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阳 何疏悦* 刘欣怡
原有的观赏性校园景观随着时间的发展逐渐无法满足人们与自然的互动需求。为解决这一困境,互动式体验景观作为一种协调多方面场地参与者诉求、提升参与者与场地互动性、培养参与者与场地情感联系的景观设计模式在近年来逐渐得到重视。文章阐述了互动性体验景观对校园景观的重要性,探讨了校园互动式体验景观的改造策略与实现要素,并以南京林业大学朝阳路小游园项目为例提出了校园景观互动性的表达方法与设计思路。
互动景观;景观设计;可持续发展
校园景观大多为在建校初期设计的以乔木或草坪为主的封闭且形式化的景观[1],在植物配置上通常选择适应性优良的本土植物以降低管理成本。这些植物形成的景观在一定时间内呈周期性变化,但变化形式固定单一,因此易使场地使用者审美疲劳。另外校园景观所提供的互动功能有限,使用者对场地景观往往只有表面印象而无法进一步与景观交流互动,导致使用者与校园景观情感联系十分薄弱。
校园是一个提供生活、学习、休憩等活动的多功能场地,校园景观在满足观赏功能的同时不可忽视其他使用需求。随着自然教育理念的兴起,校园景观的教育功能逐渐得到重视,如何通过校园景观引导学生接触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如何将景观小品、植物等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以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2],已经成为完善校园景观使用需求的难题。基于此现状,引入互动式体验景观理念为解决校园景观的困境提供一个良好的解决思路。
本文所研究的“互动”为狭义范畴内的互动,即基于行为的“互动”[3]。互动式体验景观的主体为体验景观,但是与体验景观有所差异(图1)。体验景观是场地提供给使用者且不被使用者改变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使用者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场地中去并获得景观所提供的体验,这种体验大部分为感官体验。而互动式体验景观,强调的是使用者在接收场地提供的体验的同时,主动成为场地景观的参与者,与场地进行动态的互动,这个过程中的使用者与场地景观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4]。另外,互动式体验景观不仅仅是人和环境的互动,也包括人与人在环境中的互动和多人与环境的互动[5]。
1.互动景观与体验景观的辩证关系
截至2020年6月,在知网上以“互动”“体验”“景观”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检索到2 927篇相关文献,其中最早的一篇来自2001年,由此看出互动式体验景观在国内研究开展较晚。但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景观参与需求的提高,互动式体验景观逐渐成为了研究新趋势。多位学者通过研究表明,互动性体验景观将是城市园林发展的新未来[6];它注重人的内心需求,有利于提升城市环境中个体与群体的发展[7];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场地具体的相关条件,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进行本土化设计[8];通过互动性体验景观,人们不仅可以满足日常生活中的物质追求,同时精神和情感追求也会有极大的提升[9]。
知觉体验是互动式体验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细分为以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为主的体验景观[3]。人们对于外界信息的接收由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多种感官共同完成,这样获得的知觉体验是使用者进入场地后首先获得的最直接、最综合、最完善、最真实的体验[10]。如今的校园知觉体验景观大多以视觉、嗅觉景观为主而忽略其他三种知觉,因此在改造过程中可以适当提高以听觉、触觉、味觉为主的体验景观的比重,或者应用通感的设计手法增强人们不同感官之间的联系和共鸣,让使用者从多角度浸入环境进而更为透彻地感受场地的景观设计[11],由此拉近使用者和景观的距离。
