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声乐教学中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的培养

2020-09-12 15:11李瑞瑶
黄河之声 2020年13期
关键词:感知力表现力声乐教学

李瑞瑶

摘要:声乐教学是儿童最易于接受和參与的音乐教学形式,是培养儿童音乐能力及其他个人能力的有效途径。对此,笔者在儿童声乐教学中不断摸索、反复尝试,总结出几点对培养儿童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个人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以期能达到声乐教学的最佳效果,发挥声乐教学的最大价值。

关键词:声乐教学;儿童;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

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指出: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怎样通过音乐教育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儿童声乐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形式,对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具有天然优势:其一,每个人自身就是一件乐器,声带像琴弦一样,身体就如同共鸣箱,儿童学习用身体和心灵来歌唱,有益于其感知力、表现力的增强;其二,歌唱与语言密切结合,儿童学唱歌曲时,往往将新的歌唱技能同化到已有的语言认知结构中,而灵活多样的语言又有助于儿童创造力、想象力的发挥;其三,教学中,教师演唱示范,学生首先感知声音的形态,然后记忆这种形态并加以内化和储存,当学生要模仿教师演唱时,大脑通过想象从记忆中提取声音的形象,然后进行正确的表现,这一过程便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表现力的过程[1]。笔者认为,好的声乐教学是在教授学生歌唱技能方法的基础之上,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等个人能力,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成。

一、提高感知能力,培养内心听觉

声乐是一门特殊学科,声音本身既看不见又摸不着,教师往往通过示范来引导学生感知声音的音高、节奏,发声的气息、位置等,学生在感知中不断总结摸索,从而掌握科学的发声规律,与此同时,学生的感知能力也逐步提高,重复的记忆动作中形成了心理与生理机理的条件反射。听觉是音乐学习中最重要的感觉,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都强调了音乐内心听觉的重要性,埃德温-戈登也在其音乐理论中提出了音乐昕想( Audiation)概念,因此,听觉训练对培养学生的感知力至关重要。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

1.带领学生在不同高度的调性上演唱同一旋律,在扩充音域的同时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相对音高的感觉。

2.教师哼唱一段短旋律,学生做“回声”模仿,启发了儿童对于句式中“相同”、“不同”和“变化”的判断和理解[2]。

3.学生演唱过程中,随时给出“嘘”的手势示意学生默唱,学生在出声唱和内心唱之间随时转换。

4.教师借助柯尔文手势表现一首学生已熟悉的歌曲,学生通过手势形成内心听觉,猜想并识别出歌曲,随后进行演唱。

二、放飞想象翅膀,发挥创造潜能

想象是在人的头脑中形成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力是灵感创造的来源,是儿童思维的翅膀。歌唱艺术为儿童的想象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启发学生在歌唱时参与更多的视觉想象、听觉想象、情感想象,以帮助儿童在歌唱中培养感性素养,建立对生活的感性认知,培养想象力的同时发挥创造潜能。儿童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可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关注:

1.发声训练时,带领学生感受吹气球或吹蜡烛的发力点,随后在每次呼吸前先预备想象;引导学生想象嘴巴长在眉心处,或想象用眼睛歌唱来获得“高位置”。

2.对于年龄较小、认知水平较低的幼儿,教唱歌曲时通过绘画的方式引导他们视觉想象,例如《国旗,国旗真美丽》歌词中的国旗、金星、云、蓝天都是孩子们熟悉且在头脑中有色彩形象的事物,鼓励学生在歌唱前绘画歌词的内容。

3.歌唱时,学生根据歌曲旋律、节奏、速度、加入即兴的体态律动,利用身体充分感知音乐的律动,引导学生根据旋律起伏来摇摆手臂和身体,或根据歌词内容编创动作。

4.带领学生创编歌词内容,例如,启发学生将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歌词中的“洋娃娃”“小熊”替换成其他角色;用歌曲《春晓》的旋律演唱其他古诗词,增添课堂趣味性的同时,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发挥想象力。

三、丰富歌唱表现力,“有表情”地歌唱

表现力是在特定场景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禀赋或能力,是个人内在禀赋和能力的外显[1]。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儿童的表现力程度不尽相同,声乐教育是帮助儿童在后天习得中提高表现力的最有效手段。丰富的表现力,不仅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心,更对儿童融入集体、与人交往有很大益处。在儿童声乐教学中,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歌唱是培养他们表现力的关键,对此可采用以下方法:

1.引导学生理解歌词题材、情境,如“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响我们。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俨然是一幅幸福美好的画面,应该用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来表现。“落雨也不怕,落雪也不怕,就算寒冷大风雪落下……”让学生切身体会歌曲中主人翁悲伤的情感和坚强的品格,并在歌唱中表现。

2.歌唱时如果身体僵硬,声音也难以保持自然流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大方自信地跟随歌唱加入肢体动作,养成学生肢体表现和声音表现协调自如、相辅相成的好习惯;

3.歌唱前带领学生进行节拍游戏来稳定拍感、稳定速度,哼唱歌曲主和弦来稳固音高,在此基础之上有控制地歌唱,以培养学生有控制的表现力。

4.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歌唱审美,做出正确的示范和错误的示范,使学生在对比中认识到声音美的表现是自然流畅、语字清晰,而非声嘶力竭、直白僵硬。

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一名合格的儿童声乐教师的修养,是在教授儿童歌唱技能的同时,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充分将声乐教育的价值注入进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当中。儿童声乐教育应突出其对学生个人能力培养的贡献,以期为发展核心素养、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人”献一份力。

参考文献

[1]梁洪来.浅谈音乐教学对个人能力发展的贡献及其相应的教学策略[J]中国音乐教育,2019,(06):16-22.

[2]杨立梅,理解音乐与创作音乐的能力培养(上)——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之四[J].中国音乐教育,2012,(01):21-24.

猜你喜欢
感知力表现力声乐教学
美术活动中幼儿色彩感知力和表现力的培养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纤变墨画
关于小学美术教学感知力的提升策略
奏响音乐教学的和谐之音
鉴赏形象,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