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联动发展研究

2020-09-11 02:38武胜奇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群众性湾区龙舟

武胜奇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体育部,广东 广州 510640)

新时代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担负着促进全民健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健康中国的新使命。“群众体育赛事已悄然演变成民众的重要生活内容之一,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体育生活的追求”。[1]新时代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完善,研究新时代的内涵及特征,对于加快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发展,发挥其在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区域交流中的作用意义重大。粤港澳大湾区是指由广州、深圳等珠三角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提出了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融合。当今时代,体育作为国家、区域交流的桥梁,在促进国家、区域融合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粤港澳大湾区体育交流由来已久,已形成了较好的基础,如省港杯、粤澳杯等体育赛事在促进三地交流的作用远超赛事本身,以独特的优势促进了区域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新时代大湾区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举办将更加频繁,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也将成为湾区交流的优先发展领域,在湾区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1 “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内涵及新时代特征

1.1 “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称谓的提出

由于群众体育包含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又具有发展性特征,同时由于我们对群众体育认识的历史局限性,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在不同发展阶段和研究文献中表述不同(见表1)。从表1看,“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在不同语境表述不同,“群众性体育活动”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在大多数文件中常常分开表述。同时,“群众性体育活动”在不同的文件中有“群众体育活动”、“全民健身活动”、“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等不同表述,“群众性体育赛事”在不同文件中有“群众体育运动会”、“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体育健身赛事”等不同表述。国发〔2014〕46号文是“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称谓在国家文件中最权威的完整提法,新出台的《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为“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概念的固定称谓提供了依据。从字面意思上,“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是“群众性体育赛事”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合称,但实际上不是“1+1=2”简单的组合,这一新称谓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表1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相关概念不同阶段文件的表述方式

1.2 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内涵

群众性体育赛事是以普通群众为主要参与对象,以健身、娱乐、丰富文化生活为参与目的,以不同的体育项目和运动方式为手段,借助公共体育场馆或其他体育设施,在一定的竞赛规则的制约下所开展的体育竞赛活动。[2]体育活动“宏观上就是指人们为满足或实现自身的健康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 (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而进行的有意识、有规制化的主动性肢体活动”,[3]其本质为“以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4]结合王艳对“群众性体育赛事”[5]、黄海燕对体育赛事的定义[6],群众性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都是“特殊活动”,强调是以“普通群众”为对象参与的体育竞赛或运动,与一般的体育赛事在参与目的、运动水平等有较多不同(见表2)。因此,该研究认为,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是以普通群众为主要参与对象,以身体活动和运动项目为主要手段,在一定的竞赛规则制约下的有组织的一系列综合性活动的通称。

表2 体育赛事、群众性体育赛事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不同特点

1.3 新时代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新特征

首先,“参与目的”和“运动水平”已不是区分“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重要特征。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中国建设有力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新时代群众参与体育赛事活动的目的,已由传统的相对单一“强身健体”等需求目的,转变为以强身健体、休闲娱乐、体育旅游、挑战自我等多元化目的趋势。与此同时,我国群众体育运动水平迅速提升,群众性体育比赛项目进入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群众组体育选手,展示了较高的竞技水平和力争上游的竞争精神。在马拉松、自行车等运动中,群众选手表现出了突出的运动技术水平。显然,传统上常用“竞技性适中”来标识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用“运动水平的高低”或“竞技性强弱”这一简单的标准已不完全准确。新时代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竞技水平”,虽然还不能与职业体育相媲美,但正以另一种方式展现体育竞技的魅力。

其次,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承载的综合价值更加突出。新时代,体育的健身、娱乐、休闲、旅游、社交、消费等功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体育作为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时代共识。[7]我国群众体育也由单位体育向社会体育演进,活动内容由单一的健身转化为多类别多层次的体育活动及体育+活动。[8]群众体育是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沃土和运动员退役就业的基地,体育产业的动力源,体育文化的载体,体育外交的平台。[9]新时代,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将进一步发挥在群众体育的核心带动作用,充分释放群众体育的多元功能和综合价值,实现其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建设,在区域经济和文化等领域,以及对竞技体育的支撑等的价值。

最后,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由群众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组成,但又不仅仅是两者的简单集合,两者可单独举行,更多地是相互融合。新时代,两者的融合发展将进一步深化,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节事、旅游、文艺),(节事、旅游、文艺)+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将呈常态化,综合化的内容、形式也将更加多姿多彩。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将由单一的“体育竞赛”或“体育活动”为主,发展为集“健身娱乐”—“竞技比赛”—“赛事活动”+的综合体,并呈现出不同的年龄特征、季节特征、地域文化特征。

