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春春,王子坚,余丰梅,曾祥添
(三明学院 美丽中国发展研究院,福建 三明 365004)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是贯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的重要举措,是统筹美丽中国和国家生态安全建设的重要实践。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肯定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系统治理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作用[1]。本文坚持以“两山”理论、可持续发展、生态治理理论为指导,以尤溪闽湖和将乐常上湖生态保护修复为例,以闽江流域治理“五大工程”为基础,基于两地生态实际,从整体生态治理、水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流失治理及农地生态功能提升和机制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有序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治理提供指导。
1.1.1 “两山”理论与可持续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精髓,是绿色发展思想的核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是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基础,也是探索生态产品市场化实现路径的重要保障[2]。可持续发展是以发展形势、发展需求为前提,科学规划、合理使用资源为基础,以推动环境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为动力,以环境治理、资源转化等为手段,推动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的协同发展[3]。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是实践“两山”理论,统筹生态各要素综合治理的重要方式,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创新绿色经济转型发展,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1.1.2 生命共同体理念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是对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理论的创新,是行政部门对其辖区内的全部资源用途、生态保护和修复进行管理,并对各要素进行统一保护和修复[4]。习总书记指出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实施好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程,强调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等六大原则,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5]。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是生态环境治理的指导原则,是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发展的重要思想理论。
1.1.3 生态学理论与生态治理
生态学是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基础理论支撑,是以生物及其所在环境为研究内容,以生态系统为研究主体对象,充分揭示各生态要素与环境之间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6]。山水林田湖草构成一个生态系统,是不同生态要素的连接桥梁,是人与生态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复合体系,揭示了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共生共荣关系,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是人、社会和自然在特定区域内相互作用的结果[7]。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有机生态整体,是把生态环境作为整体谋划的持久的治理攻坚战[8],生态治理是以系统性、整体性、动态性为原则,以生态要素为基础,以打造生态产业链为途径,以实现生态链、价值链转化为推手,以输出生态产品为结果,实现生态与价值的最终转换。生态治理是促进生态链、产业链、价值链的有机链接,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山水林田湖草的治理,打造绿水青山,构建生态链,通过产品化、市场化的发展推动形成产业链,从而打造生态产品的价值链,最终实现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系统有机循环过程。生态治理模式是实现生态链、产业链、价值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现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关键。
将乐和尤溪在生态治理过程中坚持生态系统的全局性、多元性、有机联系性,注重统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生态要素,是对“两山”理论和生态学规律的践行。
