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

2020-09-14 12:11雷玉燕
锦绣·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例文译者译文

摘 要:本文将从“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五个方面入手,通过实际语例考察《大浴女》中“文化负载词”的日译情况,结尾将对以上翻译方法中获得的有关跨文化交际的启示做出说明。

1 前言

翻译是什么?简单来说,翻译是以沟通为目的的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20世纪之前,翻译研究大多以原文为中心,以指导实践为最终目的,旨在解决“翻译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是一种“规定性研究”。此种研究中最大的两个主题便是“直译”与“意译”,即“异化”与“归化”。多年来,围绕以上两个主题,持不同意见的学者们争执不下,但近年来已有逐渐融合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学者们不再拘泥于其中的某一种形式,转而追求两者的平衡状态。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翻译学界越来越重视翻译的另一项重要功能——翻译不单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能促进国与国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是民族常年累积而来的所有行动模式,如服装、饮食、教育、法律、政治、习俗、历史典故、意识形态、宗教等等。而上述特有的文化会通过语言这个特殊的载体表现出来,因此就有了“文化负载词”这一概念,即能够表现某一国家或民族特有的事物的词汇。

中日自古以来就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至今仍有着频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因此中日之间有必要互相加深理解,而作为促进跨文化交流的翻译应当受到关注。本文将对《大浴女》中的“文化负载词”进行分析,进而探究中日间的差异如何体现在翻译这一行为中。

《大浴女》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铁凝创作的长篇小说,2000年春首次出版,2004年经饭冢容翻译的译本《大浴女―水浴する女たち》出版。《大浴女》原为法国印象派画家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的画作,铁凝借其标题作为小说题目,是因其画作中所呈现出的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女性裸体的健康之美正好呼应了小说的内容。该小说从女主角尹小跳的视角出发,描绘出敢爱敢恨、不顾一切追求幸福的女性形象,其特殊的文化背景提供了许多“文化负载词”的语例,足以瞥见中国独有文化的一角。

2 语言中展现的文化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将语言文化分为生态、物质、社会、宗教、语言5类,本文将依据该分类对“文化负载词”进行梳理,展开《大浴女》原作与日文译本之间的对照研究。

2.1 生态文化负载词

生态文化即反映一国地理环境、气候、动植物等状况的文化。众所周知,中国是幅员辽阔的大陆国家,日本则是环海岛国,因此中日在地理气候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

例1:原文 啊,我是多么懦弱无助,多么毒如蛇蝎。(p4)

译文 ああ、私は何と意気地なしで、意地悪だったことか。(p8)

日本国语大辞典中对蛇蝎的解释为“指蛇和蝎子,可引申為人们忌惮厌恶的事物”。也就是说,汉语与日语当中“蛇蝎”所表达的含义是相通的,都含有消极的含义,但例文中译者采用了意译,省去了“毒如蛇蝎”这个比喻,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原文所含有的冲击力。

例2:原文 ……因为它是那么蜻蜓点水不着边际,……(p30)

译文 ……それがトンボが水を打つような、……(p41)

“蜻蜓点水”出自《曲江》,指蜻蜓产卵时尾部轻轻敲击水面的动作,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也形容轻轻一吻。例文中所表达的是后者,译者采用直译,可谓是栩栩如生。

2.2 物质文化负载词

物质文化即包含人们衣食住行等行为的文化,如实际物品、时间、距离、重量等。

例3:原文 她们享受着这不可外传的舒适,在“沙发”上歪着,嗑几粒瓜子儿,或者吃一把山里红。(p2)

译文 二人はこの決して他言できない楽しみを味わいながら、「ソファー」の上に寝そべって、瓜子[カボチャやスイカの種を炒ったもの]やサンザシを食べた。(p6)

“瓜子”在中国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休闲零食,将各种瓜子炒熟后用牙齿嗑开外壳食用内部果实,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有葵花子和西瓜子。虽然这对于中国人来说十分熟悉,但日本人却对其非常陌生,因此译者采用了“直译+注释”。

例4:原文 ……5分钱的公共汽车票我也会让他们给我报销……(p167)

译文 たった五銭のバス代だけど、やつらに清算を求めるのさ。(p204)

