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芬, 易甲其, 黄圣良, 梁燕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 1 检验科, 2 内科, 广东 深圳51800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包括鼻腔、 咽喉急性炎症的总称, 是儿科门诊常见疾病[1]。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WBC) 检查可初步判断患儿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但在临床实践中检测价值有限[2]。 C 反应蛋白 (CRP) 是急性时相蛋白, 在疾病早期CRP 联合血常规检测能为正确判断病原体提供有效的依据, 有利于指导临床儿科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 但常规CRP 检测线性范围较窄, 对于低浓度区域检测灵敏度低, 有一定局限性[3]。全程CRP (CRP + hs-CRP) 可扩大检测范围, 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诊断准确度, 全程CRP 检测在血液细菌感染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4]。 本研究探讨血常规联合全程CRP 检测在鉴别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 为疾病临床分流、 诊断提供参考。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 年4 月至2019 年4 月我院收治的100 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 其中男46 例, 女54 例, 年龄3~13 岁, 平均 (8.04 ± 1.23) 岁。 入院后结合患儿血常规、尿常规、 血培养诊断结果判断感染类别。 排除标准: 出院时发热病因未明; 手术、 严重烧伤、 心血管疾病; 就诊前使用抗生素治疗。 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所有研究对象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①标本采集与处理: 门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入院后采集肘静脉血, 经EDTA-K2 抗凝, 离心取上清 (3 000 r/min, 20 min)。 ②血常规指标、 常规CRP、 全程CRP 水平检测: 血常规检测采用日本产的HORIBAABXMicros CRP200 检验仪; 常规CRP 水平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 试剂盒为人C 反应蛋白测定试剂盒-CRP (线性范围为8~200 mg/L, 北京利德曼生化技术有限公司); 全程CRP 水平检测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试剂盒为全程CRP (CRP + hs-CRP, 线性范围为0.1~200 mg/L,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 ③结果判定: 血常规中WBC>10 × 109/L 为细菌感染,WBC<10 × 109/L 判定为非细菌感染[5]。 血常规+ 常规CRP 检测方法中, WBC>10 × 109/L 且CRP>25 mg/L 判定为细菌感染,任一项不符合则判定为非细菌感染。 血常规+ 全程CRP 检测方法中, WBC>10 × 109/L 且CRP>20 mg/L 判定为细菌感染,任一项不符合则判定为非细菌感染。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采用χ2检验; 检测结果一致性采用κ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诊断结果临床医生通过结合患儿血常规、 尿常规、病原学诊断结果判断细菌感染39 例, 非细菌感染61 例。
2.2 检测指标对细菌性感染的实验结果血常规检出细菌感染23 例, 非细菌感染77 例, 漏诊26 例, 误诊10 例。 血常规检测与临床诊断一致性差 (P=0.05); 血常规+ 常规CRP、 血常规+ 全程CRP 与临床诊断一致性均较高 (P<0.05)。 见表1。
表1 检测指标与临床诊断结果一致性比较 (例)
2.3 诊断价值与血常规相比, 血常规+ 常规CRP、 血常规+全程CRP 的敏感度、 特异性、 正确率、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升高, 漏诊率、 误诊率下降 (P<0.05)。 与血常规+ 常规CRP 相比, 血常规+ 全程CRP 的敏感度、 特异性、 正确率、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升高, 漏诊率、 误诊率下降 (P<0.05)。 见表2。
表2 三种检测方法对急性上呼吸道患儿细菌感染诊断价值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细菌感染最为严重, 发热是其主要症状, 门诊常通过血常规WBC 来初步判断是否发生细菌感染,但在临床实践中, 患儿WBC 正常范围较大, 轻度升高不会超过正常范围上限, 检测价值有限, 且有部分细菌感染时, 患儿WBC 及分类指标变化不显著。 另外, WBC 易受情绪等因素影响, 在非细菌感染时, 高热也可导致WBC 明显升高, 故不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6]。 本研究中血常规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菌感染与临床诊断一致性差, 敏感度、 特异性均较低,提示血常规仅能作为辅助指标初步判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是否发生细菌感染。
CRP 是一种能与肺炎链球菌非特异性菌体多糖成分C-多糖发生沉淀反应的物质, 其正常合成率为1~10 mg/d, 急性炎性反应时合成大于1 g/d, 在感染发生后6~8 h 即升高, 于24~48 h 达到高峰, 升高幅度与感染程度呈正相关, 血常规联合CRP 在疾病早期能为正确判断病原体提供有效的依据[7]。研究[8]表明, 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CRP 水平显著升高。 本研究中, 血常规联合常规CRP 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菌感染与临床诊断一致性好, 敏感度、 特异性均较高, 与血常规检测相比, 诊断敏感度、 特异性升高, 而漏诊率、 误诊率降低, 提示血常规联合常规CRP 可提高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一般情况下, 若CRP<10 mg/L, 病程长于6~12 h, 则可基本排除细菌性感染 (新生儿除外); 若CRP为10~99 mg/L, 则提示为局灶性细菌感染或菌血症; 若CRP>100 mg/L, 则提示为全身性感染疾病 (如败血症或其他侵袭性感染)。 hs-CRP 与CRP 在化学本质上为一种物质, 仅是检测范围不同。 全程CRP 将检测范围扩至0.1~200 mg/L, 增强了临床高CRP 标本的检测能力, 同时提高了低值区的灵敏性, 更利于动态监测。 本研究中, 血常规联合全程CRP 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菌感染与临床诊断高度一致, 与血常规、 血常规联合常规CRP 相比, 敏感度与特异性明显提高, 误诊率与漏诊率明显降低, 提示血常规联合全程CRP 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细菌感染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 血常规、 CRP 和hs-CRP 联合检测在鉴别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可提高诊断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