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为将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军训是以加强国防教育为目标,对学生进行生理上的运动锻炼与心理上的意识提高的综合训练。作为警校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军训在新生从高中毕业生向共和国预备警官转变的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它对塑造新时代学警形象、提高服从意识、强化组织纪律观念、提高战斗力有着重要意义。较之普通高校,警校军训具有更严苛的训练要求、更长的训练时间和更大的训练强度,成长的考验不免使学生出现一些常见运动性损伤,给训练造成困难和阻碍。
上文提及的运动性损伤是指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损伤,包括急性损伤与慢性损伤,其发生部位与运动项目以及专项技术特点息息相关。军训过程中,急性损伤的发生率高于慢性损伤,若事后处理不当、治疗不及时或过早参与运动训练,则会导致向慢性损伤的转变。
为保障军训有序开展,对运动性损伤的干预成为了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1]本文从南京森林警察学院2019级新生军训过程中遭受到的运动性损伤问题出发,采用问卷调查与参考文献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同时结合军训特点与入学教育需求,深入探究警校生军训中运动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事先预防及事后处置方法,为日后军训工作提供参考。
通过随机发放网络问卷的形式,从南京森林警察学院2019级新生中选择214名为调查对象。其中,男性163名,女性51名,且均参与并通过了学前体检与体测。
1.问卷调查法
调查方法主要以问卷调查法为基础,在参考已有问卷后整合本次调查需求形成初步问卷,然后咨询专家意见,最终形成警校新生在军训期间运动性损伤调查问卷。
2.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主要应用于数据的科学分析,为了了解同一条件下不同因素对运动性损伤结果所产生的影响,本文通过此法明确不同因素对于运动性损伤的影响。
3.交叉分析法
交叉分析法作为辅助分析手段,主要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一定联系的变量及其变量值按照一定的顺序交叉排列,弥补对比分析法所带来的偏差,防止分析结果的扁平化。
4.个别访谈法
为了深入探究警校新生在军训期间的运动性损伤情况,与部分遭受运动性损伤的调查对象面对面交谈,以确定编撰问卷的依据、问卷的结构并摸清问卷中难以详尽的问题。
1.军训期间运动性损伤的种类及数量统计
本次调查问卷发放214份,回收214份。其中在军训期间遭受运动性损伤的调查问卷81份,运动性损伤人数与总人数的构成比为37.85%(81/214)。
表1 军训期间损伤种类及数量统计表
根据表1,2019级新生参与调查且受到运动性损伤的81名新生中共发病140例,与参与调查的总人数构成比为65.42%(140/214),其中常见损伤为肌肉痉挛及足踝部肿痛,其构成比分别为21.50%(46/214)和19.16%(41/214),其余依次为软组织扭伤、表皮组织擦伤、疲劳性骨膜炎、骨折等。
表2 入学前有无规律性运动习惯表
根据表2,参与调查的214名新生新生中有45.33%(97/214)的新生在入学前有规律性运动习惯。入学前没有规律性运动习惯的新生新生占54.67%(117/214)。
表3 入学前接受系统性运动训练情况表
表3显示,有着84.11%的新生在入学前未接受过系统性的运动训练,属于非专业性运动人员,也是运动性损伤易发性人群。
3.调查新生发生运动性损伤主要时期对比
表4 新生所受运动性损伤主要发生时期表
2.调查新生入学前运动习惯对比
表4显示,军训前期为运动性损伤的高发期,分别占到了军训受伤人数的54.32%(44/81)与58.02%(47/81),受伤人次在进入军训后期有所下降。
4.调查新生针对降低运动性损伤的方法选择对比
表5 受伤新生认为能有效降低军训期间运动性损伤发病率措施表
根据表5所示,81名受伤新生认为最能有效避免运动性损伤的措施为强化身体素质,其他依次为训练负荷调控、完善现场医疗保障、讲座形式进行健康常识教育等。
表6 新生更愿意通过何种方式了解运动健康防护知识表
