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乐学、爱学、好学

2020-09-12 14:03戴丽佳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0年5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

戴丽佳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重教轻学”现象仍偶有发生。教师过度重视“教”会使学生甘于接受知识,缺乏思考,解题策略单一,表达能力匮乏。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教师应设计一些应对策略:设计生动的数学情境,让学生爱学、乐学;给予学生充分说的机会,善于引导学生掌握说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善用数学比较发现问题、激发兴趣,从而培养勤奋好学的数学品质。

关键词:重教轻学;数学课堂;勤奋好学

数学是一门让孩子们学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学科,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不仅要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随着课堂的展开,了解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和思考问题的模式来解决和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然而,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往往会比较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获得结果及教师“教”的过程,而轻视学生自主“学”的过程,长此以往,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品质便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在课堂中,如何以生为本,让学生更乐于钻研数学,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是值得教师不断思考的。下面,我以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谈一些看法。

【教学片段1】

师:同学们,瞧!这是谁?你们认识吗?

师:今天,喜羊羊和美羊羊两个好朋友来到了我们的数学课堂,他们想请同学们帮帮忙,你们愿意吗?

师:你们看,他们带来了四个苹果,谁来帮他们分一分?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3,或2、2,或3、1。

师:你们最喜欢哪种分法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平均分”。

师:你们看他们还带了什么?这两瓶矿泉水如何平均分给他们两个人呢?

生:把两瓶矿泉水平均分给两人,每人分得一瓶。

师:可是现在只有一个蛋糕,还能平均分吗?每人又会分得多少?

预设:每人分得半个。

启发:每人分得的苹果、矿泉水可以用以前学过的数来表示,那“半个”蛋糕该用怎样的数来表示呢?这就要用到一种新的数——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

【教学片段2】

引导:我们刚才通过平均分初步认识了二分之一,那你能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一折,涂颜色表示出它的二分之一吗?

学生独立操作,展示不同的表示方法。

比较:这几种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可以表示它的二分之一呢?

生:不管是怎样折的,也不管折出的这一份的形状是怎样的,只要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两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问题诊断】对于这一片段的教学,我發现有可取之处,也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需要不断思考改进。

在本课中存在许多让学生动手的环节,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分数的产生。学生同桌合作、小组交流,有利于相互学习与沟通。但是,由于操作活动占用的时间较多,在归纳总结时留给学生思考及表述的时间就比较有限,一部分思考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能一时无法得到准确结果。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不同分数的折纸与涂色同时进行,一方面使得呈现的结果更多样化,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时间分配更充分。此外,在数学课堂中还应更多地关注不同能力的学生,让他们都能够有足够的空间学习新知、提升勤奋好学的数学品质。

【教学对策】

一、设计生动的数学情境,让学生乐学、爱学

在本课引入环节中,我没有采取开门见山式的导入方式,而是设计了一个同学们感兴趣的童话世界。在这个童话世界中有孩子们感兴趣的喜羊羊和美羊羊,在练习环节也有动画人物为学生设计的一道道闯关难题。在这一数学情境下,学生会感觉学习数学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做数学题就像做游戏一样有趣。长期坚持,学生便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信同学们在数学课堂中会更乐于钻研、爱上数学。

二、教师说,还是学生说?怎么说?

在本案例中,其实一开始学生的表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常常会忘了“平均分”“是这个正方形的二分之一”等。怎么办呢?我想,首先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在教师提示后,如果有学生有所领悟,可以让学生先和同桌小声讨论一下,这不仅能给未能体会的同学一次向他人学习的机会,也能给那些已经会了的同学一个梳理自己思路的时机。因为我常常发现在启发完毕后,学生往往依然说得很不流畅,表达也不清晰;给学生一个相互说的机会,可以使其在回答时表达得更完善。这样,其他同学经历被引导——讨论——聆听这样一个逐渐强化思路的过程,也会更加明确所学的知识。综观我的教学片段,在引导学生思考的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表达,我会增加2~3分钟的小组讨论。这样,即使课堂时间有限,无法让每个孩子都得到表达的机会,也能使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进行有效的阐述。让学生在课堂中大大减少聆听老师“教”的过程,增加学生“学”的过程,我想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除此以外,教师可让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在课堂中像小老师一样做示范,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有成就感。而那些学习略有困难的同学,通过反复聆听和表达的过程,其学习困难的无助感会大大降低,从而有助于他们信心的建立。

三、善用数学比较激趣,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的数学品质

在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比较三种不同的表示二分之一的方法,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今后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将不同的折法进行比较,还可以将不同的分数放在一起引导学生比较,通过多种方式的对比,让学生提升思考的意识与能力,从而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逐步调动与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的数学品质。

数学不仅是一门传递数学知识的学科,更是一门启迪思维、培养多维思考能力的学科;数学不仅与数字有关,更是一门需要学生勤奋学习、乐于钻研的学科;数学不仅是一门需要教师花时间教的学科,更是一门让学生在数学天地中自由驰骋的学科。因此,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形成乐于思考、勤奋好学的品质;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热爱数学,重视学生“学”的方法,比单纯的“教”更为重要。这也是我今后不断探索的方向。

(责任编辑:韩晓洁)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真实与需要的对话, 激情与智慧的飞扬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