通过在场地中增加可参与种植区能提高使用者与场地的粘合度并增加场地的利用率。校园内通常存在住宿区,这部分区域内的人员与场地接触时间最长、频率最高,但是极易因场地缺乏吸引力而流失。因此可以在场地中开辟一块区域,种植蔬菜等具有食用价值以及一定观赏功能的植物,从而吸引使用者主动参与场地活动,完成从被动体验到主导互动式体验的转变,并增加人群使用场地的周期性与规律性,提升人群与场地的粘合度,由此实现多人与环境的互动。
不同校园的历史、文化、地理位置等因素有所差异,为避免校园景观的重复性,在进行校园互动式体验景观设计时,需充分考虑校园特有因素并将其与设计理念融合创造出独特的校园景观。校园文化的植入不仅可以传播学校的精神理念,还可以增强使用者对于场地的认知能力,帮助他们融入场地的文化氛围从而了解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和所要表达的内涵[12],并与场地产生共鸣。独特的校园景观也会不断吸引新的使用者,保证场地拥有持续的生命力,帮助场地进行不断地自我更新,形成一个良性循环[2]。例如武汉大学因其独特的樱花文化已经成为校园景观的一个代表并吸引着大批的游客,实现了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2.周边用地分析
3.人群的组成部分
4.人群在场地中的生活时间
5.人群经过场地频率分布
6.人群进入场地频率分布
校园的服务人群主要是在校园内生活学习的师生,因此景观必须要与师生的日常生活相协调。在设计改造的过程中要时刻把握“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校园所在地理位置为基础,针对本地使用人群的文化、习俗、生活观念等特征设计出符合需求的生活化场地景观。这样的景观设计具有针对性、目标性和独特性,减少了景观的单一性并且从心理层面提高使用者对场地的接受度[13]。
校园景观的使用者除了老师、学生还包括游客、外来人员等,这些不同的使用者追求不同的使用体验。在有限场地内的主要使用者利益需求得到保障的前提下,通过过渡空间功能边缘、拓展参与者交流方式、创造互动式空间等方式可以达到协调使用者需求的目的,从而使场地突破原有的固定功能并更有效合理地利用场地[14]。
研究表明人们主要受环境影响进行随机互动性行为[15],因此互动式体验景观可以更有效吸引参与者并由此提高参与者的自发参与性,使参与者自发参与到场地的管理及维护中成为可能。这有利于实现参与者之间人与人在景观中的互动,培养群众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
南京林业大学近年来实施“环境育人”工程,在多个区域进行改造从而创造森林公园式的生态校园,但仍有一些区域存在问题。朝阳路小游园地处未经改造的老旧区域,位于南京林业大学二村旁翠竹路和朝阳路交汇的路口处,该场地是衔接周边居住区、教学区及学生活动区的重要场所(图2)。
为收集更多场地信息与改造建议,本研究面向学生、教师、附近居民及外来人员展开了以网络问卷形式为主的调查,截至2019年5月30日,共回收有效问卷110份,访谈人数15人。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场地以学生为主的约三分之二的使用人群在校园内生活了1~4年,这也是场地的主要使用人员,而以居民为主的约三分之一的人群已经在场地内生活了10年以上(图3、图4)。
通过对人群经过场地的频率(图5)和进入场地的频率(图6)分析对比后发现,该场地有着较高的人流频率但是使用率却较低,场地存在大量的潜在使用人群未被重视。
只有较少的一部分受调查人群愿意主动参与到场地中进行活动,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因素为原有景观的缺陷与活动内容的匮乏。人群对于场地期望的活动大部分具有较强的互动性,与互动式体验景观理念相符合并为改造方案提供了思路和方向(图7)。
以互动式体验景观理念为基础,参考场地现状并结合调查所得的相关数据,对此场地进行了改造设计。重新规划后的场地整体呈梯形,北侧边长约50 m,南侧边长约95 m,南北走向长度约45 m,场地总面积约2 700 m2;池塘面积约750 m2,超过整个场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是场地内的中心景观(图8)。
5.2.1 重组池塘生态系统
7.相关调查数据
8.场地平面图
