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文化名城山水格局视野下的昆明大观公园景观重构

2020-09-18 12:30李晶晶张剑飞沈守云
园林 2020年8期
关键词:大观城区昆明

李晶晶 张剑飞 沈守云

山水城市的概念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老先生于1990年提出,其核心要义旨在中国的城市建设应当汲取山水诗词、古典园林、山水画等传统文化的精髓,创造富于特色的、诗意的城市人居环境。传统历史文化名城的营造体现了这种宏观、整体的思维与视野。文章从昆明历史城区的演变入手,梳理出其历史城区在天然山水环境中“大、小三山一水”的山水格局。大观公园位于“历史城区—大观河—大观公园—草海—西山”这一城市山水景观廊道的核心节点位置。规划以中国传统造园手法的精髓“借景”为景观重构的策略,提出“共建”“共生”的公园重构途径,旨在从城市、公园、山水环境、人文意境等方面实现大观公园生态、生活、生境的三位一体,为其他城市历史名园在地域特征的保护与利用、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风景园林;山水格局;大观公园;景观重构

昆明,中国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云贵高原自然山水环境孕育下的山水城市[1]。伴随着40年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昆明的城市建设发展使得其历史古城原有的空间尺度和图底肌理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其重要的传统格局和视景廊道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昆明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城区从建设选址到宏观山水环境的统筹都展示了杰出的山水智慧。大观公园作为介于昆明历史城区和西山、滇池自然山水环境之间最早建成并开放的城市公园,是城市人工环境与自然山水环境的核心纽带。

1.昆明历史城区变迁图

2.核心山水廊道

大观公园因大观楼而立,大观楼因滇池而生。传承于世的大观楼天下第一长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抒写了西山滇池的壮美景象;“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2]描绘了中国传统山水园林的人文意境。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在1990年就提出了山水城市的构想,旨在中国的城市建设应当汲取山水诗词、古典园林、山水画等传统文化的精髓,创造富于特色的、诗意的城市人居环境。在昆明城市化发展的宏观建设背景下,大观公园的地域特色、文脉特色正逐渐淡化。因此,有必要梳理昆明历史城区营造的山水智慧,结合时代背景下城市公园的综合需求,重新构建大观公园的风景园林体系,彰显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公园的山水特色和文化传承。

1 昆明历史文化名城营建

1.1 历史城区的演变

有1200多年建城历史的昆明,现有记载可考证的城市建设历史是从唐永泰元年南诏王阁罗凤开始建设的拓东城,即现在昆明历史城区的前身。以时间为序可以将历史城区的建设、发展变化分为三个阶段:(1)764年~1050年,由初建的拓东城到跨盘龙江扩建的鄯阐城,为第一个发展阶段;(2)1274年(中庆路城修筑)~1381年,为第二个发展阶段;(3)1382年~1922年,由明代大将沐英主持修建砖城云南府到拆除古城墙,为第三个发展阶段[3](图1)。

1.2 山水格局的营建

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层次的视角考察昆明历史城区,可以发现,昆明自764年建城伊始到作为云南府城进行重新规划建设的1382年,直至1922年破墙扩城,其城区所辖范围始终维持在3~5.5 km2。圆通山、五华山、祖遍山和翠湖在1382年城区建设进程中“就高下而奠基础,取形胜而立范围”,成就了历史城区内的“小三山一湖”;而“审山龙,察地脉,别阴阳,定子午”的建设指导思想[4],进一步将与古城一衣带水的滇池、毗邻的西山、长虫山、金马山纳入到宏观风景体系的统筹范围,形成了背山接水、气韵相承、三面湖光抱城市、四面山色锁烟霞的古城景观格局,构筑了区域范畴内的“大三山一湖”。

昆明历史城区的演变过程清晰地勾勒出历史城区依山筑城、伴水临湖望山的山水格局特征,符合《管子·乘马篇》“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的原则[5];城区的建设强调人与自然连续、顺势而为的关系,呈现出人与天调的整体环境思维,契合了风景园林学科从区域范畴、山水形制的宏观视野构建人居环境的特点。

从昆明历史城区发展演变的维度审视昆明城市“大三山一湖”的山水轴线,清晰呈现出“历史城区—大观河—大观公园—滇池草海—西山”这一核心山水景观廊道,而大观公园则位于这一核心的中心位置(图2)。

2 大观公园历史及现状

2.1 历史演变

大观公园自民国1918年开辟为城市公园[6]以来,由最初的“近华浦”逐渐拓展到横跨大观河南、北两部分,占地约55 hm2的重要城市公园绿地。大观楼、庾园作为大观公园范围内的两处重要历史景观遗产,见证了大观公园作为昆明首个城市公园绿地建设与发展的历史进程。

