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锦, 罗思, 李巧弟
(东莞市横沥镇医院 妇产科, 广东 东莞523460)
宫内妊娠组织残留是指流产或分娩后部分妊娠组织物残留于宫腔, 甚至发生宫壁粘连或植入子宫肌层。 宫内妊娠组织残留在早期及中期流产中的发生率为2.3%~21.3%, 分娩后的发生率约为1%[1]。 宫内妊娠组织残留容易导致异常子宫出血、感染、 宫腔粘连、 月经量减少、 闭经、 继发不孕等问题[2-3]。目前的治疗方案有期待治疗、 药物治疗保守及手术治疗, 其中手术治疗治愈率高, 恢复快, 但传统清宫术术后易发生组织清除不彻底、 子宫穿孔、 子宫内膜受损等并发症。 而宫腔镜是近年来常用于对宫内组织残留的可靠检查方式, 可直视下确定残留组织位置、 大小, 同时进行诊断与治疗, 直接清除残留组织, 清除率高,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4]。 本研究分析宫腔镜诊治宫内妊娠组织残留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8 年1 月至2019 年7 月收治的90例宫内妊娠组织残留患者。 纳入标准: ①采用B 超诊断, 确定宫内有妊娠组织残留; ②药物、 人工流产导致的阴道流血超过10 d; ③自然流产或引产后阴道持续流血超过10 d; ④妊娠分娩后阴道流血超过30 d; ⑤确诊为胎盘滞留; ⑥愿意配合诊断与治疗; ⑦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⑧患者同意且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①对治疗存在手术相关禁忌症; ②急性盆腔感染; ③已参与其他相关研究; ④患有严重心、 肝、肺等脏器功能不全或障碍。 根据诊治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 例。 对照组年龄21~37 岁, 平均年龄 (28.3 ± 1.3)岁; 孕次1~6 次; 产次1~3 次; 病程时间3~90 d, 平均病程 (45.5 ± 2.0) d。 观察组年龄22~38 岁, 平均年龄 (28.1 ±1.5) 岁; 孕次1~7 次; 产次1~3 次; 病程时间3~89 d,平均病程 (45.1 ± 2.4) d。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治疗前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对患者进行心电图、 血常规、 血生化、 感染四项等检查, 检查结果正常后进行手术。 术前患者口服米非司酮 (广州朗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480), 50 mg/次, 2 次/d, 连续服用2 d; 阴道流血时间长的患者加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术前约12 h 进行200 μg 米索前列醇片 (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94136) 阴道给药。 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在超声引导下行清宫术治疗。 观察组使用宫腔镜诊疗。 宫腔镜诊疗相关设备选用Olympus 公司宫腔检查镜、 治疗镜、 电切镜及相关配套设备, 膨宫液选用5%葡萄糖, 具体手术措施如下:①患者全麻后取膀胱截石位, 无菌操作环境下, 常规铺巾; ②先确定子宫位置, 使用宫颈扩张棒逐步扩张宫颈管, 设置膨宫压力, 参数范围在100~120 mm Hg; ③使用宫腔镜检查宫腔内情况, 确定妊娠残留物附着部位与周围组织关系后, 刮匙骚刮残留物, 或负压吸宫, 至感觉妊娠残留物附着位置粗糙后再次将宫腔镜置入宫腔探查宫腔, 确定妊娠残留物清除干净; ④对于靠宫角及子宫疤痕处等特殊部位的残留物, 采用宫腔镜异物钳分次取出; ⑤若残留物与宫壁粘连紧密, 行宫腔镜下电切术, 使用电极寻找妊娠组织附着疏松部位, 进行钝性剥离或刮除, 并以电切方式清除子宫壁粘连组织。
1.3 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术后阴道流血时间、 月经恢复时间等手术情况。 ②治疗效果判定: 显效: 术后未见妊娠组织残留, 且无并发症; 有效: 术后存在极少组织残留, 无并发症; 无效: 术后残留妊娠组织, 且出现并发症。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 100%。 ③统计两组患者的宫颈裂伤、 出血、 感染、 穿孔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行t 检验,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手术情况两组的月经恢复时间和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观察组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的手术情况比较 (±s)
表1 两组的手术情况比较 (±s)
注: 与对照组比较, *P <0.05, #P >0.05。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术后阴道流血时间(d) 月经恢复时间(d)观察组 45 9.85±0.56# 3.39±1.22* 33.46±3.47#对照组 45 9.23±0.37 6.35±2.01 34.15±2.93
2.2 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 [n (%)]
2.3 术后并发症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 (P<0.05)。 见表3。
表3 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
宫内妊娠组织残留通常发生于药物流产、 手术流产、 自然流产、 经阴道或剖宫产分娩后, 发生原因有多种, 如施术者经验技术能力不足、 术前检查不到位、 吸宫不全、 药物流产后部分组织残留等[5]。 随着药物流产广泛应用, 米非司酮和伍米索前列醇已成为终止妊娠常用药物, 可减少对宫腔手术操作, 降低损伤程度和宫腔内感染率, 且患者痛苦小, 成功率高, 成为大部分终止妊娠女性的首要选择, 尤其是未婚女性。 但药物流产后宫腔仍有妊娠组织物残留可能, 继而引发出血时间长、 出血量多、 感染等并发症[6-7]。 以往宫腔操作中主要采用B 超引导下清宫术, 能清除大部分子宫腔内残留组织, 但在组织残留极少时易发生误诊和漏诊。 宫腔粘连或位于宫腔特殊位置时,再次清宫可能刮不净残留物, 同时受多次刮宫或刮宫过度影响, 会增加感染、 不孕、 月经不调、 闭经等问题, 患者恢复效果不理想。 因而宫腔镜诊治方式具有明显优势, 可通过掌握宫腔形态及宫内病变情况, 确定病变发生具体位置, 具有安全、微创特点, 已成为宫腔内病变诊断 “金标准”[8]。 通过宫腔镜可靠的诊断, 可直接判断宫腔内妊娠残留物形态、 大小和位置, 并在直视下清除妊娠残留物, 避免多次清宫带来的痛苦。采用电切直接分离子宫腔粘连, 可一次操作完成, 防止再次进行相应手术, 利于缩短患者恢复时间, 减少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的手术时间、 月经恢复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而观察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 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 表明与传统清宫术相比, 宫腔镜诊疗宫内妊娠组织残留的手术时间短, 定位准确, 治疗彻底, 利于患者恢复, 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提升。
综上所述, 采用宫腔镜诊治妊娠组织残留患者, 可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 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