1.2.1 国外研究现状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新世纪自觉追求和建立的人、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新的文明形态。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研究者从理论内涵、保护修复技术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做了大量的研究。围绕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斯特恩-彼德森较早提出“生态文明”一词,强调生态文明是一种全新的文明类型,他认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突破工业文明时代的瓶颈,避免由此对生态文明建设造成的负面影响[9]。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一门学科——生态经济学》中提出循环经济理论,强调消费方式转变、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共生关系,提出通过高效利用和营造友好环境进行生产和再生产[10]。美国学者丹尼斯·皮拉杰斯将生态文明视作社会文化演进中的第三次大变革,强调人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运用现行思维来参与文明建设。希腊学者塔基斯指出当代生态危机是由市场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环境持续恶化的结果[11]。基于生态保护修复建设实际,发达国家开展了以拟自然理念为指导的河道整治实践,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德国的拟自然水利工法、美国的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日本的多自然型河川工法、韩国的河流生态文化复原工程等,通过采用近自然方法和生态化技术,将硬化河道改为拟自然河流,真正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12]。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对荒野综合生态的保护,全世界开展了再野化理论研究与实践,北美洲的实践形成了“3C”模式(即以核心区、生态廊道、食肉动物为核心的再野化实践模式)。欧洲再野化实践以乡村人口减少和农用地废弃后的土地管理方式为主要内容,通过实践创造新的荒野地,降低人类控制程度,变主动为被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维护人类利益[13]。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我国西南农业大学的叶谦吉教授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基本概念,他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既改造自然又保护自然的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14]。我国学者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主要以生态学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及我国古代思想家的生态文明智慧为基础。陈洪波、潘家华等指出要深入推进以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着力点的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15]。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研究应势而生。我国对山水林田湖草的研究涵盖了理论分析、技术创新实现、体制机制创新等。黄国勤以生态学原理、环境科学原理、系统工程学原理为指导,分析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原则和措施[16]。陈晶等人基于山水林田湖草视角,研究确立生态修复模式,构建了矿区生态修复评价的指标体系[17],郑理将矿山治理恢复、土地整治与污染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水环境保护治理和系统综合治理修复等归纳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内容[18],刘威尔以系统科学和景观生态学角度为指导,从指导思想、目标、方法、技术和制度等方面探讨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强调生态保护的目标是提高以“命脉”为核心的生态景观服务功能[19],孔登魁立足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要素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各要素的空间关联关系及相互作用程度,指出耕地、水源保护、矿山修复、土地复垦等是构建生态保护修复内生机制的核心环节[20]。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举措。国外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大多聚焦在生态文明理论分析、生态文明与工业经济发展关系、河道修复治理方法及技术等方面,缺乏系统的针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研究。而我国对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研究大多处于内涵、机制、模式等方面的探究,缺乏对不同地域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治理的对比研究分析,尤其缺乏实践案例的比较研究。
1.3.1 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选择一个或多个对象为分析目标,采取实地调研、收集资料进行深入研究,用以分析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探索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研究方法,它侧重于信息的价值分析及对客观的、不能量化的问题进行研究等,是一种以对象实际为基础,侧重分析逻辑关系的定性的研究方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是系统性工程,各生态要素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将乐和尤溪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闽湖和常上湖生态保护修复治理现状,可以就近深入实地调研,增加研究的客观性、真实性。
