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云雾》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2020-09-13 22:49黄嵘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朗读课文云雾庐山

黄嵘

分类号:G623.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2.朗读课文、展开想象,体会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的特点。

3.体会围绕中心句将内容写具体的构段方式。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展开想象,体会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围绕中心句将内容写具体的构段方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质疑入课

1.庐山云遮雾罩,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关于庐山的名篇。你知道哪些跟庐山有关的诗?(板书:庐山)

2.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与庐山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第3课)。

3.读了这个课题,你的脑海里有什么问题吗?

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两点:

(1)庐山的云雾是什么样的?

(2)作者是怎样写庐山的云雾的?

4.你们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先扫清读书障碍。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吟诵《望庐山瀑布》、《题西林壁》引起学生对庐山的向往,再以诗的语言对庐山的云雾加以赞美,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把语文书打开,自由朗读这篇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思考刚才我们提出的两个问题。开始吧。

2.大家读的都很认真,大屏幕出示了两行词语,谁来读第一行?

(1)出示词语

变幻无常      腾云驾雾    四蹄生风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云遮雾罩    一泻千里      流连忘返

(2)指名读词语。(两人读,男女生读)

(3)词语读的非常棒,老师考考你们知道它们的意思吗?

理解“千姿百态”。

(4)会读、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还要会写。

①出示生字“姿”“罩”。

②观察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上下结构:上下部件要紧凑。中心对齐,字形才稳。)

③再仔细观察,你还有什么发现?(这两个字中都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笔画,长横变红)。当横画要托住上方的部件时要写的长一点。

④口诀:托住上方横要长。

⑤师范写,生描红、临写。

⑥ 评价反馈。

3、這么美的课文,你最喜欢哪一段?

(1)指名读。

师生点评;生自评。(正确、通顺)

(2)我们认识了生字词语,也读好了课文,你能选择几个词语概括课文内容吗?

①出示词语。

变幻无常      腾云驾雾    四蹄生风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云遮雾罩    一泻千里      流连忘返

②指明答。

③抓住关键词语概括课文内容是个好方法。

【设计意图: 通过读文、理解词语、练写生字以及概括课文内容的练习,让学生充分感知课文,熟悉课文,为精读感悟打下基础。】

三、品读仿写,体会美景

1.庐山的云雾是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接下来我们要去看一看,庐山的云雾究竟是什么样的?作者又是怎么写的呢?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2.默读课文,你看到了哪些姿态的云雾?用横线画出来。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写出云雾的千姿百态的。

3.指名交流,板书。

4.这么美的文章我们赶紧读一读。指名读。

5.这么美的课文就像是一首小诗。

自由读。同桌合作读。分男女生读。

6.这么美的诗如果能背下来就更好了,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背诵?

7.庐山的云雾是不是只有这四种姿态呢?想象一下,庐山的云雾还有哪些姿态。

8.这么美的画面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你会吗?

9.第一句能概括整段的内容,它就是中心句。作者围绕第一句,从四个方面形象地写出来了云雾的千姿百态。分别是……

10.在第2课里我们也学过这样的总分结构,今天我们又学到了,我们也尝试这样的结构写一段话。

安徽省风景秀丽,黄山是我们的骄傲,黄山奇石更以奇形怪状名闻天下,同学们想去看一看吗?我们来欣赏一组图……

11.观察好了大家就可以动笔了。

(1)生写。

(2)评价展示。

(3)如果你的练笔没有完成或需要修改,请课后完善。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思维,进行课文积累,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写作中,情真意切地写出一处自己喜欢的景物,做到读写结合。 】

三、回顾全文,总结存疑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知道什么?(生自由交流)

这些问题我们留到下节课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回顾全文,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提出自己的疑惑,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好的板书是教路、学路的体现,用简明扼要的板书让孩子体会到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体会总分结构。】

猜你喜欢
朗读课文云雾庐山
魔法云雾
云雾是山做的梦
星星
梦境
夏日避暑
《青铜葵花》选段
避暑胜地 大美庐山
《水滴的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简析
调节课堂气氛策略探讨
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