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策略

2020-09-12 14:27王雅洁
黄河之声 2020年13期
关键词:节奏训练音乐教育中小学

王雅洁

摘要:在我国目前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作为学生感知音乐的重要构成部分,经常被大多数音乐教师所忽视。本文对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出现的节奏训练现状作出简要的分析,陈述了中小学分阶段节奏训练的主要内容,列举出针对相应的节奏训练的解决策略,通过这些策略,可以使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进行节奏训练更加得o应手。节奏训练是学生学习音乐、感受音乐时不可替代的“基石”,同时对提升中小学学生音乐素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节奏训练

音樂课程具有激发中小学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升综合文化素养等诸多方面的“特殊性”作用,中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作为一个基础性的教育阶段,亟需重视基础乐理知识的讲授与普及。在此环节中,音乐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便是节奏,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肯定需要重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节奏训练部分。德国当代著名儿童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认为: “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1]由此不难得出,在中小学教学中音乐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节奏感培养与节奏训练,节奏对于音乐的重要程度是十分显而易见的。

一、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现状

(一)教师照本宣科缺乏教学创新

在我国多数地区的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大都采用音乐教材上一板一眼的教学流程来对节奏进行讲解,教师相对而言比较注重的是以音乐作品为体裁的最终呈现结果为目的的教学,而忽视了对音乐基本要素的系统完整讲授。例如:教师注重学生能否完整背唱歌曲《雪绒花》、学生能否全面展示舞蹈《我们的祖国是花园》等。音乐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缺乏加入自身对节奏训练的独特见解和思想,难以对节奏教学模式进行突破与创新,节奏训练在音乐教学中处于无足轻重的位置。

(二)讲解过于笼统不具备普适性

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会选择穿插音乐作品中针对节奏方面的训练进行教学,但是使用的却是“走马观花式”的教学,使教师无法完全关注到所有学生的练习。再加之中小学学生的年龄、性格、智力、接受过音乐学习的程度等许多方面迥然不同,学生对于节奏教学不能够很好的理解与掌握,甚至存在着某些音乐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根本跟不上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会使学生逐渐失去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还因为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未能发育完全,难免会造成学生对音乐课堂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

(三)学生进行节奏练习单一枯燥

音乐教师分给音乐课堂中节奏训练的时间少之又少,使用的节奏训练方式也较为单一乏味,大多数音乐课堂教学采用的都是以拍手或读谱为主的训练方式。节奏训练谱例大多以全音符、二分音符以及四分音符等为主。例如:××××、×××××一等。这类枯燥与机械的节奏练习,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引起教师与学生的共鸣,呆板程式化的训练对学生的节奏训练起不到很大的帮助,反而会让学生对节奏准确度的把握更为随意,非常不利于在中小学学生中开展的有效节奏训练。

二、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内容

(一)小学阶段主要的节奏训练

小学阶段的节奏训练教学是以音乐作品教唱为主,基础的节奏教学为辅。教授的节奏主要有:低年级学习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中高年级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十六分音符的组合等;小学阶段对于附点节奏、切分节奏、三连音等节奏的涉及较少。对于当前小学生的节奏训练,不会安排得很繁杂和困难,以简单基础的节奏为主要教学内容。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不断丰富音乐课堂的教学形式,逐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爱好,让学生感受聆听不同节奏对音乐产生的不同效果。

(二)中学阶段主要的节奏训练

在经过小学阶段的节奏训练后,中学阶段会逐渐触及到一些相对复杂的节奏。主要将小学学过的基础节奏再加以变化,把不同难度的节奏进行非常规组合,形成系统的、有趣的一整条节奏来进行练习。节奏训练的内容还会出现弱起、休止、音值的特殊划分节奏等。中学音乐教师要把握好小升初音乐教学内容的衔接工作,即时关注学生对节奏训练的掌握情况。模式化的教学脱离了节奏与大自然、与人们生活之间多方面的联系,脱离了音乐课的教学宗旨。[2]因此,中学阶段的节奏训练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呈螺旋状上升,切忌将学生“一口喂成个大胖子”,要让学生在细嚼慢咽中去体会领悟,并非囫囵吞枣式的接受练习。

