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志茹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在民族国家存在的历史时期之内,一方面爱国主义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天经地义”,另一方面爱国主义及爱国主义教育又都应该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之上,爱国主义教育如何在新时代取得教育实效、发挥积极作用,是需要认真思考的严肃课题。
关键词: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思维向度
引言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是世界各国教育的必修课。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已深深融铸于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立根铸魂,固本培元,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取得显著成效。
1 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形式
1.1时代意识、对象意识意味着爱国主义教育的批判思维
在一个改革开放、人口全球流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的当代中国,只讲“伟光正”的爱国主义教育显然只能是一种掩耳盗铃、鸵鸟思维,不会有教育实效。曾有个别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几年就作出“不爱国”的发言深深刺疼过许多国人的爱国神经。但是,中国教育工作者需要专业反思的问题在于:我们从幼儿园到高中15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之功,为什么抵挡不过区区4年的国外大学本科教育的影响?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一开始就教会孩子批判性思维——即教育孩子基于全部事实、尊重理性逻辑、历史辩证地看问题,让孩子一开始就认识一个有进步也有问题的真实中国,这样形成的爱国主义才会是坚固恒久的。
1.2时代意识、对象意识意味着爱国主义教育的个性原则
关于今天爱国主义教育对象有两个基本事实:一个是孩子不是独生子女也是少子化时代的儿童;另一个是今天所有儿童都生活在一个教育资源相对丰裕的时代——比如在大街上随便拉住一个青年人,他都一定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第一个事实意味着孩子都非常自我、富有个性,后者意味着成年人靠简单说教、强制灌输已经很难“唬得住”青年一代了。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尊重教育对象的个性和主体性。了解儿童、理解儿童、尊重儿童,一个近代以来呼吁了几个世纪的教育理念,在今天必须成为日常教育生活的实践原则。具体而言,只有在教育形式、途径、方式、方法、制度、文化等方面建立起与每一个儿童切身经验、认知和情感的真实联系,爱国主义教育才可能事半而功倍。
2 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策略
2.1注重学生国家情感培养
学生在小学阶段,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要添加相应的有关国家的物质认知和形象认知,这样才可以科学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因此,学校可以通过物质实践活动以及情感交流等形式,不断开发学生心智,不断加强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落实,可以间接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教育工作的实施过程应该具有科学的层次感。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把国家丰富多彩的物质形象充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接着利用相关的文字介绍,进行知识和价值观的传输,在这期间,对学生相关的引导工作必不可少,这样让学生对于国家的印象更加清晰和深刻。此外,要增加学生接触国家优秀物质遗产的机会,如陶瓷、万里长城、珍贵文物等。在进行物质形象传输过程的同时,要进行国家精神形象的传输,使学生对于国家的整体认知充满科学全面的判断能力,从而形成浓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2注重学生国家认知理性思维培养
当学生步入初中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價值观和一定的判断水平。所以,教育工作者应审时度势,积极地调整爱国主义教育的工作重心,重点培养学生对于国家概念的理性认识能力,学生在认识到国家运行机制中存在不合理现象时,可以减少情绪对其的影响程度,从而更加理性地维护国家利益。因此,若想让学生达到这种水平,必须让学生在教育引导下,形成自己的价值评价标准,并以此衡量国家价值。在理论上完善之后,接着要进行合理的实践活动,以此对理论进行验证。为了让学生更加明确地认识自己的祖国,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加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还要增加其对国家历史的认知。首先,学生对于国家的认识离不开对国家历史的认识。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相关的历史知识等,向学生传输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的文明历史,使学生从心底产生对祖国的热爱,同时要传输学生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优秀传统,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还可以对自身以后的行为规范树立一个良好的坐标。对国家历史的认识路线,应该以时间发展为引线,逐步梳理相关的历史事件和历史意义,让学生通过这种清晰的脉络逐步梳理国家发展概念。不仅要深入了解其中的骄傲文化,还要了解其中的耻辱历史,这对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的启蒙是非常有利的,使其明确自己肩上的历史责任。此外,让学生充分了解国家的现实问题同等重要,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相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充分了解国家的政治体制,并经过相当程度的实践活动,亲身参与到国家运行的相关机制中。同时,教育工作者不要忽略日常活动的教育行为,可以有节奏地引导学生开展正确的认知实践活动,认识到国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认识到国家发展的有利条件,从而在心理上和行动上对学生产生科学的指导作用。这种理性认识非但不会让学生对国家产生排斥心理,还会自觉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国家精神更加认同。
2.3注重学生爱国实践活动开展
这一阶段的学生更多的是倾向于主导型的道德动机,也就是对信念的一种具有主观自觉的、且目标远大的依赖。这种动机的主要组成成分就是学生的道德需要,也是参与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道德的认同和归属日益强烈,其责任感充满积极因素。因此,学生的认知水平已有提高,不足的是实践活动的匮乏,在适当时机下,教育工作者应着力让学生参与到相关的道德实践中,让单纯的道德理论说教更加具有可信度,使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准更上一个台阶。
结语
补齐爱国主义教育制度之短。制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受社会存在的制约。当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制度也应随之进行完善。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制度的重要构成,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制度不在多,而在精,在于务实管用。
参考文献
[1]徐佩莹.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研究[J].课外语文,2019(10).
[2]陶丽.爱国主义教育在俄罗斯中小学以及家庭的培育[J].现代交际(新人力),2018(10).
[3]孙银光.爱国主义教育应遵循逻辑层次性[J].中国教育学刊,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