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己内酰胺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2020-09-16 12:01伟,王卉,陈
合成纤维工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生产能力进口量纤维

王 伟,王 卉,陈 卓

(1.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岳阳 414012; 2.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巴陵石化分公司,湖南 岳阳 414014)

己内酰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由于其特殊的结构,主要作为高聚物的单体,通过聚合生成聚酰胺6(PA 6)切片[1]。不同牌号的PA 6切片性能不同,其应用领域也有所区别,加工成型后的PA 6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包装、汽车、电子、机械等领域[2]。目前,己内酰胺工业生产技术路线有多种,具有代表性的有氨肟化工艺(HAO)、磷酸羟胺工艺(HPO),以及甲苯法工艺(SNIA),其中以荷兰DSM公司开发的HPO工艺和国内中国石化巴陵石化公司与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共同开发的HAO工艺是当今世界较为成熟先进的制造技术,也是国内外目前采用的主要工艺[3-6]。目前,我国己内酰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安全环保压力大、替代品的竞争、产能过剩等。作者概述了国内外己内酰胺市场现状,并分析预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己内酰胺工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1 世界己内酰胺市场现状

1.1 己内酰胺供应情况

2015—2019年,全球己内酰胺生产能力稳步增长,从6 600 kt/a增加到7 792 kt/a,增长率为18.87%,平均年增长率为4.24%,其中2019年较2018年生产能力增加1.30%(见表1),生产能力的增加主要来自中国己内酰胺工厂的脱瓶颈扩能,而其他地区生产能力变化幅度相对较小。由表2可知,全球己内酰胺生产能力主要分布在亚太地区,其中中国大陆生产能力占全球生产能力的52.49%。

表1 2015—2019 年全球己内酰胺生产能力

表2 2019年全球己内酰胺主要生产能力区域分布情况

1.2 己内酰胺需求情况

近几年,亚洲和欧美地区已经成为全球己内酰胺消费主要地区,尤其是亚洲地区的需求增长较快,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尼龙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需求大幅增加。2015—2019年己内酰胺全球需求情况由2015年的5 270 kt增加到2019年6 400 kt,消费年均增长率为4.9%,见表3。增长的消费量主要来自中国,其消费量占全世界消费量的49.5%。

表3 2015—2019 年全球己内酰胺需求变化情况

2 我国己内酰胺市场现状

2.1 己内酰胺供应情况

我国己内酰胺生产能力变化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从2015年的2 250 kt/a增加到2019年的4 090 kt/a,增长率为81.8%,平均年增长率为16.11%,远远超过全球年增长平均值。2019年中国己内酰胺生产能力及生产企业分布情况见表4。国内己内酰胺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生产能力达到400 kt/a的有福建申远新材料有限公司、南京福邦特东方化工有限公司、海力化工有限公司、浙江巴陵恒逸己内酰胺有限责任公司[7-15]。

表4 2019年中国己内酰胺生产能力及生产商分布情况

从已披露的扩能计划来看,2020—2025年己内酰胺行业又将迎来新一轮增长,包括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40 kt/a扩能项目,福建申远新材料有限公司200 kt/a扩能项目,平煤神马集团200 kt/a扩能项目,内蒙古庆华集团有限公司200 kt/a新建项目,福建永荣集团200 kt/a扩能项目,中国石化巴陵石化公司600 kt/a搬迁项目等,预计至2025年底,国内己内酰胺生产能力将超过5 200 kt/a,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表5 2020—2025 年国内己内酰胺扩能计划

2.2 己内酰胺需求情况

2015—2019年国内己内酰胺的产量、表观消费量均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均在10%以上。2015—2019 年国内己内酰胺供需情况见表6。

表6 2015—2019年国内己内酰胺供需情况

2015—2019 年国内己内酰胺出口量较少,进口量维持在200 kt左右,呈逐年减少趋势。从进口来源情况看,2019年国内CPL进口主要来自于俄罗斯、比利时、日本和墨西哥这4个国家,其中俄罗斯是最大的CPL进口国,进口量为107.1 kt,约占国内总进口量的53%,比利时、日本和墨西哥的进口量分别为51.4 kt、13.9 kt和10.8 kt,分别占国内总进口量的25.4%、6.9%和5.3%。美国进口量为7.1 kt,进口量较小。

国内己内酰胺 98%以上用于生产聚酰胺 6(PA 6),只有极少量用于热熔胶、精细化学品和制药。2019年,国内PA 6切片产量为3 350 kt;进口量为343.2 kt,出口量118.1 kt,呈现进口量持续下降,出口量逐年升高趋势;表观消费量为3 575.1 kt,同比增长11.5%,增幅虽有所放缓,但仍然较高。2015—2019年我国PA 6切片供需情况见表7。

