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前英 邹水发 宋中权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长江流域彩椒越夏椰糠无土栽培技术,具体包括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彩椒;越夏;椰糠;无土栽培技术;长江流域
中图分类号 S64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7-0056-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彩椒是各种颜色不同甜椒的总称,主要颜色有红色、黄色、紫色、白色等,富含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不仅可改善黑斑、雀斑,还具有散热、消食等作用。近年来,因其味美、保健、观赏等功能而备受消费者的青睐。越夏栽培可大幅提高温室观光效益和经济效益。彩椒椰糠越夏栽培是一种在设施保护地内进行,以有机基质椰糠作为栽培基质的无土栽培技术,可以克服土壤连作障碍,保肥能力强,通气性好,无须耕地除草,符合现代人高品质、高产值的现实需要。
1 品种选择
无土栽培彩椒生长速度快,越夏栽培生育期较长,故选用无限生长型品种。长江流域越夏无土栽培红彩椒选用太阳红(瑞克斯旺公司),黄彩椒选用35-1054(瑞克斯旺公司)。
2 播种育苗
2.1 种子处理
将种子放到纸板或布垫上,在阳光下晒1~2 d,有助于促进种子成熟,提高发芽率,并能有效地进行日光杀菌。
2.2 播种
长江流域越夏彩椒播种时间在12月中旬至12月下旬,采用72孔穴盘进行无土育苗,穴盘内装满配制好的育苗基质,用竹片刮平,再用72孔打孔器压孔深约1 cm,然后每穴播1粒种子,再覆盖基质,将覆盖好基质的苗盘放入提前布置好热线的苗床,稍微镇压后喷透水,将地热线温控器温度调至25 ℃进行催芽。
2.3 苗期管理
彩椒苗期,生长最适温度白天25~30 ℃,夜间20~22 ℃;从出苗至四叶期,适宜日温23~28 ℃,适宜夜温18~20 ℃;四叶期至移植前,适宜日温23~28 ℃,适宜夜温15~17 ℃。彩椒对水分的要求较严格,基质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70%~80%,苗期只浇灌清水,不浇营养液;苗出齐后,喷洒77.2%普力克水剂400倍液防治猝倒病,每10 d喷1次,连续喷2次。
2.4 移植
将压缩椰糠块置于清水中浸泡,椰糠完全泡好后,再用清水淋洗2~3次,淋洗后椰糠EC值应低于0.5 mS/cm。椰糠EC值测定方法:取基质10 g,加去离子水120 mL搅拌,12 h后用DDS-11A便携式电导率仪测定。椰糠与珍珠岩按照体积比3∶1的比例拌匀,拌好的基质装入直径11.5 cm、高12.5 cm的无纺布袋中[1]。当彩椒苗长至4叶1心时移植到装好基质的无纺布袋中,定植深度4.0~4.5 cm。幼苗移植时注意轻拿轻放,保护好生长点。
3 定植
3.1 温室消毒
定植前5~7 d,取硫磺30 kg/hm2置于砖上,在室内均匀散放8~10处,傍晚密封大棚,点燃硫磺熏蒸消毒,次日开始放顶风直到定植[2]。
3.2 安装滴灌
椰糠持水量约为自身重量的8倍[3],每株植株占有椰糠體积为4 L,水分、养分吸收快,需要安装自动化滴灌系统进行灌溉,每株植株安装1个滴箭,定植前检查滴箭滴水情况。
3.3 椰糠条处理
选用规格为100 cm×15 cm×10 cm的GALUKU成品椰糠条进行种植,将椰糠条平放于栽培架上,文字向上,椰糠条之间稍留缝隙。制作专用模具,用小刀在椰糠条上沿模具均匀划4个10 cm×10 cm的正方形定植孔,两侧底部各划5个排水孔,将滴箭插入正方形定植孔中,开启滴灌系统,用清水进行滴灌,直到椰糠条充分膨胀,当有少量水从底部排出后则停止清水灌溉。再用彩椒标准配方的1.2个剂量营养液对椰糠条进行滴灌,当底部排出的营养液与滴灌营养液的EC值相同时停止滴灌,完成栽培袋准备工作。
3.4 移栽
根据长江流域气候,无土栽培的彩椒在无加温设施的温室大棚中栽培,一般3月上中旬进行定植。将移植好苗的无纺布袋直接平放于椰糠条的定植孔上,用竹签进行固定,将滴箭笔直插入无纺布袋中,以插入滴箭2/3的深度为宜。当彩椒根系穿透无纺布袋扎入椰糠条中后,将滴箭插入椰糠条中。
4 田间管理
4.1 肥水管理
4.1.1 营养液配方。营养液配方选用山崎彩椒标准配方,具体配方见表1、2。从定植至初花,营养液选用1.2个剂量标准液,EC值为1.4~1.6 mS/cm;四门椒开花期至坐果期,营养液选用1.5个剂量标准液,EC为1.7~1.9 mS/cm;坐果至果实膨大,营养液选用1.8个剂量标准液,EC为2.2 mS/cm左右;采收期根据茬口不同,营养液选用1.8~2.0个标准剂量,EC值为2.2~2.4 mS/cm。
4.1.2 营养液用量。一般每天滴营养液2~6次,每次3~8 min,滴灌时以底部排出8%~12%的营养液为准,这样可以避免盐分在基质中积累,造成根系受损。
4.1.3 营养液滴灌时间。营养液滴灌时间可根据光照强度或基质相对含水量参數进行调整,前期滴灌次数及单次滴灌时间少,夏天增多。每天一般在日出前30 min开始滴灌,日落前1 h停止。
4.2 温度管理
