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与信仰的变迁

2020-09-14 12:11马剑明
锦绣·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商汤文王天命

马剑明

摘 要:儒家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是什么?。笔者试图从文化信仰、社会心理的角度出发,以历史的变迁为轴线:以神为核心的旧有宗教信仰社会体系衍化成现有的天命观,最终阐明中华文化的核心就是以“天道酬勤、好人有好报”的社会体系。

关键词:信仰体系;文化

我们的这个时代是否有信仰?答案是肯定是有的。区别于西方的宗教信仰样式,这两者的差异是巨大的或者说用西方的宗教语言来描述我们的信仰缺乏系统性。或许有人说我们的信仰功利,或许有人说我们有祖先,更甚有人说我们就没有信仰。这样的说法太过表面化、缺少深刻的认识。西式信仰的核心:宗教(神)信仰!渗入社会中即可描述为神权信仰。这样的神权样式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太明显。对比之下,我们有神权样式的信仰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一脉相承,我们今天的信仰样式是有的,而且不是一个偶然。考察社会变迁,历史的进步告诉我们:中华文化之所以是这样的,是时代的进步,这要值得肯定。宗教信仰的核心“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中非常的淡化,在夏商周时期却是社会活动的核心。大规模的祭祀、考古文物体现的思想体系等等都在说明神的核心地位。今天,用西方那种宗教信仰样式判定东方文明的云云,明显缺乏系统性思考。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国社会面貌几经更迭,发展变化至今,中国社会信仰样式和社会心理有其必然的内在原因也有其内在的脉络可寻。这样的变化发展,总体上的内容是:一边是以神权为核心的宗教信仰样式不断被冲击衰落,一边是新的社会体系逐渐发展强大并最终取代神权社会,巩固之后的潜移默化地融入社会方方面面,成为自觉或不自觉的生活方式。而这种建立起来的新文明体系显然地要先进于周边文明。这,可以在两千年的历史中得以验证。对外交流中,一再地显示它的合理性与先进性,并被周边文明所学习、仿制。国力强盛时很容易理解,然而即使是国力衰弱陷入黑暗的时刻,我们的文明还能延续甚至反而能融化外来的文明力量。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都已经失落化为历史的尘埃,而我们却能一次又一次的觉醒复苏,除了惊叹,这种不是以神权为核心的新的文明体系才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并有所发展的根本原因。

一、商汤伐桀、周武伐纣

夏朝太过遥远,现有的考古发现和保存的文献难以直接对它进行描述,只能由一些佐证进行遐想:1.对太阳极度崇拜。夏朝的“夏”字古文象形是一个崇拜太阳的人;陆续出土的文物可以发现“太阳”的主题在那个时期非常的突出。2.参考商汤伐桀的过程。当时夏朝的君主放任自己,并说自己的统治会像太阳一样的恒久伟大。虽然被人民“指日而亡”了,但我们可以从中思考夏朝的君主们是为什么会那么自信,人民为何要唱“时日曷丧!予与汝皆亡”。参考解放前西藏的奴隶社会现象,可以概括出夏朝时期的社会现象:那是一个太阳神的国度,夏朝君主们以太阳神代言人自居,神国不灭,他们的统治自然就会恒久不灭下去。

商汤伐桀代夏的过程。第一步.灭掉了夏朝的一个重要臂助“葛国”。《孟子.腾文公》说,因为葛国不祭祀,拿祭祀用的祭品自己享用掉了,于是商汤怒而发兵灭掉了葛国。君主国的夏朝因此不能多说什么,只能怀恨在心发作不得。这里的重点是,商弱夏强,夏不能发作。说明什么?说明“祭祀”很重要非常的重要,重要到可以杀身灭国,别人还不得不赞同。即:商汤用不祭祀神名义,灭掉了夏朝的重要臂助葛国。最后,商汤起兵伐夏桀。《尚书.汤誓》说 [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就是说商汤是秉持上帝的意志对夏朝发动征伐战争的。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最终裁定者。夏朝相传了600多年(公元前17~11世纪),华夏势力范围扩展到东海和长江流域。最后一任君主,帝“辛”,被周所灭。周武伐纣,周朝建立。周朝继承了夏朝的天命观,同时反省自身在天命观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加入了“民”这个概念)。1.是对战败了的商人的安置,封纣王的哥哥微子启为公爵,建立宋国。没有像旧有歷史上一样的杀身灭国毁庙。2.关于周朝的历史文献比较多,可以参考。《尚书.大诰》说{洪惟我幼冲人,嗣无疆大历服弗造哲,迪民康矧曰能其格,知天命?已!予惟小子,若涉渊水,予惟往求朕攸济。}意思是说,像我这样的年轻小子突然继承了王位,也没做过什么让人民安康的好事,怎么能受上天的青睐?所以我们小子以后做事要如履深水,才能获得帮助。从一方地区强国变升成全球君主国,仅管不安,周武怎么都得说服大家信服这个新政权的理由。西周早期的青铜铭文:

