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剖宫产产妇产后保健认知度对其负面情绪、生命质量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产后常规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系统性的产后保健知识讲解。比较2组患者的负面情绪、生命质量、睡眠质量等指标。结果:产后1周,对照组患者焦虑情绪评分为(58.90±2.08)分,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为(58.33±2.1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为4.00%,对照组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为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剖宫产产妇产后保健认知度,针对性讲解产后保健知识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的生命质量和育儿效能感,改善负面情绪和睡眠质量。
关键词 剖宫产;保健认知度;负面情绪;睡眠质量;生命质量
Study on the Value of Postpartum Health Care Awareness of Cesarean Section Women on Their Parenting Efficacy,Sleep Qua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ZHAO Hui
(Shandong Dezhou ling city People′s Hospit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Dezhou 2535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postpartum health awareness of cesarean section on quality of life,sleep quality and parenting efficacy.Methods:The cesarean women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postpartum education.Based on this,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targeted and systematic postnatal care knowledge.Th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sleep quality,and effects of parenting efficacy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anxiety scor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incidence of poor sleep quality in patients was statistically different(P<0.05).Conclusion:The awareness of postpartum health care for cesarean women can improve negative mood and sleep quality.
Keywords Cesarean section; Health awareness; Parenting efficacy; Sleep quality; Quality of life
中圖分类号:R719.8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0.07.027
剖宫产产妇术后发生并发症概率较高,剖宫产产妇进行产后保健知识普及能够有效促进产妇身体功能恢复,缓解产妇的负面情绪[1]。为研究分析剖宫产产妇产后保健认知度对其负面情绪、生命质量和睡眠质量的影响[2],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年龄20岁~32岁,平均年龄(24.90±2.09)岁,孕次1~3次,平均孕次(2.12±0.44)次,经产妇23例,初产妇27例,体质量48~79 kg,平均体质量(67.90±4.11)kg,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5例,高中以上大专以下25例,为本科及以上10例。观察组,年龄20岁~31岁,平均年龄(24.87±2.13)岁,孕次1~3次,平均孕次(2.30±0.42)次,为经产妇22例,初产妇28例,体质量范围48~78 kg,平均体质量(67.54±4.21)kg,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4例,为高中以上大专以下25例,为本科及以上11例。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年龄20~35岁,孕次1~3次;2)产妇及家属能主动配合研究工作,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3)无急性创伤、恶性肿瘤等并发症。
1.3 排除标准 1)年龄<20岁或>35岁;2)非婚生育;3)合并急性创伤、恶性肿瘤、原发性睡眠障碍、抑郁症或其他精神系统并发症。
1.4 研究方法 对照组进行产后常规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系统性的产后保健知识讲解,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和教育背景等资料,做好心理疏导功能,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解答患者的疑惑,增加产妇对医护人员的信任程度,提高治疗依从性,使产妇保持良好的心情。观察产妇的身体状态和恶露分泌情况,为患者讲解正确的哺乳方式,通过按摩等方式预防产妇发生乳腺炎,普及新生儿的日常护理方法,为患者演示正确的新生儿洗澡步骤,告知患者及时进行新生儿疫苗接种,医护人员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针对性系统性的产后保健知识讲解,使患者提高产后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
1.5 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生命质量、睡眠质量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睡眠质量采用问卷调查进行评价。生命质量测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进行评价[4],低于60分为生命质量差,60到70分为生命质量一般,71到80为生命质量良好,大于80分为生命质量优秀。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比较 产后1周,对照组患者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评分与观察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及抑郁情绪均有较大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睡眠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为6.00%,对照组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为1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一般所占比例为12.00%,睡眠质量良好所占比例为40.00%,对照组睡眠质量一般所占比例为16.00%,睡眠质量良好所占比例为42.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优秀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预后生命质量情况比较 观察组生命质量一般为8例,所占比例为16.00%,生命质量良好为21例,所占比例为42.00%,对照组生命质量一般为9例,所占比例为18.00%,生命质量良好为22例,所占比例为44.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觀察组生命质量优秀为40.00%,20例产妇生命质量优秀,对照组生命质量优秀率为2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剖宫产后产妇恢复速度较慢,感染风险较大,且育儿工作繁重,易产生焦虑等负面情绪,影响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需提高重视[3]。
针对性进行产后保健知识普及,保证产妇在生产后有足够的休息,可有效促进产妇子宫收缩[4],降低发生组织粘连的发生。保持产妇的手术创面干燥,观察感染情况,适当帮助产妇按摩乳房,控制盐摄入能够促进患者排除恶露速度,帮助产妇恢复,提高生命质量,减少抑郁情绪;指导产妇及时更换衣物,保证个人卫生,对缓解产妇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也有一定帮助[5]。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优秀率及睡眠质量优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产后4周的焦虑及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1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及抑郁情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剖宫产产妇产后保健认知度对产妇产后生命质量影响较大。
综上所述,提高剖宫产产妇产后保健认知度,针对性讲解产后保健知识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的生命质量和育儿效能感,帮助患者产妇尽快恢复健康,改善负面情绪和睡眠质量,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来斐,陈洁,胡敏.剖宫产产妇产后保健认知度对育儿效能感、睡眠质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23):5824-5826.
[3]杨丽娜.个体化健康教育对首次剖宫产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及育儿自我效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46(7):860-862.
[4]李新敏,胡文环,吕沂芳,等.产后认知行为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主观幸福感与育儿自我效能感状态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0):82-84.
[5]谭欢,吴琼华.延续护理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与育儿状态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1):84-86.
作者简介:赵辉(1981—),女,汉,本科,主治医师,临床妇产科,E-mail:18722603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