三、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策略

(一)立足课堂强化训练

音乐课堂上的教学是学生对节奏得以训练的直接途径,作为音乐教师,要在课程大纲、教材的指导与要求下,依托各类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特色各异的节奏组合,以适应学生接受能力、感兴趣的程度如何来教授节奏知识与训练。通过节奏训练,有助于强化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审美体验,为学生音乐表现力与创造力培养打下良好基础。[3]节奏是感知音乐的基本要素,学生通过对节奏的训练,更加容易体会与把握音乐的律动与风格。音乐教师作为课程的整体把控者,要时刻谨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原则,一切音乐课堂教学的开展,都是为了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对音乐审美的感知为主旨的,要不断强化节奏训练,使学生们能够熟练掌握比较实用、常见的节奏型。

(二)借助语言训练创新

中小学学生的语言环境对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在音乐节奏训练中,音乐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启蒙时期朗朗上口的童谣、儿歌、诗词等体裁,让学生较为轻松熟悉地与之相对应的节奏进行练习,也刚好去替代传统音乐教学中用手击拍、用口念“哒”字的节奏训练,使学生在接受节奏练习的同时,享受创新的节奏训练带来的趣味性,从而可以开发学生的大脑,启迪每个学生的智慧。例如:《找朋友》这首启蒙儿歌,是对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以及四分休止符的节奏练习,把富有创意的节奏训练带入到音乐教学中,会收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三)结合生活唤起节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有一些耳熟能详的口令或发出某些有规律的音响而产生的节奏。学生可以通过模仿动物、交通工具等发出的富有节奏的声响,来对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節奏训练起到帮助性的作用。音乐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擅于发掘生活中的“节奏美”,让学生自主动脑,灵活地将生活中的节奏与课堂上所学的节奏结合起来,这样不仅满足了中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需要,而且是对音乐课堂教学的拓展与补充。例如:秒针“滴答滴答”的转动、钟摆有规律的摆动;电动三轮车倒车时传来的声响——“倒车,请注意!倒车,请注意!”等。

(四)使用乐器辅助教学

这里所指的乐器是以打击乐器为主,这样才可以清楚明了地呈现节奏训练的效果。在中小学阶段,经常使用的打击乐器有双响筒、碰铃、木鱼、三角铁等等。这种策略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已经了解到乐器的发声原理,在掌握乐器简单的使用方法之后,对乐器进行有节奏的敲击,便会发出相应的节奏音响。音乐教师可以选几种音响效果和协的打击乐器编配一首节奏训练的练习曲,按乐器的不同来分组练习节奏,等训练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按照统一的速度,一同敲击乐器练习节奏谱,教师从中及时地发现问题、指正问题。该策略借助打击乐器独特的音响和敲击方式,吸引学生对节奏的好奇,提高对节奏训练的积极性,可以更好地辅助教师对学生开展的节奏训练教学,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节奏训练氛围。

结语

音乐作为一种流动的艺术,离不开音高、音色、力度等基本要素的构成,而节奏作为音乐的“骨骼”,对音乐的形成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小学音乐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学生们不断受到音乐对他们的熏陶与感染,与此同时,也离不开在音乐中节奏的关键存在。音乐教师要重视节奏训练,开拓节奏训练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节奏训练策略,将其应用于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最后,通过节奏训练来培育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使节奏训练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得到良好的效用。

参考文献

[1]吴金玉,奥尔夫音乐中节奏感培养的方法和途径[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03):235-236.

[2]赵戈非,陈萃萃.浅析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J].戏剧之家,2013,(07):157-158.

[3]孙丹丹.节奏训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艺术评鉴,2017,(01):141-143.

猜你喜欢
节奏训练音乐教育中小学
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分析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节奏训练在音乐教学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