[何尊]肆文王受兹{大命},唯武王即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薛民。

[大盂鼎]丕显文王,受天佑大令。在武王嗣文作邦,劈厥◎,敷有四方,畯正厥民。

是说,伟大的文王受上天交代的命令,武王继承文王建立邦国,剪除恶势力,拥有四方之地匡正人民。

两段铭文可以深刻感受到周人对商朝“天命观”的继承和发展。《尚书.康诰》说,{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悔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民},是周文王平时做事谨慎,对弱势人民很好,勤恳恭敬敬畏天命,所以上天将天命交给了文王,让他有了取代商纣的机会。《逸周书.商誓》更是清楚的说{今在商纣,昏忧天下,弗显上帝,昏泯虐百姓,弃天之命,上帝弗显,及命朕文考曰:殪商之多罪行}就是说,商纣王干了很多坏事,背弃了天命,所以上帝命令周文王攻打他。《尚书.多士》做了个总结,{天命靡常,唯德是辅},上天只选择有德的人来统治天下。统治者失德便会被革去天命而另有德者来替代。文王便是以德兴周代商的说明。

二、现今的社会心理

社会在更新,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观念已经成为我们的基本观念之一。我们的这个时代是一个理性化、理智性的时代。社会生活中,民众的自由意识在提高。

中国社会信仰体系的核心在于“德”,在于以德配天的天命观。这点,在历史中一直得以延续和完善,引领东亚文明。近代,国力微弱国门被强制打开,一个军事上强大、独立完整的文明体系自由航行在家门口,长期战乱贫弱以致国人普遍性不那么自信,自觉或不自觉的都在问我们是谁,我们怎么了?自觉的,疑惑我们的信仰体系是否能挺的住;不自觉的,直接怀疑我们的社会是否有信仰,是否是进步的?虽然世道艰难天道不彰,中国人这个群体依然在践行着“德”的观念。最艰苦的时候,体制被击为齑粉,世人仅仅以匹夫之勇单打独斗着,以传人的心态呐喊打气。那时候的我们都没被沉没都没被消失,固然有历史的种种机遇在内,然而中华文化的德育文化体系才是生生不息的内在源泉。首先,面对西方文明的压迫,直觉体系里告诉我们有什么是不对的,两千多年前我们就有人说敬鬼神而远之,我们才一二再再而三的坚持了下来。这种坚持正是中华文明体系先进性必然的体现,这种先进性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其次,深度考察西方社会体制时,可以发现他们的先进性是建立在赤裸裸地掠夺基础上的,这点深深为勤劳的中国人不能接受。而当今事实说明,即使不跟从他们不听从他们,我们依然可以发展起来,甚至可以比他们做的更好。所以,我们还活着,还会活的更好!

现今生活中“德”的体现。社会生活中,有个重要的话题“命运”;有个重要的人物“老天爷”,合在一起就是天命观,体现在方方面面的生活中就是以德配天的信仰体系。中国人就是这样的勤勉着与人为善。过得不好、生气了会骂几句天道不公或者调侃调侃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心里却是毋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起报到。可以说“天道酬勤,好人有好报”的观点构筑了国人的基本社会观。当这观念与其他观念有冲突时,我们第一看重的还是道德。社会生活中,对一个人最高的批判就是缺德;对一个人最高赞扬也是贤德。

三、结束语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进步,中华文明经历了强烈的自我否定。向西看看向东看看,洋为中用实业救国民主救国都没救得了中国,最后社会主义救了中国。其中人们的思想意识不断在刷新提升着。在今天地球村的现代,万物互联互网,国家间的竞争已经深入到基于文化的意识领域竞争。

猜你喜欢
商汤文王天命
价值连城
Chapter 14 Realize your personal legend 第十四回 履行天命
伊尹摄政
张山毅
孑旦的箭术
不安天命,愿汝可明
文王《诗经·大雅》
新见所谓“鱼匕”铭文再考
双语话中国历史名人:姜子牙
商汤并非靠仁慈夺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