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治林
摘要: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体在推动和见证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这个过程中集体记忆作为这段历史的文化产物,成为塑造国家认同的重要方式。随着流媒体时代的崛起,国内的政论型文献专题片也逐渐从小众范畴进入大众视野。本文从《我们走在大路上》中的多元修辞、大政方略的微观体现、社会话题的具体分析以及跨媒体传播策略探讨政论片建构集体记忆的和塑造国家认同的全新样式。
关键词:政论片 集体记忆 国家认同 叙事策略 跨屏传播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5-0149-03
作为人类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图景化再现,政论型文献专题片对集体记忆的重新建构和国家认同的重塑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央视政论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一经播出便占据收视率排行榜前列,迅速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热议。通过对《我们走在大路上》出现的符号元素、叙事策略、视听语言进行综合分析,探寻政论片在流媒体背景下对建构大众的集体记忆和凝聚观众对国家的认同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集体记忆建构与国家认同塑造
“集体记忆”这一词汇源于社会心理学概念,由20世纪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在1925年首次明确提出。哈布瓦赫在《论集体记忆》中明确指出集体记忆的定义即“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他将“记忆置放于社会总体框架中进行分析,并指出集体记忆不是一个既定的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建构的概念。在一个社会中有多少群体和机构就对应有多少集体记忆”。①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者保罗·康纳顿(Paul Connerton)在其个人著作《社会如何记忆》一书中将对集体记忆的基本概念和定义进行了延伸,他的观点认为“人类的身体就是记忆的保留和繁衍这种集体过程所进行的地方”。②集体记忆是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通过特定的媒介载体留给后世的文化财富,集体记忆的完整延续,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一个国家的人民对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认识。
随着改革开放和90年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化、全球化已成为主导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经济全球化裹挟着国外文化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对国内的传统文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年轻一代热衷于探索新鲜事物和异国文化,对本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在“黄色文明”受到“蓝色文明”不断洗礼的过程中,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渐走向没落,中华文明遭受现代文明冲击的同时,民族的集体记忆也开始出现断层和“失忆”。因此,以电影、电视剧等媒介为主的重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并受到大众的喜爱。这类影片以“集体记忆作为怀旧的建构素材,成为保持和重申身份认同的一种手段。”③
“国家认同”这一名词最早描述出现在1953年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的中国哲学名著《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美国政治学家白鲁恂(Lucian Pye)对“国家认同”所做的一个经典哲学定义是“国家认同是处于国家决策范围内的人们的态度取向”。广义上的国家认同不仅包括公民身份的自我认同,还包括了国家的领土、政治制度与社会结构的认同以及历史与文化价值观的认同范畴。但是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以及全球化的作用,致使少数群体认同优先于国家认同,甚至出现否定既有的国家认同,国家认同由此弱化甚至出现了“缺失”。道格拉斯·凯尔纳(Douglas Kellner)指出:“电视及其他媒体文化,在建构当代的认同性和塑造思维、行为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④因此,电视媒体能够对少数群体的国家认同起到再塑造的重要作用,富有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内涵的纪录片颇受观众认可。
二、政论型专题片与集体记忆和国家认同的必然联系
在中国,文献专题片被认为是“利用以往拍摄的新闻片、纪录片、影片素材以及相关的真实文件档案、照片、实物等作为素材进行创作,或加上采访当事人或与当时的人物和事件有联系的人来客观叙述某一历史时期、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纪录片”。⑤政论型文献专题片具有其独特性,担负着宣传党和国家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的“传声筒”,反映了国家的政治态度,具有较强的政论色彩和时代感,是纪录片重要的形态之一,详细地记录了每个历史时期社会的发展与演变。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和观念的转变,政论型电视专题片在新时代呈现出新的形态。国内出现了一批主题深刻、思想内涵丰富、反映国家治國方略的文献专题片,成为社会发展的影像记录,它们既是时代的缩影,也是民众认识社会的一个窗口。
政论片在主题的确立上受意识形态的制约,需要有明确的主题作为理论支撑,要有对主题的呈现形式和叙事方式的总体规划。在创建国家集体记忆的实践过程中,政论片运用影像、图画、文字以及声音等多方位的叙事表现形式对过去的历史事件进行再现、重述、记载和意象转换,这是我国现代政治社会重塑国家集体记忆和构筑一个新的国家民族认同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国家集体记忆的形成是国家认同形成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通过意象的表达和对历史真实场景的还原,唤起了民众的爱国情感,进而将民族认同和国家意识巩固并植根于民众心中。
三、《我们走在大路上》建构集体记忆和国家认同的依据
精神分析学家拉康·雅克曾说过:“人类世界本质上是一个符号世界,所有的日常物品都被变成符号”。在罗兰·巴特符号学理论观照下,政论片中的视觉图像也被视为一种可以进行有意识编码的符号,具有深层的所指意义,并且可以通过多个层面对其进行意义解读。
