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中国贡献

2020-09-15 07:36李景峰
邓小平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全球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冠肺炎疫情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快速扩散,也再度把全球治理的话题推向前台。此次疫情的规模、波及范围、解决途径等都具有全球性特点,疫情防控已超越意识形态,防控难度大。我国在本次全球疫情防控过程中为其他国家争取了时间、提供了宝贵经验,我国的复工复产也增强了世界其他国家战胜疫情的信心。疫情的解决特别需要中国和主要大国的携手合作,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全球治理机制。

【关键词】全球治理;新冠肺炎疫情;中国贡献;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D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20)04-0081-0

【作者】李景峰,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助理研究员,四川成都610072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暴发。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全国各地先后启动了疫情应急响应机制,中国采取了前所未有的严厉防控措施。疫情的防控与一个国家的医疗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但是此次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快速传播和蔓延,已经对全球经济社会造成了极大损害。因此,国际社会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开展全球治理合作,成为当务之急。

一、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特点

此次疫情的规模、波及范围、解决途径等都具有全球性和超越意识形态的特征。首先,从规模上看,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波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根据世卫组织最新实时统计数据,截至欧洲中部夏令时间6月24日9时51分(北京时间6月24日15时51分),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9071475例,累计死亡病例472075例。①其次,从波及范围看,随着各个国家对于边界管控的加强,全球的人员和物资流动已经受到很大影响,疫情冲击着全球经济;第三,疫情的防控已经超出单个国家的范畴,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尤其是发达国家在疫苗研发方面应该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支持。因此,世界各国不能用传统的意识形态思维和地缘冲突的思维看待疫情防控问题,而是要在尊重各国主权的前提下,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寻求有效控制疫情的途径。

二、中国对于全球疫情防控的贡献

在全球化的今天,人员、物资流动速度日益加快,疫情防控不再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事务,而是要求全球各个国家同心协力。中国的抗疫行动是全球疫情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出中国政府的能力、意志和担当,也赢得了世界的尊重。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他对中国抗击疫情充满信心,《柳葉刀》也发表社论认为中国迅速遏制了新冠肺炎疫情,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②

(一)中国为其他国家疫情防控争取了时间

疫情没有国籍,中国限制人员流动的措施不可避免地对经济造成了冲击,但有效减少了疫情扩散速度。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塞利姆?贝洛尔塔亚先生认为,中国为阻止疫情的蔓延筑起了强有力的屏障,给世界抗击此次疫情赢得了时间,为世界其他国家抗击疫情树立了榜样。③实践证明,中国采取的从源头上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措施效果显著,尽管这些措施让中国付出了很大代价,但由于中国在疫情暴发的第一时间采取有力的控制措施,为全球其他国家开展提前防控争取了时间,减缓了病毒向世界其他地方传播的速度。④

(二)中国为其他国家防控疫情提供了经验

中国在防疫方面的努力和成效为打好全球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重要贡献,大大缩短了其他国家在新冠肺炎的预防、治疗的准备时间。首先,在疫情研究方面,中国科研人员最早分离出并与世界分享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钟南山院士多次与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专家举行视频会议,交流疫情防护经验。这些措施不仅使全球各国能够更好应对疫情,也为疫苗的早日问世提供了可能。其次,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指导原则、建设方舱医院以实现病人的有效隔离、大数据统筹复工复产等,已被意大利、伊朗等国作为本国防疫工作的参照,伊朗还把中国的诊疗方案翻译成波斯语向公众发布。另外,中国还积极与世界各国加强在疫情检测、疫情通报、医疗援助等多领域的双边和多边合作,为全球疫情控制作出积极贡献。

(三)中国的复工复产增强了世界其他国家战胜疫情的信心

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最大程度地减少疫情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中国与新冠病毒进行艰苦斗争的同时,所有部门都在努力逐步恢复工作和生产。2月29日,中国口罩日产能、产量双双破亿。截至4月20日,中国已向美国提供了超过24.6亿个口罩,这意味美国人均可以分到7个口罩。①“世界工厂”和“世界市场”的重启,将重新激活全球产业链,缓解世界经济压力,维护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亚太日报》称,中国经济的复原力得到了展示,这对全球经济增长具有良好的预兆。②

三、全球治理模式下疫情防控的几点思考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快速传播,与防疫相关的全球治理话题再度成为讨论的热点。尽管防疫领域开展国际合作已有近170年的历史国,但在当前背景下加强国际防疫合作、建立全球疫情防控机制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中国和主要大国的携手合作是疫情防控走向全球治理的关键因素,而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参与则是应对疫情全球扩散的重要一环。

(一)疫情防控应强化全球合作的形式

新冠肺炎疫情把世界各个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也使世界各国加深了对于全球治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巴西流行病学专家卡洛斯.莫雷尔认为,疫情全球扩散的态势,各国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首先,从全球层面看,疫情的防控如果没有制度性的安排,每个国家各自为阵,缺乏对疫情防控的国家间配合和协同行动,不利于疫情防控,导致疫情扩散速度的加快。其次,在疫苗研发和使用领域。中低收入国家既无法承担疫苗研发的高额成本,又没有足够的科研能力支持研发。因此需要通过全球合作的形式,主权国家、国际组织要扮演重要角色并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协调各个主要国家之间的研发进程,使疫苗研发这种具有排他性的产品能够被中低收入国家分享。

 (二)避免全球卫生治理政治化

全球卫生议题政治化就是借助于卫生议题来追求政治目标,并将疫情防控作为外交政策的工具。全球治理的目标是为了促进全球合作,追求人类福祉。如果把人类健康置于某个国家的政治目标之下,这显然是与人类精神和全球治理背道而驰的,不利于全球合作的开展。病毒无国界,合作是关键。事实一再证明,个别国家对他国“污名化”和“甩锅”,也无法减缓自己国内疫情的扩散速度。

(三)协调统一各国的预防隔离措施

为了保护自身利益,疫情期间,每个国家都希望通过延长境外人员人境隔离时间、设置繁琐的人关程序等方式减少人员和物资的流动。加之各个国家设置的隔离措施和隔离条件并不统一,这往往引发国家之间的矛盾。然而,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倒逼相关国家参与全球治理,寻求限制性隔离政策的统一,并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实现疫情报告和早期预警,避免采取过激措施。

(四)通过全球抗疫,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政治问题也是国际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这就要求世界各国探索国际治理新理念,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疫情暴发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与美国、法国、英国、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领导人会面或通电话,就抗击疫情进行磋商。

中国不仅向日本、韩国、非盟等国提供了防疫物资和检测试剂,中国红十字会|医疗队还“逆行”伊朗、意大利等国,交流疫情防控经验和技术,践行中国“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坚决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努力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做出贡献”①的庄严承诺。总之,唯有秉持人类共同体的理念,摈弃“甩锅”和“零和博弈”思维,加强全球治理和合作,才是人类健康发展的未来方向。

(责任编辑梁灏)

猜你喜欢
全球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冠肺炎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
新冠肺炎疫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与行为应对
公共卫生学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显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中国参与极地开发与治理的前景透视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全球治理下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监管模式转变
中华文化中的全球治理之道
公共危机的全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