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崇维 黄 君
近年来,国内付费音频节目兴起。这类节目有完整的节目规划和播出时间,用户需要为内容付费才能下载收听全部节目。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网络音频行业研究报告,中国网络音频用户规模达3亿以上,网络音频市场处于上升态势,其中网络音频节目付费已经成为市场的潮流。《矮大紧指北》是一档网络知识类脱口秀音频付费节目,于2017年6月上线,包括“指北排行榜”“文青手册”“闲情偶寄”三大栏目。节目上线仅一个月后,付费用户规模就超过了10万人。本文根据蜻蜓FM平台公布的数据,以《矮大紧指北》全期内容为研究对象,分析该节目在选题策划、内容制作及平台传播方面的特点,为网络知识类脱口秀音频节目的生产和传播提供参考。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传受关系,受众由传统意义上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成为主动参与者。面对网络上的海量信息,受众倾向于主动搜索相关信息,积极参与话题讨论。从某种程度上说,网络受众的意见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内容生产的决定性力量。广泛收集和采纳网络受众意见,不仅能够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提高节目影响力,更能为网络知识类脱口秀音频节目的内容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增加受众黏性。
通过对《矮大紧指北》的156期节目选题进行分析,笔者发现该节目的受众群体主要为80后、90后的网络文青用户。这部分网络受众具备一定的社会阅历,具有高度互动性的特点和信息寻求心理,因此节目选题充分满足受众的意见,成为该节目选题策划的一大特色,反过来更加吸引受众参与节目讨论。如网络用户留言想让高晓松讲讲王菲的故事,高晓松在“文青手册”中就讲了王菲的故事,回应了用户的需求。
在《矮大紧指北》中,“闲情偶寄”的选题内容主要由主讲人高晓松决定,“指北排行榜”和“文青手册”这两档栏目的内容则重点考虑受众意见。如在排行榜一个选题结束时,主讲人高晓松在节目结尾提到“大家还要听什么排行榜,可以给我留言”,向受众收集选题意见。节目十分重视受众参与,在第38周的实时直播互动特辑中,分别以“一只狗的梦想”“能量密度与人生选择”“越过人生的山丘”三个主题,就受众关注的生活、工作、社会观念等问题一一给予回复、评价和指引。
相较于目前市场上主要流行的技能型、培训类知识产品,《矮大紧指北》定位于“在快节奏生活中为都市人提供谈资补给”,从生活化、情感化的角度为网络用户制作更适合碎片化学习的产品。比较典型的有市面上的“无用即有用”的课程,比如蒋勋《细说红楼梦》和《蒙曼品最美唐诗》等。这类知识付费内容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教你学了就用,用了就改变命运,而是折射了很多对生活、情感和人性的深刻理解。许多年轻的网络用户会从《矮大紧指北》中获取对生活、工作和人生规划有价值的信息,而这种进步和成长在轻松的氛围之中得以完成。
《矮大紧指北》每一期节目的选题和制作,以及主讲人的语言和风格等方面都体现了知识的生活化和趣味性。比如,《文青手册·韩寒》首先以电影《乘风破浪》中韩寒的一段独白和音乐作为开篇,接着由高晓松讲述自己与韩寒从敌手到认识再到熟悉的故事。节目后期,高晓松讲述了自己阅读韩寒作品《1988》《乘风破浪》后的感受,最后十分自然地向听众表明了一个文青应该具备的条件:“作为一个文青应该最起码要有作品。”在这个话题中,高晓松就名人、著名事件等话题从生活故事的角度给予详细的讲解和评价,语言风趣幽默,用典恰当,为受众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受众的价值观。