依《昆明市志》《昆明园林志》得知,大观楼所处区域在宋朝之前,属于滇池水域的一部分,后因元、明时期疏浚海口河导致滇池水位下降,大观楼一带的土地渐渐露出水面,形成若干岛屿,因临近西山,水泽丰富,该区域又称“近华浦”[7]。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乾印和尚在近华浦建观音寺。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僧人茅庵“建楼二层,名曰大观”;道光八年(1828年)按察使崔锦观重修,改为三层;咸丰七年(1857年)楼毁于兵燹;同治五年(1866年),提督马如龙重修;同治十年(1871年)滇池大水将楼冲毁;光绪九年(1883年)总督岑毓英及住持僧性田重修后保持至今。民国1918年,唐继尧把清代呈贡篆刻书法家孙铁舟的题额“大观楼”镶嵌在大门上,将其辟为公园。公园以近华楼为中心分隔东西,西侧呈自由式布局,东侧呈规则式布局[8]。1930年,留学日本、专攻园艺的庾恩锡以昆明市市长的身份,聘请造园大师赵鹤清协助其进行大观楼公园的改造、增建工作。他们以杭州西湖的景观空间布局为蓝本,在大观河、草海水域修筑长堤,构筑了公园内湖与大观河、草海开合有致的水系格局;同时,在大观楼前的内湖中仿“三潭印月”设置三塔,并于大观楼的东侧建假山“彩云崖”,完成了大观公园解放前的主体建设[9]。

建于1927年的庾园,又名枕湖精舍,是时任昆明市市长庾恩锡亲自设计建造[10]的私家园林,是昆明民国时期中西园林造园手法相融合的典范,园中有多孔石桥、曲桥、晋侯楼、石牌坊,不仅保留了中国传统园林精在体宜、妙在因借、渊源有致、曲院回廊的造园特点,还在主体景观建筑“晋侯楼”的设计中融入了西方哥特式建筑的特征,体现了中西方生活情趣的完美融合。

2.2 现状境况

从大观公园的历史演变进程可以看出,作为昆明首个为市民建设开放的公园绿地,突出体现了两个方面的特点:(1)文化立园。大观公园最初以大观楼为基础发展而来,并在随后的演变中将庾园纳入到公园的主体功能区。公园因为大观楼、庾园在历史人文方面的积淀与传承,使公园成为昆明远近闻名的人文旅游景点。时至今日,最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仍然是大观楼渊源有致的文化脉络和庾园不可复制的人文史迹。因此,大观公园具备典型的文化景观的特点,彰显了文化立园的人文气质。(2)山水立园。无论是公园北区的大观楼,还是公园南区的庾园,作为历史遗产,其建设选址都充分考虑了与滇池、草海、西山一脉相承的山水关系,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借景自然山水、重视山水脉络的互动与延续、呼应四时变化之生态韵律的山水智慧。

伴随着城镇化的日趋推进,滇池草海区域因其难得的自然资源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心与首选之地。这样的建设进程对大观公园作为城市核心公园绿地的影响直观地体现在两个方面:(1)文化缺位。大观公园合理服务半径以内的居民人口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而逐渐增多,对于公园绿地这类城市公共空间的户外基本功能如散步、健身等的场所需求也随之增大。在公园面积不变、居民人口增多的前提下,公园在一定时间内的人口密度变大了,减弱了体验公园人文意境的空间尺度和环境氛围。其直接表现就是越来越多的公园游客不知道瘐园的存在,体味不到天下第一长联所描述的风景人文气象,充斥其间的只是喧嚣的买卖声、嬉戏声。(2)空间错位。城市建设的无序发展阻断了大观公园与西山、滇池、草海一以贯之的山水轴线视觉廊道,使公园成为城市的孤岛,使自然成为只能在少数角度远眺的稀缺。公园、城市、自然三者之间的空间关系由和谐共处渐变为各自为政,彼此的联系缺少了,彼此的功能互补减弱了,彼此的空间错位了。

3 大观公园的景观重构

3.1 规划策略

大观公园的规划以现状境况所反映的核心问题为导向,提出以文化重构、空间重构为主体的景观重构策略,借鉴中国传统造园精髓“构园无格,借景有因”“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11],通过“山水因借”“古今因借”“四时因借”“诗词因借”的园林手法(图3),实现大观公园山水文化、古今文化的文化重构;实现大观公园人文空间、生态空间的空间重构。