表7 2015—2019年国内PA 6切片供需情况

3 己内酰胺价格走势

从市场价格方面来看,由于己内酰胺行业上游的主要原材料苯与石油价格联系紧密,行业市场价格受石油价格影响较大,同时在国内原油价格振幅不大的情况下,国内己内酰胺市场价格受供需面影响较大。2013年之前,国内己内酰胺市场需求较大,供应不足市场价格相对较高,行业的利润丰厚。2014年国际原油大幅降价,原料苯受此影响价格波动严重,己内酰胺价格一路下跌,达到历年最低的价格;2015—2016年受国际原油价格低位影响,全年价格在地位运行,行业处于低利润甚至亏损状态,2017—2018年价格开始出现迅速上升,2018年末价格有较为明显的回落,2019年,价格保持在较低水平,见图1。

图1 2011—2019年己内酰胺价格走势

除成本和供需外,宏观经济政策对己内酰胺价格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如去生产能力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助推了己内酰胺价格上涨,但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下游终端需求疲软则一定程度导致了己内酰胺价格下滑。考虑到中美贸易争端、全球新冠疫情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预计近期己内酰胺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

4 发展前景及建议

4.1 发展前景

己内酰胺绝大部分用于生产PA 6切片,再进一步加工成纤维、工程塑料、薄膜等。因此下游纤维、工程塑料的消费需求决定了己内酰胺的发展前景。预计未来几年,国内己内酰胺-PA 6切片市场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速。

(1)全球纺织品市场依旧需求强劲。我国是全球最大大的纺织品生产国,2019年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2 718.362亿美元,约占全球纺织业纤维加工总量的55%。按全球人均年纤维消费量26.9 kg计,全球纤维消费总量将达到2.57×108t,而目前全球人均消费量不足15 kg,未来纺织纤维市场仍有较大潜力。

(2)消费升级驱动PA 6行业增长。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追求更加舒适、轻便、高端和个性化的服饰,而PA 6纤维的优异特性和极高的差别化率又恰好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诉求,在消费升级的推动下,PA 6纤维需求有望实现快速增长,且目前国内PA 6纤维在所有化纤总产量中的比例仅6.8%,低于全球约9%的比例,相比之下我国未来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另一方面,我国PA 6消费结构中工程塑料占比与发达国家仍有着数倍的差距,在双向拉伸薄膜、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轨道交通等领域消费潜力较大,未来存在可观的增量空间。

(3)己内酰胺成本降低,竞争力提高。PA 6纤维无论是耐磨性还是染色性都远好于涤纶,之所以发展迟缓, 核心的问题还是上游己内酰胺原料成本较高,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新建己内酰胺装置在原料成本、物耗能耗、折旧成本、运输费用等方面均大幅领先老旧产能,吨生产成本降低近2 000元。预计随着己内酰胺熔融直纺等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己内酰胺至纺丝的成本会进一步降低。

(4)下游纺丝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大幅降低。PA 6纤维行业由于产能分散,小企业众多,智能化生产水平远逊于涤纶,从人均产量衡量,PA 6纤维上市企业仅是涤纶的1/3,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而目前以华鼎、恒逸为代表的企业不断更新自动化设备,投资智能工厂和大数据项目,未来随着智能制造的逐步落地,PA 6纤维龙头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均有望大幅改善。

4.2 发展建议

(1)拓展应用领域,提高产品附加值。在扩大现有己内酰胺市场的同时,拓展己内酰胺下游产品开发,如在己内酰胺的氮原子上引入烷基、乙烯基、甲基、乙酰基、芳基磺酰氨基乙基、四烷基卤化铵、丁基等基团,可使其在医药、生物、化工领域实现丰富多样的功能,提高己内酰胺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己内酰胺产业可持续发展。

(2)加大研发力度,实现绿色生产。现有环己烷氧化工艺每生产1 t环己酮,通常产生皂化碱液0.9 t,工艺废水0.6 t,废气1.5 t左右,三废排放量较大,不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开发环己酮绿色生产工艺,或者以废液为原料,回收化学品的工艺,已成为己内酰胺产业链必须要解决的难题,同时也是增加己内酰胺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3)延伸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当前,己内酰胺市场竞争已成从单一产品竞争向产业链整体产品竞争,从单一企业之间的竞争上升到产业链之间的竞争,而实现上下游一体化发展,不仅可以稳定销售渠道,有效规避市场风险,而且可以快速形成产业链,获得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生产能力进口量纤维
2021年我国聚酰胺66切片的进口概况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解锁先进功能纤维
纤维的无限可能
奶牛粪便肥料化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几点建议
2020年我国己内酰胺的进口概况
2020年我国聚酰胺66切片的进口概况
膳食纤维通肠道
马自达汽车公司发动机SKYACTIV—G和SKYACTIV—D的年生产能力达80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