“如果将热点事件隐喻为‘产品’的话,那么这个‘产品’天生具有吸纳用户、聚焦用户的功能,属于能让用户‘尖叫的产品’。”①可见,社会热点事件天然是节目重要的“卖点”。当前,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社会热点事件层出不穷,特别是高度活跃的网络媒体,热点事件早已在网络用户之中引起了广泛传播和评论。
表1 不同选题类型占节目比重(数据来源:蜻蜓FM网站)
从表1可以看出,《矮大紧指北》中的“国际国内时事热点评析”类选题占比为11%,播放量普遍在75万以上。该类题材内容的时效性和轰动效应成为吸引受众的主要原因,比如“911特辑”“AI畅想”“拉斯维加斯枪击案”“春节”等。除了直接以热点事件作为主题,许多名人、影视作品的讲述也是由社会热点引出,如电影《敦刻尔克》刚上映,“文青手册”立即介绍了导演诺兰。在讲述事件的过程中,主讲人高晓松通过深入事件细节,以阶段性的情绪波动,自然表达出对热点事件的看法,引导受众在无形之中接受其观点。如在《毯星进化论》这期节目中,针对热词“毯星”,高晓松明确表达自己的看法:“我们应该尊重国际规则,这只是正常的交易,要对我们国家的影视行业充满信心。”
网络知识类脱口秀音频节目在选题中合理融入社会热点事件,以独特视角进行评论,由此节目在“热点范围之内”能主动吸引受众的目光。总体而言,热点话题较为严肃抽象,如何切入热点至关重要。高晓松以人性化的视角,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夹杂以充分掌握的历史资料,挖掘事件中的深度内涵,由此形成独特的内容风格,满足受众不同层面的知识及情感需求。
《矮大紧指北》可以说是一本故事大全。其人物的讲述、作品的介绍、事件的呈现等均有故事要件,由起因、经过、高潮、结局构成。主讲人高晓松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向人们灌输知识,传递信息,表达情感。通过感受和经历高晓松语言中的生活,受众能在随性自然的状态下轻松满足知识需求和情感需求。《矮大紧指北》的独特魅力可以用“故事”这两个字概括。
一是巧用“悬念”手法。“悬念”是叙事性作品结构的一种技巧。《矮大紧指北》主要以讲述故事的方式向听众传递信息,节目的标题,内容的开头、发展、结局,主讲人的语言情绪,声音元素的渲染等都运用了“悬念”的技巧。节目的悬念性越强,受众的期待值就越高。比如在《五台山惊魂记》这期节目中,首先标题就营造了一种未知的气氛,吸引受众收听。在整个叙述过程中,高晓松分别就事件起因、遇险地点、如何脱险等方面都设置了悬念,节奏紧凑,叙事流畅,牢牢吸引了听众注意力。
二是树立人物形象。一个故事的核心,是具有丰满立体形象的人物。《矮大紧指北》中有大量以名人、明星为主题的节目内容,从题材上看,与其他网络娱乐音频产品雷同,均是利用名人效应与粉丝效应打造节目“卖点”。但《矮大紧指北》不是“聊八卦”,而是将重点放在展示名人明星的生活气息,向听众展示他们创作背后的故事以及生活故事等,利用生活细节丰满人物形象。如在“文青手册”中讲述李宗盛时,讲了大哥年轻时骑自行车的故事,谈到邀请合作大哥坚定拒绝的态度,讲了李宗盛目前在台湾所做的事情,一个令人敬佩的匠人李宗盛形象出现在受众面前。除此之外,很多事件类话题,诸如城市介绍、作品推荐、历史事件等通常比较庞杂,内容晦涩,难以讲解。《矮大紧指北》也以人物故事为核心,展开历史和社会话题的讲述。
视听艺术的高度感性化使审美活动与非审美活动相伴而行。受众既追求娱乐,又不满足于表象的快感;既厌倦无聊浅薄,又畏惧思考的沉重。这两种现象互相矛盾又相辅相成,折射出受众潜意识里渴望超越感官刺激之上的美学滋养和心灵启迪。音频节目在制作上依靠的是单一声音元素,以何种方式去满足受众相互矛盾的需求呢?当然应该是利用声音的情感属性去营造独特的魅力。
《矮大紧指北》节目在制作上从情感角度出发,以受众熟知的生活经验为共情点,传达主持人对生活、事物和人生的情感认知,做到以情感人、以识服人。如在《活色生香的三次旅行》中,高晓松讲述了自己生活与工作的日常小故事。从与马化腾等商业巨头共同度过的五一假期,讲到成功人士清晨的跑步行为,传达出热爱生活、坚持自律的重要性。谈论在广州录制“关于未来”节目时,高晓松带领团队闲逛广州老城区,通过描述衣食住行的各种场景,引出“即使如今物质情绪激涨,也依然要相信理想”的人生态度,启发当下的年轻一代要坚持不懈,活出精彩。受众因熟悉而产生亲切感和愉悦感,又因为超出日常经验范围的情感认知而获得新奇感,最终产生了情感共鸣。
