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5年国家教育部深化课程改革,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的概念,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和分析历史的能力,尤其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问题教学法是落实核心素养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文章总结了高中历史课堂问题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问题教学;有效策略
问题教学法是古今中外教育共同推崇的一种方法,也是基础教育中各学科广泛采取的一种教学法,那么问题教学法的优势在哪里?
第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不论是古代西方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法,还是东方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思想,还是近代杜威的“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和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都充分地体现了在情境教学中,从问题出发,让学生的心理处于好奇、质疑的状态,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
第二,可以激发教师教学的创新能力。问题教学法的灵魂就是“问题”的设计,如何创设情境,如何设问,如何互动,这就需要老师不仅是导演,还要是编剧,写好“剧本”,能够基于学生的学情并让学生有兴趣去“表演”,去探索,去思考,去表达。
第三,可以提升课堂的有效性。好的课堂应该是教学相长的,我很喜欢刘丰老师的一句话:一堂课,最大的收获者不是听的人,而是讲的人。老师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课堂上最精彩的发挥往往是那些意想不到的思想交流和碰撞,往往是学生的互动给予的启发和联想。而对于学生也是,机械地接收会让他们处于一种催眠的状态,出现所谓的左耳进右耳出的尴尬情况。而借助问题,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改变学生的课堂地位和状态,让学生也有一种主人翁的感觉,这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非常符合这一年龄的学生追求自我独立的心理需求。
从学科特点来看,历史研究的对象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因此历史的学习本身就包括三个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所以问题教学是很适合历史学科的教学方法,关键是如何将这些基本的问题转化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问题。所以基于课堂教学的实践,在此,笔者总结了几种相对有效的课堂问题教学法。
一、 冲突式问题教学法
所谓冲突式的问题是指与学生现有的认识发生冲突的问题,这一类型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因冲突而产生好奇,因好奇而产生争辩欲望,因争辩而学会思考。这一方法最适合用于导入环节。例如在《孔子与老子》的导入中,我借用了自主招生的一道题:假如孔子和老子打架,你会帮谁?刚看到问题,学生都笑了,以为我跟他们开玩笑,因为在我们的观念里,孔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且孔子还曾亲自拜访过老子,怎么会打架呢?然后我跟他们说这题不是我出的,是大学自主招生的一道题目,他们突然严肃起来,认真思考,然后几个活跃的同学就开始很有表达的欲望。最后我说,帮谁其实就是你更认可谁的人格魅力和思想主张,学完这节课我们应该就有答案了。
再比如《西学东渐》的导入中,我问了学生一个问题:西学东渐的“渐”怎么读?学生一听也是愣了,这不就是读渐(第四音),但是也怀疑怎么这么简单的问题老师为什么要问呢?从而产生冲突,开始私下争辩讨论。最后我说,这个字我们习惯读第四音,但其实应该读第一音,表示慢慢流入,渗透的意思,然后由此引出西学东渐的概念。
二、 史料分析问题教学法
史料实证是历史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历史研究的主要依据,基于史料的问题教学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课堂的史料教学的有效性应注意几个原则:第一,宜精不宜多。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而且史料的阅读和理解都需要时间,过多的史料会让学生产生阅读疲劳。所以应主要围绕课本的重难点设置相关史料。第二,旧史料可以新用。高考是基于新史料、新情境的,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一线的老师来说,难于做到每节课都可以广泛地阅读新史料,所以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史料和课本的内容,在设问上加以创新。
比如《西学东渐》一课,内容容量很大,所以我把课本的基础知识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即每个阶段思想发展的背景、派别、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或活动、影响四部分,其中派别、代表人物的主要觀点和活动,因为课本有叙述,且学生初中已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我以表格的形式直接呈现,使它转变为史料,然后让学生根据各派的主要观点和活动,设问:他们“变”了什么?这一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却是本课的重点知识,即理解不同派别向西方学习的侧重点,而四个阶段串连以来,就形成一条清晰的线索,即为什么说西学是东“渐”的——从技术到制度,从观点到实践。
再比如,课本后的中外大事年表也是可以作为史料的,通过设问让学生了解某一历史事件或人物所处的历史大背景。还有课本中的历史图片,也是可以作为史料,通过巧妙的设问发挥它的功用。
三、 推理性问题教学法
在历史核心素养提出后,推理教学已成为历史课堂教学思路的基本模式,即从传统的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一转变符合核心素养中历史解释的要求,即“学生要能够以时空观念为前提,以史料实证为支撑,有意识地对过去提出理性而系统的具有因果关系的叙述”。