通过视频资料了解运动健康防护知识是选择率最高的选项,占69.63%(149/214)。其余方式选择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专题讲座、宣传画册、微信小程序、其他。
5.调查人员性别与运动性损伤情况的交叉分析
表7 性别与运动性损伤关系表
就运动生理学角度而言,女性的骨骼强度、肌肉力量弱于男性,其在运动中遭受运动性损伤的概率也高于男性。但性别与运动性损伤关系表(表7)显示,女性运动性损伤的发病率略低于男性,性别差异对运动性损伤的影响并无巨大差异。
6.个人运动习惯与运动性损伤情况的交叉分析结果
将“入学前是否有坚持规律性运动”及“入学前是否有接受过系统性运动训练”设为自变量x,将“军训期间有无运动性损伤”设为因变量y,得出表8。
表8 运动习惯与运动性损伤关系表
根据表8分析,入学前坚持有规律性运动或接受过运动训练的新生在军训期间的运动性损伤发病率低于入学前未接受运动训练或有运动习惯的新生。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新生军训期间的运动性损伤与以下因素有关:
青春期发育后,男女在形态、机能、运动能力上逐渐出现明显差别。根据表7,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女性的韧带、关节囊的弹性较强,脊柱的椎间软骨较厚,腰部及其他一些部位关节的活动范围较大,加上平衡能力较好,能够有效防止运动性损伤发病。
2.月经作为女性的正常生理现象,其特殊性不可忽视。军训期间,教员会根据其身体反应,调节女生运动负荷,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运动性损伤的发病机率。
运动习惯的差异对新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力量素质与心肺功能方面,通常情况下新生的运动习惯越好,力量素质与心肺功能越优秀。其中力量素质与军训训练科目联系最为紧密。力量素质主要是指人的机体或机体的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收缩和舒张)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包括绝对力量、相对力量、速度力量、耐力力量。[2]一个完成度较高的队列动作要求反应迅速、动作到位,而力量素质中的速度力量因素和耐力力量因素则是完成动作的基本因素。以正步行进与立定科目为例,新生需要在练习后达到“三快两稳一协调”[3]。“三快”即,踢腿摆臂快、着地快、跟体快;“两稳”即踢腿到位要稳,脚着地上体要稳;“一协调”即,臂腿结合要协调自然,由此可见拥有优秀的肌肉力量素质直接关系动作的精准完成。
若力量素质较差,学生在时间较长、强度较大的训练中易受到肌肉等组织损伤。表8显示,接受过系统性运动训练或有着规律性运动习惯的新生较其他新生有着更低的运动性损伤发病率。表5显示,受到过运动性损伤的新生中有74.07%(60/81)认为通过强化自身身体素质可以降低军训期间运动性损伤的发病率。在2019级新生军训期间,每天下午进行半小时强化素质训练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提高了新生的主要肌群技能以及对于受训科目强度的可耐程度,例如在正步行进与立定科目训练前的胫前肌群强化训练。
运动负荷亦称“运动量”“ 运动刺激”,决定其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练习的数量和强度。数量指练习的次数、组数、时间等;强度指练习在单位时间内用力的大小和机体紧张程度。由于队列训练中科目变化复杂,运动强度很难直接测量,因此通常使用心率或脉搏来核定运动负荷。在访谈中了解,绝大部分新生认为训练量大于自身承受能力是发生运动性损伤的主要原因。
1.运动负荷量对新生军训期间运动性损伤的影响
运动训练研究表明,人体形态机能的改善和提高、技术的掌握和应用都必须在一定量的负荷和负荷强度的刺激下才能实现。若不加大负荷量刺激人体的机能和动作将不能继续向更高水平增长,[4]但若负荷量超过人体承受的最高限度,不仅不能刺激身体机能和动作水平的增长,反而会出现不良应激反应。因此,对新生的运动负荷量进行科学调控是避免其身体出现不良应激性反应的有效手段。例如南京森林警察学院2019级新生军训基础科目—军姿动作的理论教学及动作定型中,根据新生对负荷量刺激的适应程度来逐渐地增加时间,从10分钟至15分钟、15分钟至20分钟,以此类推,使身体适应训练的运动负荷。
2.运动负荷强度对新生军训期间运动性损伤的影响
