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德育视角下的大学思政教育工作路径探析

2020-09-13 16:03杨斌
速读·上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德育高校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状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给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通过德育视角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做好思政教育工作是当前高校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本文从德育视角出发,分析当前大学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此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以期增强大学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进而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德育;高校;思政教育

新形势下,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高校应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并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大学阶段,学生正处于青年向成人的过渡时期,社會阅历、心理素质等都有待加强。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所接收的信息越来越多,如果不加以辨别就予以接受,很容易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因此,从德育视角下,我国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工作,以期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生活学习,提升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实效果。

1 当前大学思政教育工作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大学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理论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不断提升大学思政教育水平,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思政教育工作成效不高。一方面,思政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在高校思政的课堂教学环节中,部分教师讲解时仍以课本内容为主,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新时代已经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学习兴趣有所缺乏,大大降低了思政课程的学习效果。再加上当前高校思政教育职工人员数量偏少且对学生的服务意识不强,并且接受的思政培训较少,严重阻碍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此外,要想提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不仅要丰富学生的知识理论体系,还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但当前大学思政教育工作仍普遍存在着理论与实际相脱轨的问题。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在不断发生变化。如果思政教学体系仍局限于现有模式,不加以更新,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不足,进而降低思政教学质量。

第二,思政教育内容时效性不高。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所面临的成长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其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都深受互联网的深刻影响,表现出好奇心强、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等特点。但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效果不佳,内容并没有做到“二次转化”。在高校思政教育的实际工作过程中,教师通常都直接让学生课上去查找相关部门的文件内容,并没有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反馈,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因此,针对这一年轻群体的思政教育工作,更应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与时政热点相结合,进而提升思政工作的时效性。

第三,心理教育与咨询工作形式化现象严重。近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归根结底是由于我国目前大多数学生的心理素质不高,导致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发生率高。在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部分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片面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思想教育,也没有将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导这些方面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导致大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心理承受能力低。此外,虽然部分高校已经安排了相应的心理辅导老师,但教师往往受时间不足和工作任务繁重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工作。一旦学生因心理问题出现异常行为时,悲剧往往已经发生。因此,在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高校应多加关注那些心理素质不高的学生,并对其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进而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2 做好大学思政教育工作的策略探析

2.1 加强多元化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新时代下,做好大学思政教育工作,应加强多元化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首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高校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多元化的教育环境,注重文化之间的多元融合。因此,高校既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工作的不断融合,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的有效营养成分,又要强调倡先进企业文化在思政工作中的重要性。一方面,教师要将这些优秀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在一起,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个性化特点,这样才能使学生接受到的思政教育内容更具特色,进而推动大学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比如,教师可以在思政课程中对中华民族英雄儿女的事迹进行讲述,向学生传递优秀民族精神,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另一方面,高校也应注重先进企业文化在大学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将更多的优秀文化融入到当代高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灵活运用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以及制度建设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持续性的道德理念熏陶工作,从而为高校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提高良好的校园环境。

其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高校应从实际出发,着力构建高效的思想政治教学课堂,并将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健康的校园项目和活动,提倡以德育方式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比如,当前各大高校学生普遍存在食物浪费现象,这时教师应适当将中华民族的德育传统知识穿插到思政教育课堂中,同时高校应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校园文化环境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让学生主动接受积极向上的理论知识,并在亲历生活、了解生活的过程中养成良好德性,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从而为后续的大学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最后,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加强思政教师队伍人才建设。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高校应结合思政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特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训力度,增强在职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亚务素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一方面,高校思政教育培训应注重定向定岗的原则,针对性地开发新课程,丰富教师队伍的理论知识体系,定期开展实践活动,比如知识竞赛等,不仅可以巩固教师现有的思政知识,又可以拓展知识面,进而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完善的高校思政教师的准人机制也是建设一支高水平思政教师工作队伍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高校应着力健全教师的招聘机制和准人机

制,深入研究每个岗位的招聘特点,最终形成符合学校实际需要的教师标准,这样不仅更好地推动高校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还能提高思政教育工作成效。

