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学语文有效预习的策略

2020-09-13 14:08杜仁秀
速读·上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杜仁秀

摘要:预习环节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前不可忽略的一部分,目前语文教师多注重学生语文成绩的涨幅,忽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正确习惯的养成,导致教师在教学时,忽视课堂中预习环节的检查和课后预习作业的布置。学生长期接受固定的教学模式,长久之下,学生也形成固定的学习模式,对预习环节的忽略影响学生达到正常学习水平。教师需要重视预习环节存在的问题,改善教学现状,为学生掌握预习习惯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预习;预习交流

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由此可以看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预习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伴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日渐深入,教师以及教学将关注点更多聚焦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面,特别是针对文本预习能力方面的培养。传统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都不会关注预习这一环节,忽视了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以班级中大部分学生都不会预习,更不会主动预习。这样的学习状态必然会处于被动,既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也难以保障语文学科综合素养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教师需要加大对预习的关注,既要了解其重要性,也要能够立足于小组合作模式展开积极恰当的指导,使学生可以以合作的方式展开主动预习,提前获取新知识。

1 教师引导与监督相结合

小学生年龄较小,自制力较差,自律能力也有所欠缺。在课上听课的过程中,他们极易走神,无法专注自己的注意力,所以,为了保证学生的听课效率,教师要引导与监督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学习习惯。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有些不自律的学生肯定会不专心,不能很好地完成,这就需要教师去监督他们完成自己的任务,只有适当地压迫他们,他们才会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在学习《晏子使楚》这篇课文的时候,因为课文较难,我提前两节课就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让学生去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背景知识,并认识春秒战国时期任意五位名人,并说出他们的事迹。这个预习任務和课文内容并没有太大的关联,所以有些学生没有进行课前预习,在我上课提问的时候,预习过的学生都能顺利回答,但是他们却无法表达。我之前从不会去批评学生和压迫学生,但是有的时候,不给学生一点压力是不行的,小孩子都比较顽皮,不去用严厉的规则去管制他们,他们并不会特别放在心上,所以我们在教学生活中要严厉和和蔼并存,不能一味地偏袒学生,也要适当去批评学生,去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

2 引导读议结合,促进预习交流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语文教学应着重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组织学生阅读文本并展开讨论的过程中,也可以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使每一个小组成员在实际互动和交流的过程中,碰撞思想,启发思维,既能够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也能够有效弥补自我的不足,这样的思维必然会更全面、更具体、更细致。

以《烟台的海》一课的教学为例,首先由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为何在实际描绘时,要将冬天排在最前面,而且展开了非常细致的描写。针对这一问题,很多学生都面露难色,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解决这一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并给予相应的启发,将学生的目光聚焦于作者每一段描绘的具体内容方面。实际交流过程中,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对文本的个性化感悟,经过小组总结之后,很快便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很多小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存在显著欠缺,如果教师仅以自主阅读的方式,很多学生都会不明所以,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也不能够收获显著的教学实效。但是如果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合作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必然可以收获更显著的教学实效。

3 家长加入预习监督工作中

由于教师无法监督学生在家中的预习情况,预习监督工作只能由家长完成。教师可以通过规定学生预习时必须读课文或积累生字,用这样的方式将预习作业书面化,家长在辅导学生完成作业时,可以加入预习监督工作中。由于学校和家庭的管束相得益彰,学生的预习习惯得到严格的培养,教师必须重视家长的预习监督环节,在开家长会时,向家长强调预习任务的完成标准,结合课程中的表现和学生预习作业的检查,定期地将学生的预习情况反馈给家长。让家长积极地参与到预习任务的监督工作中,家长对预习任务的重视也能促成学生对该任务的积极服从,通过不断地实践增强预习能力。

4 优化预习作业的设置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为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教师应将课前预习的作业作为课后作业的一部分,以提起学生对课前预习的高度重视。在教师为学生进行预习作业的布置时,首先,应考虑到学生学习情况的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预习作业,这样不但不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学生实现不同程度的进步。其次,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较为细化的预习任务,比如,在字词版块的预习中,要求学生会写、会读并理解字词的意思。在朗读版块,要求学生不仅能读,还要有感情的读。

5 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良好的预习习惯不是很快就能形成的,需要一个逐渐培养的过程,还应该不断探究,为完成教学任务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在训练学生预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教师在讲每篇课文之前,可以安排一节课,让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来做预习内容,在预习上监督学生根据预习步骤和要求去做,发现错误要提前纠正,并解答学生预习时所遇到的疑难问题。还可以有效组织学生进行预习经验的交流,促使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学生掌握了预习要领以后,就可以把预习的内容放在课外,但是教师要做预习检查的工作,长此以往的坚持,让学生的预习活动能够真正的落实下去,并帮助学生形成预习的良好习惯。

6 结语

总之,预习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学习技能,只有抓住课前预习,学生才会更加高效地融入课堂,课前预习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在元果堂中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掌握学习的主动性,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才会大大提高,学习积极it也会不断增长。在我们教授过学生预习方法之后,更要勤于监督学生,不能让学生松懈,只有引导与监督相结合,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能力和预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吴朝君.浅谈小学语文的课前预习[J].基础教育论坛,2019(22):4-6.

[2]周梅.让预习走进小学语文课堂[J].贵州教育,2019(11):38-39.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