运动负荷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练习所用的力量大小和机体的紧张程度,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练习时的速度和负重量。[5]军训科目转换复杂,通常用心率及脉搏来表示,也可通过其他生理指标(例如出汗量、面部表情、行为表现、心理情况等)来掌握训练强度适应情况。
表4显示在军训期间受到运动性损伤的新生中有54.32%(44/81)在前期阶段遭受过运动性损伤。这是因为前期的认知定向阶段(泛化阶段)是新生初步掌握,以分解模仿、徒手学习为主要学习手段的阶段,尽管运动负荷水平不高,但因新生对动作不熟悉,容易导致错误训练动作,致使运动性损伤发生。[6]
在军训期间受到运动性损伤的新生中有58.02%(47/81)在中期阶段遭受运动性损伤。其原因在于中期是联系形成阶段(分化阶段),主要是深入理解肌肉活动感觉,建立基本动作定型。在用高强度的训练负荷刺激动作巩固水平时,易发生运动性损伤。
在军训期间受到运动性损伤的新生中有25.93%(21/81)在后期阶段遭受运动性损伤。此阶段发病率小于前两时期的原因为在自动化熟练阶段(自动化阶段)新生的动作熟练、省力、自如,各个环节在时间和空间上彼此协调已经构成了连贯稳定的动作系统,[7]该期的运动性损伤多为过劳性损伤。
人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生物有机体,也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社会成员。人的身心健康不仅与躯体因素有关,也与心理活动和社会关系密切相关。军训中陌生的人际关系、高标准的训练要求等都会给新生带来心理应激反应。参考资料及调查指出,训练前的焦虑感、恐训感、偏执性和躯体化状态等心理因素将直接影响训练伤病的发生。其间的心理不稳定易诱发高级神经失调,从而影响肢体动态,加大伤病的发生率。
针对调查呈现出的军训期间新生运动性损伤发病人次多、发病率高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新生运动健康知识教育
军训工作的参与者主要是教员与新生,二者的运动健康防护知识储备及应用对运动性损伤的预防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救护知识,教员可及时掌握新生的身体健康状态及时调整训练计划;新生可在训练生活中评估动作的风险程度,避免运动性损伤。
校方可通过专题讲座、视频资料、微信小程序等形式加强运动健康防护知识教育。调查问卷结果(表5、表6)显示,最受新生欢迎的三种方式分别为专题讲座、科教视频资料学习、运动健康宣传画册,受欢迎率分别是48.6%、69.63%、47.2%。
2.提高新生身体素质锻炼标准
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下,各器官综合表现出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机能,既是一个人体质强弱的外在表现,也是衡量一个人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运动性损伤的病因之一为肌肉力量及韧带强度跟不上运动训练强度,例如进行过强的运动易使肌肉、肌腱及韧带受损,但若逐渐负重则会增加其耐受性。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或前期受过系统训练的新生在身体承受力、肌肉应激反应及动作协调能力上都要强于身体素质差或未接受系统训练的新生,由此强化新生的身体素质极为重要。
除强化新生身体素质之外,充分的热身运动也可避免肌肉、韧带、关节等在准备不充分的条件下产生的急性损伤。
3.制定科学有效的训练计划
训练负荷是影响运动性损伤的重要因素,通过人为制定训练计划可调控军训运动负荷,有效控制运动性损伤的发生。
校方应从实际出发,结合新生军训工作要求,遵循人体对动作技能的掌握规律,考虑受训新生的身体与心理素质的承受力,在开训前完成军训大纲及详细计划表的制定工作,保证训练任务顺利完成。根据南京森林警察学院2019级新生军训计划安排,前期保证运动负荷强度在中等偏上,使新生有充沛精力学习新动作;中期合理安排训练任务,有节奏地加大运动负荷,运动负荷保持在高强度水准;后期以保持训练为主,避免发生过劳型运动性损伤,强度宜在中等偏低。各项训练内容应根据新生身体状态给予相应负荷,并在训练后及时消除疲劳,提高机体能力。
1.及时掌控训练负荷强度
在军训过程中教员要注意新生对于队列动作的掌握程度,适当调控训练负荷,防止新生身体出现不耐受性反应。
除了在训练过程中掌握好训练负荷强度外,也要把握好训练与恢复的时间配比。没有负荷就没有训练水平的提高,而没有恢复也就不能安排新的负荷。在机体承担一定的负荷后,辅以适当的恢复消除疲劳,才可使机能逐步提高,[8]同时有效防止运动性损伤的发生。而课后的恢复安排应以新生机体能力得到提高为目标,时间过长或过短均不利于体能恢复。