高于30 ℃则授粉结实率下降,越夏栽培时受此影响较大。开花坐果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4~26 ℃之间,夜间不低于15 ℃;结果期,白天温度控制为25~28 ℃,夜间16~18 ℃;果实发育期和转色期的适宜温度为25~30 ℃。当棚内温度达到28 ℃时,开启排风机、湿帘进行降温,根据降温需求可启动单排、双排风机,风机启动时必须关闭天窗,同时配合湿帘使用。
4.3 湿度管理
空气湿度对彩椒的生长发育影响比较大,在空气湿度为60%~80%时生长良好,初花期湿度过大和盛花期空气过于干燥,均会造成落花,夜间湿度较大时开启循环风扇进行降湿。
4.4 光照管理
彩椒对光照长短和光照强度的要求不严,彩椒是喜光性植物,各生长发育阶段均需要充足的光照,但光照过强也不利于其生长,容易引发病毒病和日灼病。夏季光照强时,中午时段展开部分外遮阳网,一般展开30%~50%。
4.5 植株调整
4.5.1 整枝。温室内无土栽培的彩椒需要进行植株调整,采用“V”形整枝方式。彩椒越夏栽培生长周期较长,枝条可以长至3~4 m高,夏季为了避免果实日灼,上部叶片可以适当多留。
4.5.2 吊蔓。当植株长至20~30 cm时进行吊蔓。在温室下弦上按种植平行拉2道10号铁丝,间隔40 cm,吊蔓选用带有“M挂钩器”的聚丙烯塑料绳,一头挂在大棚上面的铁丝上,另一头绑在吊蔓环上[4],每株彩椒需要2根吊蔓绳。
4.5.3 绕蔓。随着植株的生长,要及时将植株固定在吊蔓绳上,一般7~10 d进行1次。
5 病虫害防治
5.1 蓟马
蓟马为害彩椒嫩芽,影响彩椒生长,可悬挂蓝板450~600块/hm2诱杀蓟马;也可选用0.3%苦参碱水剂500~800倍液,或2.5%多杀霉素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或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喷防。
5.2 红蜘蛛
红蜘蛛在5月中旬达到盛发期,7—8月是全年发生高峰期,尤以6月下旬至7月上旬危害最为严重。可用15%哒螨酮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或5%噻螨酮乳油1 000倍液,或24%螨危悬浮剂2 500~5 000倍液,或43%联苯肼酯悬浮剂2 000~3 000倍液喷防。
5.3 白粉虱
白粉虱是大棚内种植作物的重要害虫,1年可发生10代以上,以各种虫态在保护地内越冬危害,成虫不善飞,有趋黄性,交配后1头雌虫可产卵逾100粒,多者400~500粒,最适发育温度25~30 ℃,在温室内一般1个月发生1代。可悬挂黄板450~600块/hm2进行诱杀;也可选用240 g/L螺虫乙酯悬浮剂4 000~5 000倍液,或10%烯啶虫胺水剂3 000~5 000倍液,或25%噻虫嗪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2.5%联苯聚酯乳油3 000倍液进行喷防,因害虫世代重叠,要连续防治,视虫情隔7 d左右喷雾1次[5]。
5.4 蚜虫
蚜虫繁殖力强,夏季只需4~5 d就可完成1个世代,可选用物理和化学防治方法进行综合防治。一是物理防治方法。悬挂黄板450~600块/hm2进行诱杀,黄板一般悬挂在彩椒生长点上20 cm处。二是化学防治。蚜虫发生后,可用99%矿物油4 500~7 500 g/hm2或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7 500~15 000倍液进行防治。
5.5 病毒病
彩椒在高温情况下极易发生病毒病。可选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十二烷基硫酸钠(植病灵)乳剂1 000倍液喷防,每隔7 d喷施1次,连喷2~3次。
5.6 疫病
疫病全生育期均可以发生,发病初期茎基部呈水渍状腐烂,病部呈暗绿色,最后整株死亡。发病初期,可以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灌根,用量为100~200 mL/株;或者选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防[6]。
6 采收
彩椒在果实成熟并完全转色后才能采收。采收时用剪刀从果柄基部轻轻剪断,不在叶腋处留果柄,最好在早晨采收,果实新鲜、凉爽,伤口也容易愈合。
7 参考文献
[1] 印文彪,田瑞华.以再生资源椰糠为基质的新型蔬菜育苗技术[J].长江蔬菜,2015(15):46.
[2] 刘延杰,严兴蓉.高寒地区水果型黄瓜早春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蔬菜,2006(9):47-48.
[3] 蔡东宏,韦开蕾.我国椰子业现状发展和前景对策[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1999(4):8-10.
[4] 付前英.长江流域水果黄瓜椰糠无土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7(3):68-70.
[5] 刘景坤,高华山,李凤喜.温室彩椒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4):121-122.
[6] 杨明华,钟涛.温室彩椒栽培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5):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