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蛟龙,张阳普,夏文广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武汉 430015)
后循环缺血占缺血性脑卒中的 1/5,眩晕是最常见的症状[1-2],顽固难愈,现代医学在恢复期多采用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药物来治疗,疗效一般。目前临床上应用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确切,但是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3]。本研究在针刺的基础上,加用压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 30例,并与单纯针刺及针刺联合悬灸治疗眩晕患者 30例相比较,欲从血流动力学方面阐述治疗的机理。现将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本研究病例均为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就诊于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患者,经诊断和筛选,符合研究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共9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针刺组、压灸组和悬灸组,每组30例,即在写了A、B和C各30个纸条的信封中随机抽取,抽取A、B、C的分别纳入针刺组、压灸组和悬灸组。3组患者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3组基线特征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3组一般资料比较
参照《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4]和《后循环缺血性单发性眩晕的研究进展》[5]拟定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诊断标准。
①年龄40~80岁;②经过检查确定属于后循环缺血,且符合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诊断标准;③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愿意配合治疗。
①同时患有其他原因的眩晕,如腔隙性脑梗塞、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等致眩晕的患者;②患有其他严重的心脏、肾、脑、肿瘤、呼吸系统等疾病患者;③中途退出、数据收集不完整的患者;④治疗过程中接受了其他有关本病治疗的患者。
所有患者均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 2005年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拟定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6]方案),注意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监控,施以下列治疗方案。
患者取坐位,选取百会、四神聪、头维(双)、角孙透率谷(双)、后顶、脑户、风池(双)、完谷(双)。局部常规消毒后,使用规格0.30 mm×25 mm的针灸针刺入各穴,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在每次针刺治疗结束之后,加用百会压灸。提前剪去少量百会穴附近头发,涂抹少许跌打万花油(国药准字 z44020998)预防烫伤。将提前做好的圆锥型艾炷(规格 20 mm×25 mm)点燃放置在百会穴上,待患者感到少许温热时,立即用艾条垂直于头顶向下按压,直至患者感觉不到热度,每次燃烧3个同样规格的艾炷,每次治疗完后在百会附近涂抹适量万花油,每隔 3日加用1次压灸治疗,治疗疗程同针刺组。
同样在每次针刺治疗后加用。直接在百会穴附近采用艾条悬灸,治疗者左手食指、中指分开百会处头发,右手持艾灸进行悬灸,每次治疗20 min,热度以患者耐受为准。每隔3日加用1次,治疗疗程同针刺组。
3.1.1 眩晕程度评价
眩晕程度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7]进行评价。0级,无症状;1级,自觉头晕,可行走;2级,中度眩晕,可行走,步态不稳;3级,严重眩晕,闭目卧床,伴随自主神经功能症状。
3.1.2 血流动力学监测
分别检测参与研究的患者治疗前、后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数据均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1 3组治疗前后眩晕程度比较
治疗前,3组患者的眩晕程度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0.05),即 3组患者治疗前眩晕程度无明显差异,3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组患者的眩晕程度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05),即 3组患者治疗后眩晕程度有明显差异;针刺组和压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5);压灸组和悬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0.05)。详见表2。
表2 3组治疗前后眩晕程度比较 (例)
3.3.2 3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治疗前,3组患者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经方差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3组治疗前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组患者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3组治疗后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有差异。3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两两比较,各自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3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s,cm/s)
表3 3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s,cm/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压灸组比较2)P<0.05;与悬灸组比较3)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左椎动脉 右椎动脉 基底动脉针刺组 30 治疗前 21.11±7.19 21.50±8.39 25.00±10.16治疗后 28.06±9.091)2)3) 27.99±10.711)2)3) 31.37±11.961)2)3)压灸组 30 治疗前 21.09±10.03 20.77±6.53 24.05±9.18治疗后 33.02±20.511)3) 32.06±8.061)3) 36.46±15.871)3)悬灸组 30 治疗前 21.17±7.61 20.59±5.62 25.25±11.71治疗后 30.46±3.921) 29.59±3.871) 33.30±12.191)
整个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晕针、晕灸等情况。只有1例患者在第2次治疗后,百会穴附近出现轻微红肿伴少许小水泡,涂以烫伤膏之后,未影响下次治疗。
从研究结果来看,压灸组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眩晕程度、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方面疗效优于悬灸组和针刺组。在眩晕程度方面,针刺组和压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压灸组治疗眩晕程度疗效优于针刺组;压灸组和悬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两组治疗眩晕程度疗效相当,可能由于样本量较小造成,也可能是测评眩晕程度的误差。在脑血流平均速度方面,3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能改善相应血管的平均血流速度,即3组治疗均有效;3组治疗后各血管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 3组治疗后血管平均血流速度不全相同;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灸组血管平均血流速度优于其他两组。综上,压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在眩晕程度和脑血流平均速度方面疗效较佳。
后循环由左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构成,其血管梗塞或缺血会产生眩晕、肢体麻木运动或感觉障碍,以及吞咽、构音、视力障碍等病理表现,常见的原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血管栓塞等原因[8-11]。眩晕是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医药在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方面疗效更全面、效果更持久[2]。其中,针灸治疗本病具有多样性,且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12-14]。
本研究立足于目前研究基础,探究百会穴压灸相较于悬灸和单纯针刺的疗效优势。从百会穴解剖位置来看,其所处的位置为大脑前后部分的正中,也就是说处于深层的动、静脉的交界位置,所以可以推测刺激此位置可能会最大限度地改善整个大脑的血液流速,从而在部分动脉堵塞或狭窄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改善因此原因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如眩晕等症状[15-16]。
压灸相较于悬灸在于其刺激量明显,且其刺激更持久,在艾炷移去之后,施术穴位仍有温热,从而使温经通络的疗效发挥至最大[17-18]。本研究在针刺基础上,加用压灸,研究发现,单纯针刺、或联合悬灸、或联合压灸均可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联合压灸疗效更佳。
目前,针灸对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已经得到认可,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对于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2]。本研究在针刺治疗基础上,加用百会压灸,从血流动力学层面探究疗效发挥的机制,证明压灸联合针刺能较明显改善脑血流平均速度,从而改善后循环缺血患者眩晕症状,为后续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治疗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