场地原有池塘水深约1.8 m,存在水体浑浊、池底淤泥厚重、有异味等问题,原有水质较差且景观效果不佳,成为人群进入场地的一个阻碍因素。考虑到池塘可提供多种景观以及互动活动,重点对其进行了规划改造:清理池塘水面垃圾、保持水面景观的整洁;采用抽干池水、人力清理淤泥、冲洗剩余淤泥的方法降低淤泥中磷、氮等物质含量,恢复池底营养物质的动态平衡,解决淤泥异味的问题;将原先垂直式驳岸改造成阶梯式,并按照层次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体(图9);在池塘内设置生态浮床并投放鱼苗,增强池塘自净能力与观赏性的同时进一步改良池塘的生态环境(图10)。
9.生态浮床的构建
10.驳岸的改造过程
11.场地南部的雨水花园剖立面图
同时,在场地南侧路缘石开槽,使雨水可进入池塘以更新水体,保证水体的动态活力;在场地南部地区设雨水花园,阻截并净化其余外来汇水防止污染水体(图11);在池塘边设木制亲水平台提供亲水式水景;场地内禁止钓鱼以防池塘的生态平衡被破坏。经过重组,池塘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水体的自净功能逐渐恢复,生物多样性得到增加。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协同作用调节下,逐步建立良好的水体循环系统与生态系统(图12)。
5.2.2 再规划植物空间
场地内原有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但存在植物层次单调、空间类型单一等问题(图13),基于此对植物空间系统进行了再规划:移除场地内生长状态欠佳的植物,补种洒金桃叶珊瑚、金边黄杨等适合在南京生长的本土观叶灌木;池塘边铺设草坪拓宽周围视野,突出池塘景观;将阻挡视线的西南侧灌木改为低矮的草本植物以增强场地延伸感;种植桂花、栀子花等芳香植物提供嗅觉体验景观;种植可与雨滴碰撞发出乐声的芭蕉提供听觉体验景观(图14)。
同时,在靠近池塘处种植耐践踏的草坪草;放置兼具使用功能及观赏功能的白色草台阶;增加乔灌木组合景观形成半围合空间,丰富植物层次的同时为使用者提供私密的休憩交流场所。重组后的植物景观在不同的季节都具有较高的观赏性,植物空间的完善为使用者在场地内进行读书、聊天等互动性活动提供了场所。
5.2.3 景观小品的生活化
原场地内的小品设施主要为靠近入口处的一个悬铃木树池与亭廊,缺乏美观性与实用性。在改造设计中对被悬铃木根系破坏的树池进行了修整:去除树池周围的铺装并增加座椅式圆形树池;将树池裸露的土壤和根系上覆盖碎石子以弱化界限感,增强场地的整体性。最终形成的树池景观成为能提供良好避暑遮阴功能的休憩场所(图15)。
场地内的亭廊因靠近人行道私密性差、材质不适宜久坐等导致使用率较低。在改造中将亭内的座椅材质更换为木制并对其长度进行调整以提高使用舒适感;在廊上增加支撑架并种植攀援植物以遮挡行人视线并提供一定的庇荫功能,提高亭廊的实用性(图16)。另外,增加文化景观墙以展示与学校相关的文化历史等内容,提高场地文化氛围并增强景观独特性;调整修缮场地铺装并结合小品为开展小型集市提供场地。
5.2.4 种植场地多功能化
场地内原有一块无植被覆盖的、与入口广场相邻且日照良好的废弃区域,将其设计为多功能种植场地以提高场地利用率与互动性(图17)。种植场地主要划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免费提供给周边居民使用,居民在通过申请后可自由种植作物,由此吸引并提高居民的积极参与性,增强他们与场地的粘合度;另一部分栽种具有本土特色的植物形成可接触式自然种植场地,为使用者近距离接触植物与自然提供条件,校园师生可在此进行与自然教育相关的课程学习,由此进一步完善场地触觉感官体验功能与自然教育功能。
12.改善后的池塘生态系统
13.场地内原有植物景观
14.改造后的植物景观剖面图
15.悬铃木树池
16.亭廊的改造演变过程
17.种植场地效果图
场地互动性理念的植入为使用者自发参与到场地内管理维护奠定基础,进一步提高了场地的互动性。互动式体验景观让使用者参与到景观之中,成为景观的参与者、管理者而不仅仅是观赏者,这大大提高了人们和自然的联系,缩短了人与自然的距离,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和心理需求。互动式体验景观通过充分结合原有场地的历史、文化等特有资源,打造具有每个校园不同特色的专属景观,在提供充满趣味的互动活动的同时拓展校园景观的多样性,为校园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