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经济能力普遍提升,社会对情感的需求处于上升阶段,相较于关注人与社会,受众更关注“自我情感需求”。《矮大紧指北》中,“电影消费”“自行车出行”“高中恋爱”“网上订餐”等生活化内容频现,这些都是从受众的心理需求出发回归受众生活,从中寻找到情感的共鸣点,最终使节目得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网络知识类脱口秀音频节目除了精准定位选题,巧妙设计叙事方式及结构,关键的要素是根据节目定位选择播讲人,充分发挥主讲人的个人魅力和独特风格。主持人的播讲作为内容的二次加工和创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魅力是互联网世界的稀缺资源,打造自媒体,就是要打造自己的魅力人格体。”②这即是要求主讲人有意塑造个性化的讲解风格,灵活运用叙述、表演、评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播讲。《矮大紧指北》走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讲人的人格魅力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矮大紧指北》的主讲人为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其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及娴熟的主持技巧。为符合真实自然的节目定位,高晓松有意塑造了一个幽默风趣、真诚自我、灵活生动的魅力形象,并形成了其特有的主讲风格。高晓松常常在节目中穿插相声式评述如“我们闲言碎语不要讲”以及激情献唱等。高晓松不停留于简单的故事叙述,每期多以“叙事+表演+评论”的形式讲述内容。如高晓松向观众打招呼的方式为:“我是高晓松,这次跟大家聊聊什么呢?”在节目过程中,高晓松总是坦言,“我特别喜欢用这种方式和你们分享我的故事”。同时,高晓松也会灵活利用笑话、历史典故来调节节目氛围。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高晓松的声音透过故事贴近听众心理,吸引受众持续收听。
“一部优秀的视听节目能否调动受众情绪极其重要,这决定了它感染力的大小,受众的情绪反应越激烈,节目产生的传播效应就越大。”③高晓松在《矮大紧指北》节目中呈现的是一个“情绪多动症患者”形象,对自己喜欢的偶像、作品以及城市、历史等,他毫不掩饰自己激动兴奋的心情,并且通过语气和语言,略显夸张地展现给听众。比如在《十大美人4》中谈到自己拒绝采访心中的女神苏菲·玛索时,高晓松直言:“我害怕自己不会说话,只会‘啊啊啊’。”主持人直接热烈的情感表达和情绪感染使听众的情绪被调动起来,总是被不自觉地沉浸节目之中。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人们的学习是一种碎片化状态。人们往往利用零碎时间进行短、平、快的学习,信息接收时间灵活短暂,属于有限关注。“解放视觉”功能的音频节目利用单一的听觉传播,在短时间内集中受众注意力,获取信息十分高效。可以说,网络音频产品十分契合当下受众对信息需求的现状。
《矮大紧指北》每期节目时长为10至20分钟,根据栏目内容上下波动。该节目的知识输出模式为微观输出,将“大块知识分割为‘15分钟’的独立小单元,保证短时间音频节目的能量密度,避免知识断层”④,适应了移动传播的趋势。比如,高晓松将“十大美人”系列的内容分为5期,每期讲述两位美人的故事。总体上,《矮大紧指北》针对长知识内容都是采取切割方式,划整体为小模块,以系列剧的方式进行讲述,以15分钟小单元呈现一个完整的作品、人物、城市或事件等。
因此,网络知识类脱口秀音频节目要改变传统长篇大论的传授模式,将节目时长设置在10至20分钟。15分钟左右的《矮大紧指北》契合了受众快速的生活节奏,将知识信息渗透进人们的碎片化生活状态中。短而小的形式对移动设备的内存和流量要求低,可以满足受众随时随地收听的需求,有利于推动网络音频节目的移动传播。