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以两个或多个对象为分析目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以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指标、生态文明建设制度规范为标准,对同处三明市这个大区域环境下的闽湖和常上湖的山水林田湖草治理现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两地治理过程中的相同点和差异点,总结治理经验及存在问题。
作为三明市山水林田湖草治理项目的实施点,通过深入尤溪和将乐实地调研,两地所处地理位置、宏观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两地在核心生态要素、项目实施内容、治理手段等方面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结合生态治理实践,选择两地作为研究对象,有一定的对比性。
1.3.2 研究对象
尤溪闽湖。闽湖地处尤溪县域西南角,两市三县交界地带,针对生态结构较复杂、治理难度大的问题,坚持“先整治、后修复、再发展”的思路,采取“整治—修复—保护—利用”和“跨区联动、同步推进”的措施。此外,按照库区移民“短期不减收,长远能增收”的思路,抓紧培育后续扶持产业,建设集休闲、垂钓、体验、观光、美食、文化于一体的休闲渔业示范基地项目。项目以“闽湖为中心、湖周环境全范围”的“以点带面”的综合治理模式,紧紧围绕“六治三清”以及小流域“四有”要求,以问题导向、以项目抓手,加大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力度,充分调动包括企业在内的全社会主体对环境治理投入的积极性,使融资渠道多样化,建立“政府引导、地方为主、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筹资机制,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
将乐常上湖。常上湖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是福建省闽江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示范项目之一,将乐县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注重生态修复、资源统筹、机制创新,以金溪河为依托、以常口村为中心,连接县镇村,辐射到周边村域。项目区注重对“山、水、林、田、湖、草”的景观利用,营造“处处见水、绿树成荫”的自然景观。项目区以开发滨水景观为主导,自然生态为本,水脉为载体,绿脉为精髓,文脉为底蕴,展现金溪区域生态环境的自然与纯美[21]。常上湖作为常口村内湖,生态治理形成“内湖+村庄+农田”的“以线带面”的协同治理模式。将乐县把乡村污水治理作为全域生态治理关键一环,获评全国农村污水治理示范县。常上湖生态修复项目从上河洲公园为起点,沿金溪至常口村,实施河湖流域水环境修复工程、湿地修复及水源地保护工程、生态景观建设工程、边坡护岸修复工程、机制创新工程,为后期“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项目治理还将常口村的“村庄规划”“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振兴规划”以及“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与山水林田湖草治理结合,形成了生态治理合力,集中优势资源精准治理,以期实现“生态美”“百姓富”“机制活”的生态治理目标。
坚持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理论的指导,把握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三个重要环节,遵循生命共同体理念,以生态问题和生态系统功能目标为导向;通过分析生态现状,统筹协调山水林田湖草各要素,因时因地制定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措施,全面整治水环境、修复农牧用地、预防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治理矿山开采等;创新生态保护修复机制,探索生态实现路径,形成长效机制[22]。
以生态治理为指导,以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为重要内容,以构建生态链、产业链、价值链为最终目标,依托两地实际,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治理模式(见表1)。
尤溪闽湖以水质提升和周边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关键,形成了以“湖”为中心的“以点带面”的治理模式。将乐常上湖以乡村污水治理为重点,与乡村建设、城镇发展相结合,治理涵盖田、村、湖等要素,形成了“以线带面”的治理模式。
表1 两地生态治理模式比较
以提升生态质量和生态服务能力为重点,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目标,两地基于生态实际,采取了针对性的治理手段切实实现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从治理内容来看,闽湖以“湖”为中心,围湖而治,沿湖库实施网箱及污染源治理、垃圾清理、水土流失治理,保护库周生物多样性。常上湖则是沿湖沿村沿田而治,实施乡村污水治理、小水电治理、涉砂整治、水土流失、林地资源改造等。从治理手段来看,闽湖主要采取“养殖户主动退出+强制清理”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摸底排查、政府引导协调、渔民属地管辖等主动清退,通过立案调查、加密巡查、禁止投放、强制拆除、依法制止等手段强制清理。常上湖主要采取专项整治、土地复耕、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水电站退出整改等方式,不集中于一个点,对“湖+田+村”相结合形成的面进行统筹治理。
水环境治理是尤溪闽湖和将乐常上湖的治理关键,通过成立治理机构实现综合整治。基于两地治理实际,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表现一定的差异,但都是通过成立机构、开展多种治理手段、提供治理保障,加强管理规范,提升水质,实现治理目标(见表2)。
