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PICC在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2020-09-11 07:31钱程石静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17期
关键词:导丝消化道输液

钱程 石静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消化道恶性肿瘤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1],因此提高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是改善肿瘤预后、降低肿瘤死亡率的关键。目前,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随着各种新型化疗药物的问世,化疗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恶性肿瘤的化疗方式主要包括外周静脉通路(Peripheral intravenous access,PIVA)、植入式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 IVAP)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其中IVAP和PICC均可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从而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更为方便、安全并且有效的化疗方式[2]。本文通过对IVAP和PICC在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应用中的护理进行研究,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并发症及经济费用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选择IVAP和PICC化疗方式各35例。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1)年龄20~70岁,预计生存期≥12个月且需长期接受静脉化疗者。(2)无服用抗凝药物史、无穿刺部位或全身感染史、凝血功能及血常规正常者。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内科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及其他肿瘤病史。(2)有穿孔、恶液质等放化疗禁忌证或并发不可控感染患者。(3)对IVAP和PICC相关材料过敏患者等。IVAP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9±4.5)岁,胃癌5例,结直肠癌27例,食管癌3例;PICC组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2±4.9)岁,胃癌6例,结直肠癌20例,食管癌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IVAP组 是在手术室由本院外科医生进行置管。患者取平卧位,肩部垫高,头部后仰并转向对侧,采用局部麻醉,超声引导下进行右侧颈内静脉穿刺,通过导丝指引下将导管置入颈内静脉,直到导管末端置于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输液港置入皮下组织,将导管和港体连接后缝合固定。术后进行 X 线检查,明确导管尖端位置,保证导管位置正确。维护方法:每4周冲洗封导管1次。入院化疗期间给予常规维护,非住院期间每隔4周需返院维护,亦可至当地二级甲等或以上级别医院进行维护。

1.2.2PICC组 是由本院PICC护士团队在治疗室进行置管。穿刺部位首选右上臂贵要静脉,其次肘正中静脉。患者平卧位,上臂外展90°,消毒后穿刺,见回血后平行送导丝,撤出穿刺针,扩皮,送入置管鞘,撤出导丝后将导管缓慢送入直至所需长度,撤出导丝,连接正压接头,回抽见血后进行脉冲正压方式冲管,应用贴膜固定导管于体外。术后行 X线检查确定导管尖端位置。维护方法:每周进行1次维护。入院化疗期间给予常规维护,非住院期间每隔1周需返院维护,亦可至当地二级甲等或以上级别医院进行维护。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穿刺方式的首次穿刺置管成功情况。(2)比较两组穿刺方式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制定的《输液治疗实践标准》,并发症主要包括局部感染、静脉炎、药物外渗等方面[3]。(3)比较两组穿刺方式术后护士的满意度情况。护士满意度方面从维护的难易程度、工作量、并发症处理等方面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3个标准,最终计算总满意率,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4)比较两组置管6个月时的维护次数和维护费用。

2 结果

2.1首次穿刺置管成功情况 IVAP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的有33例,占94.3%,PICC 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的有34例,占97.1%。IVAP组置管首次穿刺成功率与 PICC 组首次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

2.2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 例

2.3两组患者对护士满意度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士满意度情况比较 例

2.4两组患者置管维护次数和费用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置管维护次数和费用比较

3 讨论

3.1IVAP与PICC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缺点比较 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常规化疗通常需要4~6个周期,治疗周期较长,其中常用的化疗药物5-Fu类、铂类以及紫杉醇类等药物浓度高,输注时间长,对血管刺激性大,目前,随着靶向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的问世,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成为消化道肿瘤一线治疗后复发或转移后的新选择,该类药物亦需要通过静脉输注,因此选择正确的输液方式选可以有效的避免药物外渗、静脉炎、神经损伤等副作用[4-5]。PICC技术是一种在恶性肿瘤化疗中应用广泛的静脉置管术,是由上个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其具有操作相对简单,静脉穿刺次数少,患者耐受性较好,费用低于IVAP的优点,但由于肘部携带置管,令患者活动不便,并且对恶性肿瘤患者具有一定精神心理影响。然而,由于IVAP是植入皮下,隐秘性较好,感染风险低,对于需要长期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能够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心理精神压力。同时,在治疗期间维护间隔时间比PICC长,使用期限也长,方便离院患者应用。与PICC相比较,IVAP价格较贵,需要经过培训后的外科医生进行植入,操作流程较多,相对复杂,使其应用受限。

3.2IVAP较PICC在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应用中优势更明显 本文通过对IVAP与PICC在70例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应用中的护理的进行比较,发现对于IVAP和PICC在置管技术方面没有差异,证实2种技术稳定可靠。在两组患者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中的研究,发现IVAP组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PICC组(P<0.05),IVAP组35例患者中仅有2例(5.7%)发生了并发症,而PICC组中高达24例(68.6%)。相关研究[6-7]也表明IVAP中心静脉导管感染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均远低于PICC,说明对于PICC而言,IVAP的安全性更佳。在护士对PICC和IVAP的满意程度研究中,也显示IVAP在护士中的满意度更高。但是,对经济费用的调查发现,IVAP的材料费用和人工操作费用要比PICC高。可是在置管6月时对维护次数和维护费用分析,则发现IVAP组维护费用显著低于PICC,可见IVAP与PICC相比能减少患者来医院维护次数,可为患者带来更多便利。通过以上研究结果不难发现,IVAP对于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获益更大。

因此,尽管IVAP技术目前在临床上还未普及,但是该项技术包括相关的护理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8],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IVAP技术的推广,IVAP技术不仅可应用于肿瘤的化疗中,还可应用于更多的方面,为肿瘤患者提供更多的可能。

猜你喜欢
导丝消化道输液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介入导丝或硬膜外导管在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修复手术中的临床运用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消化道早期癌前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后的护理干预
Gaia系列导丝在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解剖结构及pilot200指引导丝在knuckle技术中的运用体会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