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静 李华荣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非创伤性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该疾病起病急骤、病情多变,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1]。破裂动脉瘤预后效果较差,临床指南认为[2],患者起病后的转归及预后往往取决于首次出血的严重程度。有研究表明[3],导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转归不良的风险因素较多,包括疾病相关事件、治疗相关因素及长期卧床相关并发症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是由于血液在深静脉凝聚,静脉回流速度缓慢,导致下肢疼痛和水肿等临床症状,在神经外科患者中发生率较高[4]。有研究表明[5],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高危人群,其发生率高达20%左右。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为进一步提升临床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行性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经头颅CT或DSA检查发现颅内责任动脉瘤;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无精神疾病史或心理障碍者;家属及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血液疾病或动静脉瘘等疾病;具有认知、交流及理解障碍者;发生脑疝及住院期间死亡者;临床资料不齐全者。本组患者中男65例,女49例;年龄50~85岁;住院时间:15~40 d;手术时间2~6 h。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查阅文献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手术情况、脑梗死、脑积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等。
1.2.2 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标准[6]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标准:脉冲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病变处不能探及血流或显示血流充盈缺损;形成慢性血栓可见静脉周围侧支循环形成;静脉腔内有强弱不等的实性回声;加压管腔不变瘪或部分变瘪,符合以上症状即为下肢深静脉血栓。
1.2.3 质量控制 研究者需向入选对象详细介绍和说明此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取得家属及患者同意后,方可进行相关调查。为确保数据的真实性、科学性和有效性,需采取统一的指导语和双人核查制度,确保数据录入和问卷的一致性,问卷均当场填写并回收,以便及时核实、补填和更正。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1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114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39例(34.21%)。
2.2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GCS评分、脑梗死、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单因素分析
2.3 变量赋值表(表2)
表2 变量赋值表
2.4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及GCS评分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多因素分析
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及GCS评分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分析原因:(1)高龄。高龄患者因为退行性病变导致的心脑血管功能衰退、生理机能下降、血流速度缓慢、血液高凝状态的潜在危险因素较多,血管内膜受损,是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发风险[7]。有研究表明[8],年龄越大的患者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病风险越高。为此,临床应重视对高龄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及时对患者进行相关高危因素评估,嘱咐其尽早进行下肢功能锻炼,定期给予腓肠肌按摩和翻身,睡眠时可嘱患者抬高肿胀肢体,以利于血液回流,降低血栓发生率。(2)高血压。高血压可使单核细胞增多,并向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导致氧自由基大量生成,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增加,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9]。有研究表明[10],血流速度缓慢、血液高凝及血管内皮损伤是导致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因素。为此临床应重点对合并有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维持血压稳定,定期监测血压,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抗氧化剂维生素C治疗,改善内皮细胞依赖性的血管舒张。(3)糖尿病。糖尿病可引发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状态,持续的高血糖状态会对血管壁及内皮细胞造成破坏,促进血液呈高凝状态,同时胰岛素的缺失也会使血管内周围血糖利用度降低,加剧自由脂肪酸的凝聚和增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使血小板黏附增加,增加血栓形成风险[11]。研究表明[12],糖尿病患者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对正常细胞功能分泌的NO化学物质造成损害,使得血管内皮素等收缩血管物质增加,导致细胞内皮功能障碍和受损。为此,临床应对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每日进行血糖监测,控制血糖水平,加强健康宣教和科学饮食指导,引导和鼓励患者自主参与血糖管理,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和认知水平,减少血栓发生风险。(4)GCS评分。研究表明[13],GCS评分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呈负相关。GCS评分越低的患者,其病情程度越严重,导致其昏迷或卧床制动时间就越长,无法得到有效的机体锻炼,导致肌肉肌力下降和萎缩,周围血管静脉扩张,血液回流速度缓慢,极易形成局部血流瘀滞,对患者静脉瓣部造成损伤,造成各种凝血因子的聚集,消耗机体分泌的抗凝物质,引发深静脉血栓形成[14]。
综上所述,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及GCS评分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及早进行危险因素评估,提前做好预后评估和预防措施,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