,国内大多数企业预算仅停留在自下而上,一味强调财务指标的数据管理层面,追求企业内部的发展,不能结合企业所处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缺乏科学的战略预算管理意识,不能及时解决企业存在的种种管理问题并对症下药,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以及计划部门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相关管理人员并未做好部门间的有效沟通,员工参与度低,意识形态不足,部门之间与人员之间不能相互监督,最终导致战略预算体系架空,造成战略预算管理实施效果不理想。

(二)战略预算编制手段单一,时效性不足

现阶段,许多企业预算编制还局限于销售业务的简单预算,即按照销售情况进行预算编制,结合内部存货的变动情况进行调整,最终根据数据整合形成年度预算报告。此模式下对于企业销售情况主要由销售人员根据以往经验进行预测,缺乏战略管理理论的系统学习,导致预测经常出现较大偏差,容易引发企业资金不足、管理不善等问题[1]。同时,许多企业一般都是以追求企业最大化利益为主要战略目标,但其只是效益指标的一种,只是战略管理的一种结果,并不能直接以此为指引。所以,单一的战略预算管理编制由于在指标设置、目标导向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难以有效发挥时效性,不利于企业战略规划的有序推进。

(三)缺乏企业战略及财务管理型人才

企业财务人员工作内容大多是进行账务处理及核算这类基础性、日常性的记录工作。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企业要想快速发展势必要将企业的战略层层落实。如果财务人员仍停留在核算层面,则不足以适应企业的发展,终将被淘汰。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不仅仅要懂财务更要站在更高的财务管理及分析、预算、内控及绩效考核的角度看问题,这类高级财务人才的培养及需求势必成为企业发展的必备要素之一。

(四)缺乏完善的战略预算管理体系

现阶段许多企业在战略预算管理工作中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造成战略规划不能立足企业的未来发展,进行相关指标的合理分配,片面追求短期效益,内部部门之间的合作不畅,矛盾冲突不断,导致部门管理成本增加。同时,战略预算体系不完备导致企业战略预算计划、制定、执行、考评等各个环节难以进行,最终造成企业发展空间受限,不利于其长远稳定发展。

三、企业战略预算管理模式的完善措施

(一)强化全员战略预算管理意识

企业面临的市场压力逐渐增大,提高企业对战略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培养战略管理意识势在必行。首先,企业要科学全面地分析其所面临的内外部发展环境,科学统筹战略发展规划,明确不同阶段的战略目标;其次,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对内部指标进行细化分解,按照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进行明确分类,以推进预算管理的战略转型;再次,按照阶段性任务进行战略目标的有效匹配,以强化目标的可行性;最后,构建科学的预算指标体系,组织相关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有效调整,形成编制方案,强化方案的灵活性,确保能够根据实际的推行情况进行继续完善与控制,对企业进行有效的业绩评价。只有站在更高的角度看企业战略预算管理问题,提高重视程度,才能驱动企业管理科学健康发展。

(二)优化企业战略预算管理编制流程

战略预算管理目标的有效确定是保障企业有序发展的必要前提,短期目标可以立足企业的阶段性发展需求进行系统谋划,而长期目标则是立足企业的战略大局出发,结合内外发展环境进行统筹布局,将二者进行有机统一,能够确保企业战略预算管理工作的全面推进。内部各部门要按照现行的短期财务规划,进行部门预算的科学编制,结合企业整体的战略布局,整合内部资源,进行具体方案的科学定制[2]。要明确部门的具体职责,作为成本管理部门应从降低生产成本的角度考虑问题,参考大多数跨国制造型企业的模式编制滚动预算。项目投资部门需要科学把控项目的成本,严格收入明细,提升资产使用收益,确保战略预算管理能够覆盖企业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

(三)强化内部人员专业预算管理知识的培训

企业财务人员需要在强化基础会计核算业务的基础上,加强财务管理方面的培训和思想层面的转变,角色要从基础工作者逐渐转变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参与者,立足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等各项指标,完善企业预算编制的关注点。在全面了解戰略目标并在日常工作贯彻执行时,重视企业潜在价值的有效挖掘,克服传统财务管理工作的弊端,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各种技能的提升,尤其是财务软件及数据整合、处理、分析能力,强化财务管理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和公司共同成长,提升自身价值的同时增加企业价值。

(四)科学构建企业战略预算管理

企业战略预算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深层次挖掘,需要构建企业、客户与市场同行三者之间的战略统筹体系,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在实施预算编制的过程中,明确战略定位,培养一支专业技能精、应变能力强的预算管理团队,合理配置资源,畅通内部各部门的有效合作,实现管理成本的最大化。同时,根据战略预算的目标界定、方案实施、业务内容、绩效考核等不同管理模块,有效构建战略预算管理体系,科学指导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确保各个环节都能够有专人跟进。

四、结语

企业战略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管理控制手段,已逐渐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和管理控制中处于关键地位,并为提升企业自身价值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文章从企业战略预算管理概念及特征入手,阐述一般企业在战略预算管理面临的普遍问题,分析导致战略预算管理失控且流于形式的原因。文章就企业所面临的战略预算管理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首先,要提高对战略预算管理重视程度,优化意识。其次,对于战略预算管理的编制流程要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梳理,得出一套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内部编制流程。再次,“以人为本”,从财务人员的培养,自我技能提升,增加员工价值入手,将员工价值的自我实现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紧密联系。最后,企业要将内外部因素相结合,全面评价并构建企业战略预算管理系统,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成长空间,最终实现企业的科学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熙庭.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36.

[2]王天月.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商业经济,2017(3):69-71.

猜你喜欢
管理模式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残疾人高等教育外聘教师管理模式初探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基于承包商管理的系统化基建安全管理模式的分析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