2 粤港澳大湾区群众体育赛事活动联动发展的战略意义

2.1 有利于人文湾区的建设和形象树立

粤港澳大湾区首次从城市群级别提出了共建人文湾区的目标,是城市群建设的创新。[10]人文湾区体现了现代城市建设不再只是重视城市规模、经济总量的增加,更重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更重视城市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体育作为人文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人文湾区体育的发展理应“以人民为中心”,把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体育健身权益摆在重要位置。因此,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是满足新时代群众体育健身多样化需求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成为人文湾区建设的标配。“体育赛事是传播区域民族传统文化和构建区域当代文化与形象的重要载体和窗口”。[11]把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作为人文湾区建设的突破口,通过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联动发展,必将做大大湾区群众传统体育赛事的品牌,促进民族、民间体育赛事活动的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树立人文湾区建设的形象。

2.2 为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提供突破口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体育领域提出,“共同推进大湾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联合打造一批国际性、区域性品牌赛事”。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学者们多从体育产业视角提出了湾区协同发展的对策,并关注到体育赛事在体育产业中的重要作用[12-13]。粤港澳体育赛事文化交流已久,历史悠久的“省港杯足球赛”和“粤澳杯”足球赛至2019年已分别举行了第四十一届和十七届。2017年首个以“粤港澳大湾区”命名的赛事在东莞举行,随后粤港澳大湾区足球冠军联赛、粤港澳大湾区龙舟邀请赛、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自行车挑战赛等相继举办。2019年广东举办“粤港澳大湾区”系列赛事、活动60多场。[14]根据以上赛事发展的经验,有岭南文化底色的民族民间体育如龙舟、醒狮等赛事在湾区的认同性高、更易开展、持续性好。湾区体育一体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必将经过交流,再走向合作,最后互相融合达到一体化,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以基础性、易开展、辐射广、文化认同高的特点,更容易突破大湾区制度等约束,成为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

2.3 有利于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参与国际交流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中国需要全新的开放平台,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无疑是这一平台的理想选择。这一平台的建设也无疑给中国的体育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也自然从中受益,粤港澳三地群众体育赛事活动的联动,可以整合区域的赛事活动形成竞争力,通过大湾区这一“鹊桥”,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枢纽作用,使我国的群众体育赛事活动走向世界,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中国龙舟走向世界,成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与香港长期坚持开展传统龙舟活动关系密切。香港龙舟赛从1976年开始每年举办,现在香港每年有大约60场龙舟赛事。香港是把龙舟推向国际化的功臣,香港已成为大湾区传统体育项目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窗口。

3 粤港澳大湾区群众体育赛事活动联动发展的可行性

3.1 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内容丰富类型多样

粤港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良好的区位优势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形成了区域类型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多样的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为联动发展提供了基础。如广州市2019年举办的各级各类群众体育活动约1184项,其中国家级12项,省级22项。[15]香港社区体育会在2017-2018年度举办社区体育会活动约有2350项,各体育总会举办了共514项本地比赛[16]。大湾区赛事活动类型多样,现代项目有足球、篮球、排球、马拉松、网球、射箭、高尔夫、马术等,民族传统项目有龙舟、龙狮、传统武术等,水上赛事有赛艇和帆船等,户外运动项目登山、徒步、露营等。节庆式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如广州的横渡珠江、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等。香港的“全港运动会”、“普及健体运动”、香港体育节等。澳门世界步行日举办的“欢乐跑”、“行山乐”等赛事。

3.2 对参加赛事活动的认知度一致性高

粤港澳大湾区群众参加体育赛事活动已呈常态化、生活化。参加体育赛事活动的目的多元化,但整体认同性高,体现了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群众体育的新特点。居民从重视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生物学目的,转变为既强身健体又把参与体育赛事活动作为生活休闲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香港和澳门有着比内地更多的假期和休闲时间,香港各体育总会也重视休闲体育知识的推广和技能培训,香港和澳门的私人及商业健身会所较普遍,都为居民体育休闲提供了便利,居民参与赛事活动休闲成为主流。参加高水平的体育赛事活动,展示自我,提高运动水平已成为大湾区群众体育赛事活动的重要动向。香港体育节“鼓励参与竞技和展示骄傲的社区”,是这一动向的最好诠释。在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广东省代表团在太极拳、象棋、龙舟、攀岩、乒乓球等19个群众比赛项目中,金牌、奖牌、总分均位居各代表团之首,[17]体现了较高的竞技水平。

3.3 群众性体育赛事交流发展基础好,受制约因素少

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二、三、四”(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是它最大的特点和优势,但多制度并存的区域格局为区域融合发展提出了新挑战。[18]单从体育领域合作层面看,不同的领域其制约因素亦不同,如职业体育存在注册及外援政策等问题,共同申办国际大型赛事存在体育管理体制问题和总体协调问题,唯有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相通之处较多,制约性因素少,举办群体赛事活动作为“民生问题”,粤港澳三地政府容易达成共识,民间体育组织自由空间较大,可以发挥赛事活动组织的重要作用。同时,粤港澳群众性赛事活动交流发展有着较好的基础,在“省港杯”足球赛的引领下,粤港澳体育赛事交流逐渐深入,定期举办粤港篮球赛,粤澳篮球赛,以及龙舟、毽球、舞龙舞狮等两地的交流、比赛,每年都能见到。粤港澳山水相连,文脉相通,传统赛事活动项目关联性和互补性强,容易找到共同的赛事活动平台。