2.2 建设学生成长长效机制,促进全面发展

新时代下,做好大学思政教育工作,应建设学生成长长效机制,促进全面发展。首先,基于德育视角,要想做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应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着力构建学生主导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推动先进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技术手段相融合,进而使学生发展方向始终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统一,让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朝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在制度设计上,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切实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和和自我评价体系,为大学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在教育管理上,高校应坚持服务学生、促进成长的工作原则,给学生预留适当的个人空间,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育人环境,让学生能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环境中成长发展。

其次,虽然当前大学生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仍有部分学生家庭环境等原因,生活水平较低。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高校应积极构建全面性的学生资助机制。一方面,高校应通过助学贷款的形式来解决学生的家庭经济问题,或者推出减免学费、设立奖学金等项目来完善学生资助机制。当前,在高校资助体系中,大多数高校都设立了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和社会奖学金等助学项目,并按照国家规定从事业费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此项工作。另一方面,国内高校大都也推出了勤工俭学等项目来处理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让贫困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辛勤劳动来获取生活费用,有效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经济问题而发生纠纷等现象的发生。

最后,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高校应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认识社会、感受生活,还能更好地了解到个人发展现状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比如,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到专业对口的单位进行实习,让学生明白自己所习得的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区别,进而对自己的专业能力进行客观准确地评价。这样一来,学生既可以了解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还能促使学生以更加成熟的态度去对待之后的学习生活,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另一方面,高校应积极培养学生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价值观,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中,深入了解民生问题和当前国家的发展形势,弥补自身在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等方面的不足,进而不断提升自己,实现全方面发展。

2.3 加大学生心理辅导的落实力度,有效提升社会适应力

新时代下,做好大学思政教育工作,应加大学生心理辅导的落实力度,有效提升其社会适应力。首先,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并展离不开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根据当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状况,各高校应把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放在思政工作的首要位置,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工作,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一方面,在新生人学后,各高校可以对全校学生开展心理普查工作,建立学生个人心理档案。对于普遍存在的問题,应在思政课堂中加以正确引导。对于个别化的问题,尤其是价值观缺失或者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如果辅导完仍未有所改善,教师可结合学生的个人情况,专门定制长期性的心理辅导方案。另一方面,在思想政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特质和实际心理状况,注重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合理制定教学计划,而且辅导员也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思想疏导,从而进一步地落实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其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积极倡导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德育对话,让双方都能敞开心扉,共同分享学习经历和生活经历,营造一种和谐的交流氛围,努力实现双向互动、交互吸引,以便于大学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师生角色互换也是思政工作开展的一种方式。高校应积极鼓励师生进行这种项目,让学生和教师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相互体验,感受对方的工作氛围,并在此之后进行意见探讨,进而提高思政教育课程的有效性。

最后,学生社团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主要阵地之一,而加大对社团的建设力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一方面,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高校应积极拓展大学生的独立发展渠道,不断加强校内社团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交流,让社团活动深入到社会大熔炉中去,进而促进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在举办社团活动时,一般都需要企业的赞助,这时就需要外联部学生深入社会,积极与企业进行交流,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又能锻炼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另一方面,高校社团发展也应与时俱进,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始终坚持“走出校园、走人社会”的发展原则,将自身的力量积极贡献给社会。只有通过实实在在的社会体验,才能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进而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是高校重点落实的教学任务之一,也是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因素。但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基于德育视角,要想推动大学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建设学生成长长效发展机制,加强校园多元文化建设,促进校内社团的发展,有效落实好心理辅导工作,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亚丽,王伟.“大思政”背景下红色经典电影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探究[J].法制博览,2020(17):80-82.

[2]黄桂花.自媒体环境下大学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0,36(05):20-22.

[3]晏彬人.大学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微信的运用探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5):29-30.

[4]戴彧.“思政”视域下德育与大学钢琴教学的融合措施分析[J].北方音乐,2020(05):132-133.

[5]熊申英,罗南石.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教学路径探析——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1):87-90+110.

作者简介

杨斌(1975.03-),男,陕西洋县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行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德育高校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