2.加强新生心理干预
现代医疗心理学主张把人看作是物质运动与精神活动相结合的统一体,强调从整体上认识和掌握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综合性的心理干预通过影响机体心理,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学生的心理适应性,活跃神经系统,从而减少负性情感诱发的高级神经系统活动失调,使新生在训练过程中注意力更集中,减少运动性损伤发生。[9]
训练前期,学校的卫生部门需提前制定新生的心理干预计划。除了由专业人员进行的心理干预外,带训教员或值班教师也需对于非稳定性新生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其进行有效地自我调控,减少负性情感心理。在运动性损伤发生后,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也有助于受伤新生的心理健康,以积极的心理状态从伤病中恢复。对于其他目睹受伤的新生而言,积极的心理干预可有效建立他们对伤病的正确认识,化解排斥心理。
3.完善现场医疗保障
现场医疗保障作为训练期间紧急状况处理手段,可通过一些必要的措施使病员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有效遏制各类损伤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完整的现场医疗保障具备通讯器材、运输工具和医疗等基本要素,对于突发疾病或者遭受意外创伤的病员至关重要。
军训的医疗保障方向主要面向运动性损伤(如擦伤、肌肉痉挛、肌肉拉伤、足踝部扭伤等)和运动性疾病(如腹痛、中暑、晕厥等)。[10]学校应组建由教师和专业医务人员组成的现场医疗监督保障团队,提前准备治疗常见运动性损伤和运动性疾病所需的药物及器材,设置现场医疗点,争取事故发生第一时间将伤病员送至医疗单位救治。训练期间,医疗监督保障团队应深入训练场地,了解军训新生的身心状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提出改进建议。
4.提高医护处突能力
提高伤病处置能力,首先需要正确看待伤病、崴脚、扭伤关节等训练中常见的“小伤”,既无外伤流血也并非难以忍受,常常不被重视,以致延误治疗、损伤恶化。因此,训练中出现的身体不适需及时关注,给予重视。
其次在处理突发性的运动性损伤时,需要在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稳定伤员的状态。从生理基础的规律上说,医学临床指南中所提倡的“大米疗法” (即“RICE”疗法)可对损伤有效控制。它包括“Rest”休息、“Ice”冰敷、“Compress”压迫和包扎、“Elevation”抬高四项处理原则,具体操作方法可以解释为“R休息”即受伤后避免受伤部位受力,防止伤势恶化;[11]“Ice”冰敷即伤后48小时内需要每2至3小时的一次冰敷,每次20至30分钟,此做法可以有效刺激血管收缩,减少组织液析出,达到减轻伤处肿胀的效果;“C压迫和包扎”即控制出血及伤口范围,减少肿胀和疼痛;“E抬高”即抬高伤处使其高于心脏水平位置,减少伤处血液循环来避免肿胀。“Rice”疗法可以在专业医务人员介入之前,最大程度的减轻伤员疼痛、避免二次伤害来稳定伤员身体状况,同时现场的言语劝慰、肢体接触等心理暗示行为也可有效避免因生理病痛带来的心理疾病。
运动性损伤作为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常见伤病,在训练中常有发生,对军训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医务人员、负责教师、带队教员需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军训目标,从已发生的运动性损伤事件中分析总结各科目的伤病特点、预防方法和保障措施,有效降低运动性损伤的发病率,保障军训工作顺利进行。
军训期间出现的运动性损伤表现为“三多”,即小伤多、慢性劳损伤多、急性损伤多。如果对其不加以重视,则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影响军训工作开展。
运动性损伤作为一种训练伤,事前预防工作远比现场处置更为重要。因此在今后的军训工作开展中,校方需协同新生、教员、医务人员,从预防上多下功夫,同时提高现场处置手段能力,将运动性损伤所带来的不良影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