水环境治理作为尤溪、将乐山水林田湖草治理重点项目的重要环节,凸显了山水林田湖的命脉观。闽湖集中对湖中、湖面、湖周、库周进行综合治理,包括网箱及污染源治理、垃圾整治、水土流失治理等,从湖的整体性出发,是一种由中心点向四周扩散实现生态修复及污染物综合整治的工程。此外,尤溪通过引进福建省湖库流域生态修复工程研究中心“分子流体静默生态修复技术”实施闽湖水生态修复工程,通过生物治理和物理治理相结合,完善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闽湖水质。将乐通过实施包括湖上生态修复、溪流水治、养鳗场治理在内的三大工程实行底泥清淤、生态护岸、农田生态环境、旧屋拆除,实现“湖+村+田”的治理,是一种链条式的、“以线带面”的综合治理,注重对周边村落、农田的生态问题治理。
表2 两地水环境治理比较
闽湖统筹兼顾保护与修复,保护原有物种、生态链,加强防控,完善监管制度。对于沿湖两岸、村落、建筑周边以修复为主,确定修复落点,确定了孟坑-坝头-陶瓷矿沿线9个修复点,形成环湖的修复区域。划定保护区,减少人为干预破坏;确定闽心园、闽湖渔村两个区域作为生物多样性修复片区;明确永坑闽湖支流源头作为湖底污泥修复区。通过采取保护与修复并举的措施,保障生物多样性,构建闽湖生命共同体。通过水源涵养林建设,全面保护天然林,大力种植阔叶林,加快推进闽湖上游均溪河、文江河流域一重山造林、补植和森林抚育。加强对竹山经营的指导,严控深翻扩鞭、杜绝毁林扩鞭,加强对林木采伐作业管理,严格控制修筑机耕道集材。
常上湖通过构建沿线生态廊道,合理搭配乔灌草等植被,丰富沿线植被群落,达到有效拦截径流、净化入河水体的作用,同时配套相应的人行步道等设施,形成一道亮丽的滨江生态廊道。在植物色彩配置上,利用原有林分,引入阔叶树;实行林分改造,完成金溪生态修复、绿化改造;引种乡土珍稀植物,打造四季常青、五彩缤纷的林地景观。利用林地资源发展苗木等生态产业,统筹联村区域内林地资源,推动林业规模化、差异化发展[23]。在已有护岸的基础上构建岸下水生态带和岸上植被缓冲带,完善河道生态系统,增加河道生物多样性。在有效治理水土流失的基础上,增加四季景色的可观性和季相变化,提升山体亮色。
水土流失是山水林田湖草治理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关于水生态环境、林地资源、农田环境等各系统因素,两地结合当地生态环境实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针对性治理(见表3)。
闽湖立足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积极开展国土绿化,实施街面水库尤溪库区水生态修复及污染物综合整治工程,通过土壤修复、垃圾资源化治理等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对湖周生态脆弱区实行禁伐,实现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建立环境准入负面清单,落实项目建设“四个一律”和“三同时”制度,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土地用途管制和产业退出制度,从源头上筑牢环境保护屏障,有效提升治理效果。将乐常上湖通过完善田间路网及配套设施,采取坡地治理、矿山修复等措施推进水土流失治理;通过项目化方式实行林分改造,对重点生态区位禁止或限制自主经营的森林资源进行赎买,结合植树绿化、涉砂专项整治等方式,提升林地保护力度,提高森林固土释氧和水源涵养能力;通过土地平整、农田垃圾治理,完善田间道、灌排设施配套等措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实现常源溪及两侧农田提升改造。
表3 两地水土流失及农地生态治理
闽湖侧重对湖的治理,突出水质、水土、林地等方面的保护修复,是一种从源头上保证水质的治理。常上湖侧重对“湖+村+田”的治理,将水土、水质、林地、农田等纳入整体治理过程中。[24]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治理是一个系统性、可持续性过程,实现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需要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也离不开体制机制创新。机制创新提供从顶层设计到技术实现的机制保障。尤溪和将乐两地以治理区域的实际生态环境为基础,在机制创新方面也各有侧重。闽湖“以点带面”的治理模式,在进行体制机制创新过程中,下设机构的设置、治理机制的完善,以点为中心开展治理更具体、更有针对性(见图1)。将乐“以线带面”的治理模式,在完善治理机制方面从面上统筹,更为宏观、更突出顶层设计对全局的重要性(见图2)。
闽湖成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建立健全包括防控绩效管理制度、三包责任制、例会议事制度、奖惩管理机制、挂牌跟踪管理机制、养殖户综合评分机制等在内的治理体系,充分调动各部门协同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推进闽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为深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治理,将乐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打造以主要领导挂帅、专职机构协调管理、地方具体执行、专家提供技术支持的试点工作模式,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形成了“四个一”挂包责任制(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领导+一抓到底),有效调动人、财、物的全方位支持,按时序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目标任务的实现。
综合前述,尤溪闽湖是对点的治理,即以湖为核心,打造一种围湖而治的“以点带面”治理模式,将乐常上湖是对面的治理,即以“内湖+村庄+农田”为治理对象,形成与村庄建设结合的“以线带面”的治理模式。两地都注重体制机制的健全,突出顶层设计的重要性,立足当地实际制定管理目标及实施方案,通过成立协调管理机构进行全面布局、统筹规划、协同管理,有序推进治理进度,实现治理目标任务。
图1 尤溪闽湖治理机制
图2 将乐常上湖治理机制
一是顶层设计统筹项目开展。作为三明市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治理试点项目之一,两地在治理过程中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重视,闽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将乐山水林田办及生态保护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成立,从顶层凸显了组织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治理的重视。两县领导针对相关要素治理组织召开会议,领导亲临现场指挥、督查、调研,能够充分调动参与积极性。
