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燕 郑海涛
关键词:新时代;雷锋精神;内涵阐释;价值解析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时代。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锋精神薪火相传,学雷锋活动经久不衰,雷锋式的英雄模范层出不穷,其根本原因就在于雷锋精神是一个动态开放的价值体系,是“一种适应时代进步要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人民群众理想追求,集时代性、民族性和先进性于一体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雷锋精神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雷锋精神是对雷锋的言行和事迹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品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2];广义的雷锋精神则是指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崇高品质为基本内涵的、适应时代要求不断发展的精神价值。在新时代历史条件下,只有着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军队改革转型的生动实践,注入新时代的精神特质,雷锋精神才能获得丰富和升华,真正让广大官兵认同接受并为之自觉践行,成为助推中国梦强军梦实现的强大精神力量。
一是铭记党恩、不忘初心的绝对忠诚。雷锋通过新旧社会对比,对党有着儿子对母亲般的朴素真挚情感。他在日记中写道:“党像慈母一样,哺育着我长大成人”“当我想起党的恩情,恨不得立刻掏出自己的心”“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入火海进刀山,我甘心情愿,头断骨粉,身红心赤,永远不变”[2],字里行间饱含着雷锋对党的无限热爱、赤胆忠诚。雷锋对党的忠诚,既反映在日记里,更体现在为党的事业努力奋斗的具体行动中。党号召大办农业,雷锋就主动申请从县委机关下到农场当农民;党强调加强工业建设,他就离开家乡从湖南来到东北当工人;党号召青年应征服役,他又多次恳求,参军到部队。党叫干啥就干啥,干啥就一定要干好啥。新时代雷锋精神同样具有这一忠诚特质,而且具有内涵上的丰富性,体现在新时代对党的坚贞忠诚上,体现在对共产主義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上,体现在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决执行和坚决维护上;具有标准上的绝对性,必须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绝对忠诚;具有坚守上的一贯性,必须不忘初心、始终如一,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一生对党忠贞不渝。
二是言行一致、笃定执着的信仰追求。雷锋对党的理论坚信不移,对党的领导坚信不移,对党的事业坚信不移。他在日记中写道:“毛主席著作对我来说好比粮食和武器,好比汽车上的方向盘。”“我决心要把毛主席的思想学到手,一定要使毛主席的光辉思想在我脑海里扎根,在我的一切实际行动中开花结果”[1]。工作和生活中,他发扬善于挤和钻的“钉子”精神,利用业余时间如饥似渴学习毛泽东思想,还专门给自己制订了一个“问题-学习-实践-总结”的学习公式。正因为他注意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得深刻,对党的纪律执行得自觉,对自己政治上要求更为严格,有力地加强了思想淬炼改造,从而成长为一名具有高度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的共产主义战士。新时代雷锋精神同样需要坚守这种学用一致、笃信笃行的品格,而且要更加执着、更加虔诚、更加深厚,真正做到思想上紧紧追随,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紧随习主席的思想步伐,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进一步坚定看齐追随的政治自觉;做到理论上真学真信,像雷锋那样,始终带着感情学、带着信仰学、带着使命学,切实用理论的真理力量夯实信仰之基,用理论的真理之光照亮前行道路;做到实践上笃信笃行,坚守革命军人的政治本色,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始终做到无问西东、笃行致远。
三是爱岗敬业、铁肩任事的担当精神。雷锋从16岁高小毕业到22岁殉职,6年间先后在7个岗位工作,尽管岗位频繁变动,但是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早年在县里当通信员,他是模范工作者;开拖拉机,他是优秀拖拉机手;到了鞍钢当工人,他又是先进工作者;在新兵连,他是先进战士;入了党,他是优秀党员;当了班长,他又是模范班长。“雷锋之所以能够在有限的生命和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就在于他立足本职、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在于他勇挑重担、不辱使命的主动担当[2]”。这种强烈的使命担当,是雷锋精神的永恒价值,也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鲜明特质,而且必须自觉担当、敢于担当、担当有为。新时代,这种担当要体现在履行职责、守土尽责上,自觉树立“一块砖”的事业追求,立足岗位、扎根岗位、奉献岗位、建功岗位;体现在迎难而上、铁肩担当上,勇于涉险滩、破坚冰、攻堡垒、拔城池,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体现在能力过硬、本领高强上,时刻怀有知识恐慌、本领恐慌、打赢恐慌,主动学习、重新学习、终身学习,补强本领短板,全面提升能力;体现在居安思危、知危图安上,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料事在前、谋事在先,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四是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进取锐气。雷锋始终保持着炽热似火的激情、苦中作为的品质、勇于创新的精神,他时刻提醒自己“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始终认为“真正的青春,只属于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1]。在困难面前,雷锋更是做到了不怕困难、勇闯难关。为了根治沩河,他离开了生活稳定、环境舒适的县委机关,到了治沩工地,住在潮湿阴暗的临时工棚。鞍钢在辽阳弓长岭新组建焦化厂,他毅然放弃待遇丰厚的工作岗位,报名来到条件艰苦的建设工地。连队老旧的嘎斯汽车没人愿意开,但经过他的修理和养护,“耗油大王”变成了“节油标兵”。他总是说“这些困难都是暂时的、局部的、可以克服的。只要我们有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气概,是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的[2]”。锐意进取,是雷锋精神的永恒追求,是创业兴业的动力和引擎,也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重要品格,而且必须更加富于激情,把重任当信任、把事业当追求,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必须更加务于实干,耐得住寂寞之苦、挨得住艰辛之苦、忍得住历练之苦,始终保持抓铁有痕的狠劲、滴水穿石的韧劲、九牛爬坡的拼劲;必须更加勇于创新,适应新时代、确立新观念,始终保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和锐气。