3.2 实施途径

3.2.1 共建——以公园为核心的区域慢行系统

以大观公园区域景观空间的绿地属性为出发点,统筹不同用地权属的行政划分,将大观公园与大观河滨水公园绿地视作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进行系统规划与整合(图4)。规划将公园的人行路径与大观河滨水绿带的步行系统进行有机组织与融合;以合理服务半径为指导,增设跨大观河南、北岸线的景观桥梁,沟通公园南北人行游线主动脉。同时,规划提出依托现有市政道路,通过蓝花楹等特色行道树和人行系统完善等方式的置入与引导,建设公园南部边界的城市风景路,将城市绿道、公园游路、滨水步道无缝对接,在实现公园区域范围内便捷景观步行体系的同时,有效界定公园边界,合理消解因周边城市的无序建设而导致公园景观的视觉障碍。通过共建以大观公园为核心的区域慢行系统,打造既属于大观公园又属于城市的区域慢行体系,实现城市景观廊道的山水格局控制、公园景观廊道的山水格局塑造、滨河景观廊道的山水格局引导,充分发挥城市公园绿地的社会效应,提升大观公园南、北两个板块整体效益的社会认可度。

3.景观重构之借景手法的运用

4.区域慢行系统

3.2.2 共生——湿地、绿地、人文共生的景观体系

(1)湿地系统

以近自然的湿地生态系统构建为本体,以大观楼区域滇池草海水域形态的历史演变为蓝本,在整体维系公园北部区域现有水系格局的前提下,对公园南部区域的水系布局进行生态与空间重建。规划将其与大观河的水系有机串联,通过对水流方向、水流出入口的人为引导与控制,形成云水长和岛屿青的近自然水系,并与现有水系或明或暗有机沟通,构建出开合有度、舒缓有序的水域空间。通过延长水流岸线、水系径流,设置不同竖向标高的水体结构,布置各具功能的园艺水生植被,综合运用“水平流潜流式人工湿地”和“垂直流潜流式人工湿地”等技术,结合“情景体验式人工湿地”的场所营造,实现大观公园生态水系的科普展示、教育培训、生物净化、场所体验等功能。考虑大观河绝对水位标高在3.1 m~3.8 m的季节性涨落变化,通过溢流口和滨水岸线坡度的合理设置,在保证南部水域常年动态恒定水位标高的前期下,消化极端暴雨天气下雨水的滞留与蓄积,实现场地的生态调蓄和净化(图5)。

(2)绿地系统

5.湿地系统

6.绿地系统

7.人文系统

以“历史城区—大观河—大观公园—滇池草海—西山”这一昆明历史城区山水景观廊道的核心节点为目标定位,通过有机组织大观公园、大观河滨水景观带、城市绿道等城市公共空间,实现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顺接,解决了大观公园停车位不足、南北园区交通不畅、不同功能板块游客分布不均、区域资源相互割裂的现状短板,串联了昆明市级层面的核心山水景观廊道,对推进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奠定了一定基础。同时,规划通过场地置入、空间串联、多样灵活的方式,构建了诸如自然探险趣味园、莲花互动镜花园、涵古茹今百味园、枕湖精舍中华园、大观湿地生态园、山水生境体验园等风貌有别、各具特色的功能园区,激活了公园南北板块的互动,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价值诉求,实现了公园建设社会效应的最大化,实现公园“虽有人作,宛自天成”[12]的自然之趣(图6)。

(3)人文系统

以大观楼、庾园等历史人文景观遗产的保护为核心,以不改变景观的现有格局、不破坏景观的现有风貌为前提,以历史的真实面貌传达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对文化与场地的尊重;通过建立以现状科普馆等景观建筑为基础、以装置艺术微介入为手法的人文景观共享互动区的布局,将分属公园南、北两个部分的景观遗产在空间组织、视觉引导、多功能场地设置等层面进行了有效沟通与对接。景观的文化表达是公园规划布局的重点,也是传统造园景观理法的核心策略。大观公园的规划布局从生态示范的教育、科普知识的展示、传统文化的传承、历史史记的宣传、人与自然的互动等五个方面落实其在自然、人文、艺术等方面的表达;构筑了贯通公园南北、融合古今人文趣味的“彩云崖”“浴兰渚”等24处景点,极大丰富了大观公园的文化受众面,彰显了风景园林自然与人文相映成趣、独具特色的学科属性(图7)。

4 结语

大观公园的景观重构以传统的山水智慧为指引,以场地的历史尊重为前提,用统筹回应尺度、用效益回应生态、用体验回应空间、用资源保护和利用回应生态文明背景下风景园林“时代性”“地域性”的实践探索[13],探讨了历史名城天然山水环境中城市历史名园在时代背景下景观重构的营建手法,将传统的智慧与时代的需求进行了有效的嫁接。

猜你喜欢
大观城区昆明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雪中昆明 一梦千年
大观的艺术 艺术的大观——小记横空出世的横山大观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昆明美
쿤밍(昆明)에 로봇이근무하는 주차장 등장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
对淮安市城区河道生态建设的思考
昆明的眼睛昆明的书
人与事/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