二是机制创新保障项目有序进行。闽湖采取自行清理和依法强制清理相结合的方式,将乐治土、治山、治水等同步进行。两地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制宜,坚持整体性、系统性原则,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如闽湖的三包责任制、将乐的挂包责任制,通过构建明晰的权责,将责任落实到子项目,统筹协调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各要素,有序推进治理工作。
三是科学奖补调动民众参与积极性。闽湖在治理过程中,为调动养殖户主动清理的积极性,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制定了相关的奖励规范。各服务部门广开思路,帮助养鱼户多方联系营销渠道,根据鱼类产品的性质分别选择商超、农贸市场、个体营销户或联系外地合作商户销售产品,极大调动了民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是多元经费保障及多主体合作加快项目进展。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市级资金、县区自筹是两地实施治理的主要经费来源。两地积极与三明学院、中科院等院校合作,加强项目规划的专业性,做到权责明晰、多部门协同合作,共同推动项目的有序进行。将乐还深入与省内外科研团队合作,从生态文明、文旅康养、乡村振兴等方面进一步探索生态环境综合保护修复及产品转化实现路径。
一是整体认识不到位,协同治理不足。山水林田湖草治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有其特殊性,加上项目整体性要求高,需要跨区域、跨部门合作,各区域、各部门对于山水林田湖草的认识有差异,在治理经验以及协同管理方面还有欠缺。
二是追求短期效益,缺乏长远发展观。两地在治理过程能够根据问题采取对应措施,但是依然存在过度追求短期效果和忽略了长期发展的问题。
三是项目内容多,覆盖范围广,难以集中有效资金打造精品。两地在使用有限的项目投资金额时,力图把影响当地生态的各项因素都纳入资金统筹中,项目内容多样,无法充分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加大精品工程打造的难度。
四是侧重生态保护措施,缺乏对生态产品后续发展路径的探索。两地在治理过程中侧重当前生态问题的保护、修复,缺乏对生态产品有效转化路径的规划,短期内可以看到保护之后产生的生态效益,但不利于产生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首先,政策指导,实事求是。山水林田湖草治理要以国家政策为指导,按照省级、市级及地方文件的实际要求,各项工作做到符合政策规范。在项目选点、区域设定、要素统筹等方面要根据项目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生态环境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对策,推动整体有序规范运行。
其次,系统规划,全面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整体,基于项目区域生态环境实际情况,进行项目区域选择及项目工程策划中要兼顾生态各要素,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纳入整体规划中,真正做到全面治理、合理保护、有效修复。
最后,兼顾效益,全面发展。山水林田湖草治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统筹项目区治理过程中兼顾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治理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推动环境、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明确治理方向是综合治理的前提,深入合作是形成长效治理的保障。两地以问题为导向,前期划定治理范围,统筹治理要素,分别实现“以点带面”“以线带面”的治理方向。积极向周边地区、省级试点地区、全国精品示范区等学习、借鉴成功治理经验,明确区域治理主要方向和建设内容,加大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充分利用专家资源,引入咨询团队,充分整合区域间、部门间及内外专家资源,深入内外合作,形成治理合力,打造长效治理局面。
抓住关键生态问题,把握核心生态要素,是实现全面治理的重要环节。闽湖综合考虑湖库周边的水生态问题,将湖周环境治理作为治理关键,侧重水质提升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而常上湖治理涉及湖田村,治理面更广,侧重污水及水土流失治理。精准定位项目核心,划定重点任务,优先考虑影响整体环境的重点区域环境问题,综合权衡对象不同、生态基地不同、实现目标不同的各生态要素,衔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业、水利等相关部门,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有效组织管理,健全体制机制是推动综合治理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两地通过成立指挥部和工作领导小组,从顶层设计上把关整体治理工作,调动各部门力量协同工作,推动整体有效治理。在进行山水林田湖草治理过程中,有必要立足区域生态及管理实际,优化组织管理结构,明晰各利益相关部门权责,从管理的角度提升整体治理水平,加快实施力度。
长效发展,营造多赢是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治理的最终目标。两地以当地生态质量提升、经济发展为依托,在生态治理过程中将周边环境治理、村域发展结合起来,探索生态产品市场化路径,营造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局面。基于可持续发展需要,在进行生态综合治理过程中与乡村振兴、生态产业、绿色产业深度融合,充分挖掘当地自然、社会、人文等特色资源优势,利用“生态+”,通过产业化发展,形成生态链,打造产业链,推进资源-产品-资本转化,最终实现长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