比如《西学东渐》一课,在让学生理解了不同派别向西方学习的侧重点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问:根据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分析他们思想产生的背景?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社会存在觉得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思想有时代性,这样学生就能够根据不同时期社会的危机,理解社会危机与救亡图存的关系。再者思想也具有阶级性,学生也能看到不同阶级的探索背后,不仅是社会危机的加深,更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的推动。
最后再提问:请从他们的观点和活动推导他们思想的影响?这一过程其实就是培养了学生论从史出、历史解释的能力。从观念上,学生看到了近代中国从华夷之观到开眼看世界,从中体西用到维新思想,思想逐渐得到解放的过程。从实践上,他们也看到了从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中国从经济教育军事外交进一步到政治风俗逐步近代化的努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历史的学习已经完全不是背一背就能应付的,历史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已经成为中学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是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也是老师必須教授给学生的基本史学方法。它不仅能提升学生历史解题的能力,也能改变学生的历史认知,历史不是碎片化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错综复杂的。
四、 批判性思维问题教学法
在传统教育下,批判性思维普遍缺失。但是随着教育的改革,批判性思维教学已经得到了重视,因为它符合教育的本质,能够健全学生的理性思维和独立人格,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良知,不会盲从权威。尽管在实践中,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主动进行批判性思考还相当缺乏,但是如果老师能给予一定的问题引导,还是能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
比如在学习苏格拉底的人文思想部分的时候,我首先借用了俄国文学家克雷洛夫的寓言《熊与隐士》,让学生理解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接着我又给出了一个真实的案例,高考状元北大高材生吴谢宇弑母案,然后提问:同学们对这个案例有什么想法吗?有的说,这个人太残忍了。有的说,这个人书都白读了。其他同学也互相讨论着,可见他们对这个问题是感兴趣的。然后学生慢慢地认识到有知识也不代表就有美德。然后我又问:那问题在哪里?学生说,高知识犯罪更可怕,更专业。最后我总结说,知识教育不等于美德教育,美育德育始于爱的教育,吴谢宇的成长经历是缺乏爱的,或者说是缺乏健康的爱的教育。
历史的研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也是没有止境的,但是受传统观念和篇幅的影响,课本的很多史学观点是相对滞后和片面的,尊重历史研究的学科特色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在不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小心求证。
五、 开放性问题教学法
历史开放性问题就是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学生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和逻辑表达等能力的要求都较高。开放性问题的教学一般是通过讲解题目来进行的,也可以适当融合于课堂教学中,作为一种常态式的学习方式,可以减少学生对开放性题目的焦虑。
比如,在《经济重心南移》一课,三次中原人口南迁并不是本课的重点,而且具体的内容课本介绍得非常具体,所以我以三张相关地图为题目,然后设置了一道开放题:根据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就三次中原人口南迁高潮自拟一个论题,并简要分析。比如讲到明清经济发展这一课,我借用明朝小说《醒世恒言》中施复夫妇由小手工者发展成为机户的情节作为材料,设置了一道开放题:根据以上内容,找出一个体现明清经济的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在问题教学的实践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真正地调动学生的参与面,一个问题抛出去,究竟有几个学生是真正的积极在思考,也是检验问题教学成效的指标,否则大部分的问题就会变成老师的自问自答,失去了问题教学的意义,尤其是这种开放性的问题教学。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此类题目不宜太多或太难,同时要限定时间,让学生动笔作答,如果只是口头回答效果不佳。
最后,借用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来总结: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就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唤醒学生内在学习的动力,唤醒他们沉睡的想象力,唤醒他们的自信心。有趣的问题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充满挑战的问题可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可以让他们在答案和分数中得到适当的解脱,所以问题教学的方式还有很多是值得我们继续去实践和研究的。
参考文献:
[1]杨琳莎.“问题教学法”的研究综述[J].西江月,2013(2):168-169.
[2]林良展.批判性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模式探索[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46-51.
作者简介:学惠,福建省泉州市,泉州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