《我们走在大路上》每一集的片头画面是从1949年卷轴开始将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长春一汽、两弹一星等镜头画面组合在一起;接着从1978年的卷轴开始将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女排夺冠、香港回归、抗洪抢险、澳门回归、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三峡工程等镜头画面组合在一起;接下来是从2012年开始出现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一次会议、C919客机、中国探月项目、港珠澳大桥、FAST天文望远镜、和谐号高铁、强军建设、精准扶贫、“一带一路”、雄安新区、上海自贸区等镜头画面,最终是天安门广场的镜头和国徽的画面。这一连串影像化符号唤起观众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契合的集体记忆,并能在相当广泛的维度内形成集体式的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
保罗·康纳顿(Paul Connerton)指出:“任何社会秩序下的参与者必须具有一个共同的记忆”。⑥《我们走在大路上》在背景音乐的选取上下了一番功夫,24集一共出现了40首共和国各个时期的经典曲目作为每个年代的集体记忆,将观众带入到那段难忘的峥嵘岁月中,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我们走在大路上》在主题曲上选择了《红旗颂》和《天佑中华》。还有《歌唱祖国》《老司机》《我为祖国献石油》《祝酒歌》《我的中国心》《公元1997》《七子之歌》和《国际歌》等耳熟能详的音乐符号融入叙事进程中,配合段落节奏,增加了影片的感染力,激起各个观众对于特定历史时期的情感上的共鸣。
多维度叙事视角是政论片摆脱单一视角叙事的策略之一,成为近年来政论片常用的表现手法。《我们走在大路上》采用了“宏大叙事,微观切入”和“全知视角”的策略。“人民”作为推动历史和社会发展的主体,是最具代表性的集体之一。本片始终围绕“人民”这一主体,通过选取宏大历史背景下各个领域里有价值的典型人物,运用形象的表达方式和生动的叙事手法兼顾到每个年龄段受众的集体记忆并进行全方位地展现,使各年龄层的大众都能够看懂片中的内容,成为一部“老少咸宜”的专题片。片中的解说词也是构成专题片声音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紧贴画面的解说词能够升华思想内涵、传递情感。
四、政论片的困境与突破
特伦斯·莫兰(Terence Moran)认为:“在一个本身结构就是偏向图像和片段的媒介里,我们注定要丧失历史的视角”。⑦政论片的最大问题在于说教成分过于浓烈而使观众失去观看的欲望。在《我们走在大路上》中,虽然改变了以往强烈的说教成分,主打“宏观叙事,微观切入”的策略,选取社会发展背后默默无闻付出的科学家、基层劳动者。但由于其作为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致使政论片无法改变“主题先行”的创作模式,创作的题材被局限于宏大的大政方略上。这对政论片在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问题上提出了要求和挑战。对比近几年来的政论型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和评分,本文选取央视播出的另外两部专题片,对比平均收视率、评分、微博话题“阅读量”和“讨论量”等数据的差异(见表1)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在收视率方面,《我们走在大路上》虽然取得了平均收视率和评分的“双第一”,但其在微博平台的话题的“阅读量”和“讨论量”上则相差悬殊,出现“叫好不叫座”的情况。这说明近几年来改革题材的影视作品正逐渐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网络媒体平台对于专题片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指向和借鉴作用。专题片也需要通过网络媒体互动的方式吸引更多年轻阶层观众的关注,从而更好地建构和传承集体记忆。
大众传媒已成为唤醒集体记忆和重新塑造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走在大路上》在新媒体传播上兼顾到互联网群体“快餐式”消费方式的特点,采用全方位、多视角的制作方式进行碎片化视频生产,制作每一集的精彩预告与精华版短视频,通过流媒体平台实现跨屏传播,扩大移动互联群体的传播范围。此外,还可以通过微博平台、bilibili弹幕网、抖音短视频等年轻群体热衷使用的流媒体平台进行传播,扩大了传播范围,打通了各个年龄层的观众。融媒体时代开启的跨屏传播,让政论片承载的记忆传播给广大受众,唤起受众的集体记忆,为国家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我们走在大路上》摆脱了传统政论片平铺直叙的叙事风格,运用多角度叙事视角和符号化的形象表达,采用宏大叙事的微观切入,触发个体共鸣,重构了民众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集体记忆,对弘扬主流意识形态、凝聚民族精神、传承中国文化有着重要的建构作用。在未来,政论型专题片需要继续塑造国家认同感,努力从细微视角捕捉贴近青年群体的题材,吸引青年群体的关注,赢得年轻群体的国家认同并将集体记忆建构在青年群体的心中。
注释:
①(法)莫里斯·哈布瓦赫、毕然(译):《论集体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②(美)保罗·康纳顿、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③Fox W S, Davis F. Yearning for Yesterday: A Sociology of Nostalgia[J]. Social Forces, 1981, 60(2):636.
④(美)道格拉斯·凱尔纳、史安斌(译):《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⑤单万里:《纪录电影文献》,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第486页。
⑥(美)保罗·康纳顿、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⑦(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年。
参考文献:
[1][法]莫里斯·哈布瓦赫,毕然(译).论集体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美]保罗·康纳顿,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史安斌(译).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5]傅红星.写在胶片上的历史──谈新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创作[J].当代电影,2000,(05).
[6]Fox W S , Davis F . Yearning for Yesterday: A Sociology of Nostalgia[J]. Social Forces,1981,(2):636.
[7]CSM.全国测量仪4+央卫晚间节目TOP30[DB/OL].2019-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