五是爱憎分明、自我省察的斗争精神。雷锋“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对待敌人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要求自己“加强组织纪律性,向违法乱纪作斗争”,“在雷锋日记里,记下做好事的内容远不如他接受批评、自我反思的多”[3]。县领导回信批评他花钱买皮夹克,他读后很惭愧,就把那件皮夹克收了起来;因为到炊事班吃锅巴被炊事班长提醒他“自觉点”,虽然心里很难受,他还是硬着头皮跑到炊事班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有人报告说他与驻地女孩子谈恋爱,虽然感到莫名其妙,但他还是向组织表示:对别人的反映和意见不能拒绝,哪怕只有百分之零点五的正确,也要虚心接受。就在雷锋因公殉职前5天,他还写下人生最后一篇日记: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种敢于斗争、自我反思的精神,是雷锋精神的永恒特质,是当前我们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而且更加彰显党性、更加无私无畏,做到坚定立场不摇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旗帜鲜明,“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泾渭分明,做“高山之松”,不做“墙上芦苇”;坚持原则不徇私,坚守党性、维护正义,讲里子不讲面子、讲原则不讲关系、讲党性不讲私情,做钢铁战士,不做太平绅士;坚守规矩不怕邪,尊崇法治、敬畏规矩、严格纪律,不惧权势、不畏蛮横、不怕刁难,做敢碰硬的铁匠,不做和稀泥的泥瓦匠。特别是面对自己的错误和缺点,要有刀刃向己、闻过则改的勇气,既要敢于揭短亮丑,又要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帮助,在经常性的自我省察中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提升。
六是忘我奉献、崇德向善的大爱情怀。雷锋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无论在任何岗位,他总是把火一样的热情倾注其中,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总是把方便让给别人,把辛苦留给自己[1]”。无论走到哪里,他总是将春天般的温暖带向哪里,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以至于人民群众称赞“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每当人民群众遇到困难,他总是伸出援手、倾力相助。车站碰到一个带着小孩的妇女弄丢了车票和钱,他用自己的津贴给他们买了火车票;辽阳人民遭受洪灾,他主动捐出200元津贴;战友的棉裤被硫酸水烧破了洞,他从自己的帽子拆下布料帮忙给战友缝上。这种忘我奉献、崇德向善的大爱情怀,闪烁着奉献与利他的道德光辉,半个世纪以来始终照耀着人们心灵、传递着道德温暖。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世事如何变迁,崇德向善永远都是人性伦理的高地、精神世界的巅峰。新时代雷锋精神同样需要坚守道德高地,明确做人规范,引领官兵像雷锋那样“甘当傻子”,把“活着就是使别人过得更美好”作为价值追求,真诚为党做事、真心服务人民、真情奉献社会。同时,还要引导官兵像雷锋那样思想“不生锈”,道德纯洁、干事廉洁,不为俗务所困、不为奢华所惑、不为金钱所动,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雷锋精神因其饱含中国传统道德精华、革命精神以及人类美德精神的内涵,所以具有一种穿越时空的能量,不会因为历史发展而过时。在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中国经济社会加速转型的新时代,雷锋精神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元素,具有丰厚的时代价值和重大的实践意义。
一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价值。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是领导无产阶级的政治集团,是带领人民群众寻求自身解放,使人全面自由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领导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就是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利益的工具[2]”。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甘于无私奉献。从价值取向的视角看,充分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在新时代,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利益格局深度调整,党面临的自身考验和外部风险更加严峻。倡导和弘扬雷锋精神,有利于砥砺广大党员的初心使命,回归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旨向,避免和克服党面临的“四大危险”,提高人们的社會福祉,满足人们的社会服务需求。“当人们感受到雷锋精神给自己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的时候,必然会增强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认可与热爱,从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1]”。同时,雷锋把党比作母亲,把社会主义看作命根子,甘愿做“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的‘傻子”,体现了对党忠诚的纯粹性和理想信念的坚定性。用雷锋精神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能够更好地增进人民群众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朴素情感和信赖信心,更好地引导人民群众正确看待改革中的利益调整,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正确性,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上下同心、众志成城。
