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川东乡土传统体育文化是经过世代努力和发挥聪明才智创造的宝贵财富。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古老、多样、质朴的乡土传统体育文化正面临着逐渐萎缩甚至消失的危险。当前川东乡土传统体育文化由于社会环境变迁过程对传统体育的保护力度薄弱、政府层面科学规划的缺失、保护非遗视野下传承机制的不完善等问题。通过本课题提出新的有利于解决当前川东乡土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思路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传统体育;困境;对策
一、川东乡土传统体育的困境
1、社会环境变迁过程保护力度薄弱
不可否认的是耍火龙是上一代乡村群体用以自娱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在那个精神文化相对缺失年代得到繁荣发展有其必然性,但是当前多元文化的剧烈冲击,古老的起源神话已经不能再成为人们的精神文化支撑,更多的青少年趋向新鲜事物接受,电视、电脑等新型娱乐文化的普及吸引了他们更多的注意,较多的青壮年成员经历城市务工洗礼后,其精神文化生活也趋向多元化,他们更多的认为烧火龙只不过是一种原始形态的娱乐形式,与大城市现代化娱乐方式比显得较为单薄。另外,随着一些颇有造诣的民间传统体育师傅相继去世,未能够留下原始的相关文字记载,即便是健在的为数稀少的艺人因年事已高,也无法完整的传授技艺,乡土传统体育精神传承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2、传统体育传承主体的缺位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按理说川东乡土传统体育会更为丰富。但社会转型和经济的高度发展促使了民间活动的高度分散,乡土传统文化阵地受到巨大冲击,由此导致了乡土体育文化层面缺失,往昔的展演场地逐渐被乡村建筑、耕地、林地占据,人们已经很少有往昔耍火龙的空间,同时火龙制作的复杂性和占据时间长,使人们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制作。生产生活方式进步由此解放的农村富足劳动力没有转化为乡土传统体育文化继承者,他们更希望的是进一步改善自己的生活,向往高端的生活方式,导致最终向城市流动,成为新型的城市务工人员。人的因素缺失和展演场地设施的缺乏导致了川东乡土体育文化的缺失。
3、政府层面科学规划的缺失
由于烧火龙项目的特殊性,“火”的因素带有隐患性,所以政府管理者更担心的是安全问题,从烟花的选取、材质的选择、石头花钵的制作到现场的耍火龙,都尤为谨慎,这在一定层面上也对烧火龙活动规模造成一定的限制性影响。同时,也受媒体影响,人们过于注重自身安全,对于烧火龙这一“危险性”活动参与显得过于谨慎,更多的群体更愿意去观看,而不是参与其中。受多元文化冲击和社会转型发展影响,对于其他乡土传统体育文化参与人们也逐渐开始淡漠,这一系列的因素造成了烧火龙及其他传统体育活动缺失。
4、非物视野下传承机制不完善
川东乡土石桥火龙的开展具有季节性,一般都是在农闲时期、重大节假日开展,并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链,所以如前所述,其制度文化层具有约定俗成性。绝大部分的烧火龙活动都带有自发性质,处于无序、无组织的发展状态,缺少宏观的管理,没有真正形成与烧火龙活动相关的制度文化,发展前景较为狭窄,没有可持续发展性。即便是部分乡镇政府组织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其每年也不能定时开展,并且活动相关的文件制定、方案落实不能够形成持续性。烧火龙及其乡土传统体育不能改上升到产业角度,造成相关制度文化的不完善,必然也会制约到川东乡土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二、川东乡土传统体育发展中应对困境的对策
1、地方政府政策支持是推进乡土传统体育活动发展的基本保证
当前川东乡土传统体育的无序发展造成了乡土传统体育自身的功能性损耗,在理顺乡土传统体育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应担负起相关责任,以推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己任,注重对乡土传统体育发展的政策性倾斜,重点扶持乡土传统体育产业形成,以推进乡土文化繁荣、经济发展。
2、媒体的宣传作用是促进乡土传统体育活动发展的重要手段
鉴于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形式已成为人们新闻获取的主要手段,乡土传统体育要想持续性发展,需加强媒体的宣传作用,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们认识到乡土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认识到乡土传统体育文化的功能,在其产业化的基础上,通过宣传手段,使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其中,在感受到文化熏陶过程中并创造社会财富,进一步促进乡土群众文化水平、经济水平的提高。
3、游艺方式方法创新是推动乡土传统体育活动发展的必要条件
鉴于一些乡土传统体育游艺安全性、趣味性降低的问题,可在保持游艺习俗和总体游艺过程不变的情况下对内部的游艺方式因子进行改良,如烧火龙由于其安全性问题,可将石头花钵进行安全性改进,保障其在游艺过程中避免安全隐患。通过游艺方式方法创新进而推动乡土传统体育活动发展。
三、结语
民间游艺活动源于民间生活,表达了民间群众的需要,展现了民间群众的淳朴,川东乡土传统体育植根于民间,已成为川东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深入挖掘川东乡土传统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影响,对进一步研究川东民间民俗文化特色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是增强民众体质的需要,也是实现文化乐民、文化育民和文化富民的需求,更是贯彻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精神,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川东地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需要。在考察川东民间社会组织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和生活方式结构基础上,理顺川东乡土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川东乡土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主要有传统民间社会组织功能性消失、社会经济结构断裂、社会文化结构变迁、生活方式结构转变。建议川东民间传统体育传承需在以下几方面努力构建适应现代村落社会发展的川东乡土传统体育组织管理模式、形成川东乡土传统体育经济持续增长发展模式、拓展川东乡土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发展模式、营造以乡土传统体育为核心的文化生态氛围。
科研项目:四川文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610644022
【参考文献】
[1] 万 义. 村落社会结构变迁中传统体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 体育科学, 2011(2):12,18.
[2] 孙亮亮. 川东村落传统体育文化符号:石桥火龙考[J]. 长春大学学报, 2013(6).
[3] 李万斌, 董 立, 孙亮亮. 川东地区民间舞龙文化特色与价值研究[J]. 中华文化论坛, 2011(3):48-53.
[4] 孙亮亮. 川东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符号:安仁板凳龙考[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3(9):160-163.
【作者简介】
梅桃,男,四川达州人,四川文理学院体育学院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