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朝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部分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提出了化错教育这一理念。这一理念一经实践就得到了众多支持者,并且取得了一定的良好效果。笔者认为,这一理念能够对小学教育带来较为深刻的促进作用,甚至产生一系列变革。具体来说,化错教育理念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教育观念的重建,在此种背景下才能够充分发挥化错教育理念的作用。
关键词:化错教育;教育理念;重建;学校教学
分类号:G623.5
经过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以及推广,并且伴随着众多教育先行者的不断实践和探索,部分教师提出了化错教育思想,这一思想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拥有一定的实践性和有效性,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构建化错教育理念,需要从师生关系以及教学观念等方面进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教育观念的重建。下文基于此种观点,对化错教育理念的相关实践展开了探讨。
1.师生关系的重新建立
在化错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是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来说,这就需要建立较为平等的师生关系,但是这一工作在当今的教学方式以及传统的教学观念党的影响下,并不容易完全建立,师生之间的关系往往并不能够达到真正的平等。在传统观念中,老师代表着绝对的权威,不仅仅掌握着丰富的知识,而且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权,在此种主导地位的影响下,学生自身的自信心以及自由就会受到教师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在化错教育的课堂中,学生必须要拥有足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单纯的猜测教师的心思和想法,才能够形成对于知识的辩证认识以及正确的认识,真正有助于自己的学习。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仍旧有着漫长的路要走,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一旦产生自己的想法,倘若想法与教师不一致,由于自身的不自信,即使在大胆提出观点之后,例如同一道习题的不同种解法或者不同类别的方程,教师一旦流露出质疑的想法,学生便立刻否认了自己的想法。从根本上来说,这仍旧是学生自身没有建立起对于学习的自信心,并不仅仅是怀疑自身的想法,而是对自身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但是在化错教育理念下,教师主动站在所谓有错的一方,通过对于学生的引导和鼓励,而逐渐引申出学生自身对于问题的想法和看法,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建立独立思考的习惯,也才能够真正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2.教育观念的重新构建
除去传统的师生关系之外,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还需要将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重建,为之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上文论述可知,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最为基本的一点是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以化错教育理念为指导的课堂上,有价值的不仅仅是正确的观念和想法,所谓错误的观念依旧有价值,在课堂上,教师并不是绝对的权威,对于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尊重才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这其中也包括着对于学生本身错误的尊重。换句话说,在化错教育课堂中,不应该以对错论成败,特别是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应当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即便部分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较慢,犯的错误更多,但这并不代表学生自身对于知识的认知以及接受不够扎实,相反,经过众多错误而最终达到的目标往往更加令人印象深刻,对于学生来说,此种类型的数学知识也更能记清楚,记牢固。
具体来说,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自身的错误,而不是一味的回避,尤其是在小学数学的學习过程中,一道正确的方程解题方法往往是经过多次失败找到的,通过此种方式所得到的知识也更加印象深刻;其次,教师自身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也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爱学生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这其中也包括着爱学生的错误,犯错误并不可怕,尤其是学习方面的错误,教师要帮助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尽管通过教学将正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为方便快捷,也更能减少教师的负担,但从另一方面来说,通过从错误中引导学生得来的正确答案往往更能够为学生所接受。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要对学生自身的知识进行充分的引导,若仍旧有错误的认知存在于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就不利于下一阶段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始终是一种隐患。
3.结语
总体上来说,化错教育理念是一种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尽相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思想,并且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推广以及人们的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并且随着实践的深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在数学的知识学习过程中,犯错是难免的,需要教师对此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帮助,而不能够因为犯错而否定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考能力,通过将学生从错误的认知引导向正确的认知,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于学习的认知,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唐玉玲. 慧眼识"错",化"错"为美——例谈"化错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 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6).
[2]张素文;荣文艳;郭文媖;王都阳;. 新课程理念下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实验与研究[C]// 2018.
[3]白文莲. 关于中小学数学课堂文化的调查研究与思考[D]. 广州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