二是助力强军目标实现的军事价值。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需要全军官兵聚焦强军事业的大目标,始终保持爱岗敬业、埋头实干的坚守,从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岗位同向发力、齐心用劲。雷锋甘做革命事业的“螺丝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六年七个岗,岗岗叫得响。有了雷锋的示范作用,就能很好地引导官兵把忠诚和使命融入到强军事业,体现到本职岗位,像雷锋那样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成为本行业、本专业的尖子和标兵,真正为强军事业加力助燃、添砖加瓦。当然,担当强军重任光埋头苦干不够,在新时代,随着军队改革进入深水区,其攻坚难度越来越大,还有许多躲不开、绕不过的矛盾问题亟待我们去破解。倡导和发扬雷锋的创业创新精神,有利于激发广大官兵创新进取、攻城拔寨的精气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禁锢,放手使用新装备、积极引入新技术、大胆运用新战法、不断建立新机制,用发展的方式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有利于引导官兵像雷锋那样拿出“遇虎而打,找虎而打”的勇气,潜心钻研,刻苦攻关,努力破解新装备使用和实战化训练中的难题,早日补齐部队建设发展的短板,推动强军事业驶入“快车道”。
三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文化价值。雷锋精神作为一种根植于社会主义的进步思想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本质属性的内在契合性。两者都是以科学真理为思想指南,以时代精神与中华传统美德为价值源头,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为基本立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主旨内核,以履行义务、恪尽职守为行为准则。由此可见,“雷锋精神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立体展现,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要求[3]”,从一定意义上讲,传承弘扬雷锋精神的过程也自然就成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此外,由于作为理论形式出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天然具有抽象性,普通群众不易内化接受。相比之下,雷锋精神以其简明扼要、特色鲜明、层次突出、易于掌握等特点在全国范围内随时间的延伸不断被肯定,而且它的形成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传承发展,已经成为了国人心中的一面精神旗帜,其受众群体和被认可程度在现阶段远大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如果我们把雷锋精神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以雷锋这一群众耳熟能详的典型人物作示范,能够让抽象的价值观变得具体生动、真实可信,让高大上的政治理念变得更接地气,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被更多人民所认同,就能够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地位得以牢固确立。
四是连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这种以“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为理想目标、“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为政治准则、“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为实践要求的政治主张,揭示了“人类向何处去”的终极命题,确立了“国与国、人和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新的伦理规范,与雷锋精神大公无私、与人为善的核心意旨内在契合、意蕴相通。雷锋认为“活着就是为了让别人过得更美好”,工作生活中“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出自己的幸福”,穷其一生都在用实际行动回答“怎样做人、为谁活着”這一人类的终极追问。这种对人生价值的深刻解答,“闪耀着利他主义的光辉,反映了人的道德本性,蕴含着超越一切时空限制而成为各个时代人们信仰的伦理道德原则[]”,比西方提出的抽象的、唯心主义思想更加先进,对于任何时代的任何民族、任何国家、任何人都具有普遍的有效性。当前,“世界经济动能增长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3]”。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对于推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形成多元共生、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格局,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全世界人人都能把雷锋精神作为个人信奉的道德准则,如果个人信奉的道德准则成为永恒的、普遍的道德法则,人类命运共同体终有一天会从理想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周为平.纵论雷锋精神[M].沈阳:白山出版社,2013:56.
[ [3]总政治部组织部.永恒的丰碑[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2.
[1]总政治部组织部.永恒的丰碑[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2.
[2]周为平.纵论雷锋精神[M].沈阳:白山出版社,2013:112.
[1]总政治部组织部.永恒的丰碑[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2.
[2]总政治部组织部.永恒的丰碑[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2.
[3]宋怀金.雷锋成长启示:党员干部要做青年的人生领路人[J].中国民兵,2020(3):16.
[1]周为平.纵论雷锋精神[M] .沈阳:白山出版社,2013:77.
[]刘润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M] .红旗文稿,2019(10).
[]辽宁日报评论员.雷锋精神,永远值得弘扬[N].辽宁日报,2019-3-5.
[3]刘润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M] .红旗文稿,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