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培育中华体育精神的策略

2020-09-12 14:08高杨峡
广西教育·B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传统体育

【摘 要】本文论述讲好中国奥运故事,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培养遵守竞赛规则习惯和团结精神;进行体育健康知识教育,培养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和民族文化认同感,在体育教学中培育中华体育精神。

【关键词】职校体育教学 中华体育精神 传统体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5B-0164-02

中华体育精神根植于历史悠久的中华大地文明中,是中国精神的核心组成元素之一,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民族凝聚力。笔者认为,学校要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坚强的意志品质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体育精神来源于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和体育实践活动,它以“爱国、奉献、团结、自信、拼搏”为主要内核,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和价值观教育,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终目标是培养政治合格、专业突出、身心健康、人格完整的优秀人才,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

一、讲好中国奥运故事,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目前,职校体育课出现“人人喜欢体育课,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为此,体育教师不仅要重视体育实践技能课堂,而且要了解学生内心真实想法,培育学生的体育精神。除了统一的常规课堂教学,要通过讲好中国奥运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潜移默化地将祖国至上的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教学中。例如,中国奥运历史上,从“孤军奋战”的刘长春踏上奥运会赛场,到“一飞冲天”的许海峰为中国奥运会历史实现零的突破,再到“捷报传来”的从悉尼到雅典奥运会勇攀高峰,最终在百年奥运梦的 2008 年北京奥运会获得金牌数第一名。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不懈努力、团结协作、敢于迎接挑战、勇于拼搏的结果。可在课堂前五分钟讲一段体育明星轶事,比如,号称“铁榔头”的郎平带领中国女排获得三连冠的艰苦奋斗,刘翔在 110 米跨栏比赛打破我国田径项目短跑金牌零的记录,国球乒乓球的傲视群雄,跳水“梦之队”的披荆斩棘。这些奥运故事都体现了中华体育精神,体现“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宗旨,都是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

讲述中国奥运故事,将祖国至上的爱国主义深深地刻在学生心里,形成民族自豪感。以此为课堂出发点,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为体育课堂有效进行拉开序幕。

二、培养遵守竞赛规则习惯和团结精神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谈到体育时认为,体育教会我们在比赛规则约束下,如何光明正大地赢,同时也教会我们如何有尊严地输。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体育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体育规则。无论是比赛还是平时的体育运动都要严格遵守体育规则,以使自己成为守规则的人。懂得体育比赛不只是为了拿奖牌,而更多的是参与和健身。在体育比赛中,要充分体现体育风貌,遵守竞赛规则,展示团结协作精神。受社会、家庭和个人性格影响,部分职校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更注重个人利益,单打独斗。因此体育教师要精心设计,把竞争和团队团结协作精神融入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比如,游戏“两人三足”,每组排成一横排,相邻的人把腿系在一起,一起跑向终点,以用时最短获胜。这种寓教于乐的体育游戏,能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团结竞争精神。在游戏中,如果有学生因摔倒而导致小组组员之间相互埋怨,出现情绪问题和信任问题,那么教师要策略地用幽默的语言创造轻松的体育活动氛围,化解矛盾。或者采取开放式的沟通、协调与鼓励,快速缓解紧张局面,使学生从中知道合作的不易与重要性。团队精神不仅体现在参加体育比赛的运动员身上,也体现在每一个人身上。比如,每年的校运动会,没有直接参加比赛的人,可以当啦啦队为自己班级呐喊助威,这就是典型的团队精神。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团队精神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三、进行体育健康知识教育,培养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体育教学往往提倡“快乐教育”,却忽视基本健康知识的灌输。在体育实践课程中,如果没有基础理论知识做指导,那么就会造成练习动作要领不到位,导致运动损伤。例如,在篮球跳起单手肩上投篮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在起跳时总习惯用全脚掌用力蹬地,这样在落地的过程中对膝盖的压力很大,会造成疼痛。正确的动作是用脚尖蹬地起跳,在下落时屈膝缓冲,保护膝盖。体育课对职校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全方位的,具有深刻的内涵,它不仅让学生学习体育基础知识,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应用技能,而且练就健美的体魄。比如,学生根据健康标准,通过锻炼矫正身体形态,可以改善形体、外塑形象。体育这种内练修养、外塑形象、调养身心的特质,自然而然地培养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提振人的精神面貌。目前有的职校体育课几乎没有理论课程,没有体育文化知识教学。因此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体育健康知识教育。例如,开展体质健康教育,认识健康的内涵,了解亚健康的危害和维护健康的法则;懂得营养与健康的基本关系,明白营养对健康的重要性,学会平衡膳食,掌握运动与营养之间的关联,最终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职校体育课应不断丰富和完善体育文化与知识内涵,重视体育理论课,促进体育课程的科学化发展,增强学生体育思想文化意识;构建“厚基础、抓重点、重健康”的课程内容体系,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的思想意识,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基本规律,并懂得根据个人的身体特点选择适宜的体育运动项目,以增强个人体质和体育素养,具备良好的竞赛心理。

四、开展民族运动项目,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

中国具有历史悠久的辉煌的文化,民族传统体育则是中华民族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生产劳动、古代军事、风俗民情、宗教信仰等,表现出强烈的地域、种族、民族色彩,因其在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范围内,故个别民族体育项目濒临失传,有的不得不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一般来说,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资金投入小,简单易学,便于开展,因此可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职业院校体育课堂,让学生学习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了解传统体育运动文化。学校可定期举办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比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表演活动,丰富学生的体育与文化生活。民族传统体育主要有武术、板鞋竞速、摔跤、珍珠球、抢花炮、打陀螺、踩高跷、舞龙、舞狮等,这种风格各异的体育项目体现了不同的民族习性和民族文化。在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中,珍珠球的激烈竞争,抱花腰的精湛技术,抢花炮的强烈对抗,都能极大地激励学生在比赛中形成努力奋进、勇于竞争、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的精神,树立良好的体育作风。一般而言,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性、娱乐性、竞技性等特点,在运动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增加学生的身体健康,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比如,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术,它使学生在相互较量、切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吃苦耐劳、遵守规则、公平竞争、顽强拼搏的价值观,并从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更加珍惜和保护民族体育文化,培养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锻炼意识。

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财富之一,在职校体育教学中应大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积极寻找中华体育精神与体育教学相结合的途径,用丰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创设情境,寓教于乐,使学生传承中华体育精神,提高体育素养,培养体育锻炼好习惯。

【参考文献】

[1]王 培.百年中国  奥运之路[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8.

[2]崔姚池,张鹏洁,陈 阳,李佳坤.论新时代体育精神的作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11).

[3]汪 琳.中华体育精神核心内涵与文化自觉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4.

【作者简介】高杨峡(1987— ),女,壮族,四川眉山人,讲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传统体育
川东乡土传统体育的发展困境研究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性的研究
江西省高校舞龙运动发展对策研究
浅析甘孜藏区中小学学生体育教育
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意义及重要途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保护的思考
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的思路与方法创新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下村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