4 粤港澳大湾区群众体育赛事活动的联动发展构想

4.1 构建大湾区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联动发展的协调机制

建立协调机制为联动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为推进大湾区共同建设,广东省成立了以省委书记为组长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香港成立了以行政长官为主席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督导委员会”。广东省体育局起草的《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发展框架(稿)》即将出台,大湾区体育部门应在《粤港澳体育交流与合作协议书》的基础上,成立大湾区体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群众体育工作责任人,统一布局大湾区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发展,突出特色,立足群众体育赛事活动的事业性,纳入大湾区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制定支持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资助政策,协调大湾区群众体育赛事活动整体工作,推进赛事活动从点状和线状升级为网状合作的格局。

4.2 加强群众体育组织体系建设,成立大湾区群众体育联盟

香港和澳门的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倡导政府、企业和社会多元化主体供给模式,供给主体分工协作协同发展。社会组织和民间体育社团具有主导地位,社会体育组织具有高度“专业性、灵活性、柔软性”,群众体育社会化、市场化高,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完善。[19,20]广东群众体育社团发展较快,政府购买社会服务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应整合以上好的管理模式,建立统领大湾区的群众体育组织,激发现有体育社会组织和团体,在现有发展基础上组建“大湾区群众体育联盟”,支持群众性赛事活动的举办。改变粤港澳体育赛事合作原来多靠政府部门组织,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的局面,让更多的非政府组织、民间体育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民众等社会力量的参与组织,只有呈现出多样化的组织形式,才能形成组织形式的合力。[21]

4.3 打造岭南文化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活动品牌

粤港澳大湾区民族传统体育地域特色鲜明,南派龙舟、醒狮、武术是岭南文化的代表,三地应从群众体育入手,汇聚各地优势再造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的辉煌。整合大湾区龙舟赛事品牌优势,以香港国际龙舟邀请赛、澳门国际龙舟赛、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佛山国际龙舟赛等为平台,发挥赛事对区域全民健身和龙舟文化传承的带动作用,形成龙舟节会、嘉年华、赛事互动的发展模式。同时从赛事举办时间、项目设置、参赛队伍的区域分配等整体设计,打造全新的“粤港澳大湾区龙舟邀请赛”,充分利用国际龙舟联合会总部设在香港、亚洲龙舟联合会设在佛山的优势,在龙舟进奥运会上发挥重要作用。整合香港国际武术节、澳门武林群英会、佛山武术节事,发挥佛山南派武术主要发祥地作用,以佛山打造“世界功夫之城”为契机,使群众性武术赛事活动走向世界。

4.4 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地缘网络化构建

加快构建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地缘网络,“线上”利用大湾区门户网设置大湾区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专栏,借网络平台组织、推广、宣传大湾区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借鉴广州“群体通”模式,创建大湾区“群体赛事通”,打造专业的赛事组织平台。“线下”打造相邻地域常态化,湾区整体品牌化联动体系。利用粤港澳城市发达的“一小时生活圈”交通优势,利用大湾区海岸线资源开展帆船、冲浪、海钓、潜水等滨海体育休闲赛事活动。打造“珠中江澳”、“港深莞惠”、“广佛肇”联动圈,实现群众体育赛事活动交流的常态化。如珠澳同城化锻炼圈,解决了澳门群众锻炼场地供需不足的矛盾,促进了珠澳群众体育的交流,“珠中江澳”四地已形成篮球、网球等常态化交流模式。湾区整体品牌赛事采用“一程多站式”方式,打造赛事活动品牌。粤港澳大湾区高尔夫差点赛、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自行车挑战赛等,为打造大湾区“一程多站式”品牌赛提供了成功范例。粤港澳大湾区足球冠军(系列)联赛采用东西赛区制,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系列赛)等,形成了湾区的自主品牌。

5 结语

新时代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内容、形式更加广泛多样,群众参与体育赛事活动的目的向健身体验、休闲娱乐、提升竞技水平、体育旅游等多元化发展,举办的形式也呈“体育赛事活动+”等综合化方向发展。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应把体育一体化作为优先发展领域,以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联动发展作为突破口,从体制机制、体育组织体系、体育地域文化基础等入手,利用地缘优势等建立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联动发展的体系,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品牌,充分释放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多重功能,让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在人文湾区等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群众性湾区龙舟
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数字化治理分析
强中心、联湾区、撑南沙,广州未来14年地铁规划来了!
“新物种”重新定义空间服务!实力赋能湾区城市发展
妙语论道!湾区加速度,宜居新主场!
徐士伟:金融岛TOD,以湾区加速度,激活全新宜居格局
龙舟
观云
增强服务意识 打造为民频率
浅谈现代民间绘画的特性体现
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性戏曲活动的引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