互联网的主要特征是开放和共享,受众能够广泛地参与到内容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因此,网络知识类脱口秀音频节目必须全过程注重与用户的互动反馈,适应网络传播规律。除了在制作节目时注重内容话题与受众的互动,还应加强网络音频媒介的外部传播平台互动形式,这对推动网络音频节目的传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矮大紧指北》节目与受众和平台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模式。
《矮大紧指北》前期节目由高晓松完成录音编制,在蜻蜓FM音频平台播出,用户自主付费订阅收听。蜻蜓FM平台的“直播”专区功能能实时直播连线节目听众,直接引导听众参与节目内容的讨论。节目播放下方设有留言板,听众可以针对节目内容自由提出意见,参与讨论。简短生动、情绪饱满、角度多面的弹幕与评论留言直接反映出听众需求,在节目的“传播—加工—再传播”过程中,刺激更多听众进一步参与节目制作与话题交流。
《矮大紧指北》有效利用了蜻蜓FM平台的交互设置和直播间功能。通过该节目的留言板可以看到,听众对节目内容踊跃发表个人观点,提出意见,而主讲人高晓松及时对用户观点给予回复。同时,主讲人高晓松也会积极引导相关话题,比如邀请观众参与留言猜测“排行榜名单”的抽奖活动,他会在节目中念出获奖人员的昵称。而《矮大紧指北》第38周的特别节目,是与103835听众直播连麦问答后的互动精华,这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节目内容的形式,同时加深了与受众的情感联系,对节目的互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互联网传播载体具备便捷性、高效性、广泛性等传播特点,成为众多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在网媒十分发达的媒介环境下,网络知识类脱口秀音频节目的宣传推广需要打造复合传播体系,即通过串联多种传播渠道,推动网络音频节目的全平台传播。《矮大紧指北》节目制作方和运营方巧妙发挥“微博”“蜻蜓FM”客户端和网站的传播优势,有效整合多种传播渠道,采取相应的营销方式,吸引不同层面的受众,促进节目的推广和传播。
网络音频平台的魅力就在于更丰富、更深度的交互性,多向、开放的用户互动关系更是激励着用户的深度参与。《矮大紧指北》节目开通了“矮大紧指北”官方微博,主要发布“高晓松式”的情怀文案和图片等形式的节目信息,积极引导受众参与节目互动;在微博上导入节目收听链接,方便受众直接收听;通过高晓松、蜻蜓FM微博大号的引导作用,加大节目推广力度。同时,微博账号开展多种形式的物质奖励、会员福利活动,吸引受众参与。蜻蜓FM网站运营方采取海报开屏、界面上方图片词条滚动、新作排行榜等方式为节目造势,在节目播放面板上设置分享按钮,加强引流效果,推动节目传播。
从总体上说,《矮大紧指北》整体生产模式清晰,每期节目都是独一无二的“高晓松式”风格,内容丰富,情感深厚,观点具有高度,且都体现了浓重的生活色彩。因此,在同质化现象严重、过度娱乐化的内容行业,网络知识类脱口秀音频节目制作者要找准节目定位,保持对社会热点的高度敏感,以受众的视角展现广阔的生活,即内容制作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网络音频节目要在内容生产和传播形式上不断探索创新,才能形成如《矮大紧指北》般的品牌影响力和经济效益。
注释:
①詹新惠.借助热点新闻开展用户运营的思路与策略[J].传媒,2018(17):66-68.
②彭肇一.知识类网络脱口秀节目的传播特点——以《罗辑思维》和《晓松奇谈》为例[J].新闻前哨,2016(09):31-33.
③梁行羡.浅谈电视节目的情绪作用[J].新闻研究导刊,2019(01):113.
④周学津,周丽.互联网知识类脱口秀的新突围——以《罗辑思维》向“得到”的转变、《晓说》向《矮大紧指北》的延伸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8(20):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