中日两国使用的货币不同,例文原中的“5分钱”相当于人民币1元的1/20,译文中的“五銭”相当于日元1元的1/20,虽然比例相同,但其中货币系统却不同,译者或许是想增进日本读者的理解,但人民币和日元有着本质区别,在此应作出适当说明。

2.3 社会文化负载词

各国独特的历史形成了各自特有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模式,因此各国的社会文化也不尽相同。

例5:原文 她伸手时那笋尖儿般的小拇指自然地弯曲着,兰花指似的,因而她显得有些搔首弄姿。(p4)

译文 手を伸ばしたとき、あのタケノコの先っちょのような小さい親指は自然に湾曲し、京劇役者の指の形になった。(p9)

兰花指,现通常指大拇指和中指捏合,其余三指展开的手势。作为中国舞蹈以及戏曲中特有的一种基本手型,有着独特的传统审美特征,具有中国人特有的审美取向和文化心理趋向。例文中将其意译为“京剧表演手势”略有不妥,因其他传统戏曲中也可见兰花指,且京剧手势众多,并不一定能联系到兰花指。

例6:原文 ……是童年时代刘胡兰的故事留给尹小跳永远的纪念。(p6)

译文 これは子供時代に知った劉胡蘭[一九四七年の内戦期、共産党の機密を守るため十五歳の若さで犠牲となった山西省の少女]の物語が尹小跳に与えた影響の名残だった。(p11)

例7:原文 每年的清明节学校都要组织我们去烈士陵园扫墓,……(p340)

译文 毎年、清明節[陽暦の四月五日ごろ、中国ではこの日に墓参りをする風習がある]になると、学校は生徒を動員して、烈士の陵墓の清掃をした。(p415)

上述两例文中均采用了“直译+注释”,因中日都使用汉字,文中保留了汉语的说法,只是将其转换为日语中相应的汉字,如此能够帮助日本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

2.4 宗教文化负载词

佛教和道教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可在中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窥见。

例8:原文 他恨不得对着上苍呼叫……(p31)

译文 彼は天に向かって叫びたかった。(p42)

道教始于东汉后期,是中国的本土宗教,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道教认为天上居住着众多神明,例文中的“上苍”不单指天,更是指能够支配万物的众神。因此此处译为“天”则丧失了部分原有含义。

2.5 语言文化负载词

汉语中有许多成语、俗语、谚语,且多与历史典故相关。

例9:原文 ……她那不等众人反应过来的迅雷不及掩耳的急促而又显得决绝的“跪步”,……(p40)

译文 ……人々が反応する間も与えない迅速で見事な「膝歩き」は、……(p52)

“迅雷不及掩耳”出自《六韬·龙韬·军势》,指来不及捂住耳朵突如其来的雷鸣,比喻来势迅猛,使人来不及防备。例文中意译为迅速,丧失了比喻这一丰富的语言表现形式。

例10:原文 您大概开始对牛弹琴了,……(p191)

译文 私にとっては「馬の耳に念仏」よ。(p234)

“对牛弹琴”出自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枚。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比喻向不懂道理的外行人讲高深道理是徒劳的。译者采用了日语中与其相近含义的表达“馬の耳に念仏”(对马念经)。但即便是同一含义,中日文却有着不同表达形式,如果用日语对“对牛弹琴”作出说明,或许能获得新的语言表达,为语言注入新鲜血液。

例11:原文 有句俗话叫做“眼里容不得沙子”,……(p195)

译文 「目に入った砂はそのままにできない」という諺があるが、……(p239)

“眼里容不得沙子”比喻对原则和底线非常严格明确,容不得半点差错和违背,通常用来形容完美主义者对事物秉持明确态度的观念与准则。例文中采取了直译,参照上下文读者可以很容易理解其含义,既保留了汉语的形式又传达了含义。

3 结语

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既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其他国家,也能助力我们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传递中国声音。这就要求译者作为沟通两国的桥梁,对两国语言文化都有深刻的了解认识,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参考文献

[1]『大浴女―水浴する女たち』(中央公論新社)2004年 飯塚容

[2]《大浴女》(春風文艺出版社)2000年  铁凝

[3]《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译林出版社)2000年  廖七一

[4]《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郭建中

作者简介:

雷玉燕,1994年10月10日,女,汉,甘肃白银,硕士,四川大学,日语语言文学翻译方向

猜你喜欢
例文译者译文
“儿童节”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