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勃
关羽喜欢读《春秋》这件事,《三国志·关羽传》里没提。但裴松之的注释里,已经引用《江表传》说:“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江表传》是西晋的作品,写成的年代,比《三国志》也晚不了多少,这条史料的价值,还是很高的。
另外,《张飞传》里说,关羽的脾性是对士大夫特别傲慢。这倒也像是个爱读书的武将做派。就好像现在,会弄点诗文的理科生,鄙视起文科生来,也格外理直气壮一些。所以第一个问题是,儒家典籍那么多,关羽为什么偏偏喜欢读《左传》?
武将流行读《左传》
儒家最重要的典籍,叫作“经”。解释经的著作,则叫作“传”或者“传记”。如《春秋》是经,有《公羊传》《穀梁传》(即《谷梁传》)、《左传》三传。
在汉朝,对这些“传”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能够得到官方认可,成立专门的教研室,由朝廷给科研人员发工资,当时的说法,叫“立学官”。
西汉时,《公羊传》《穀梁传》都立了学官,公羊学的影响尤其大,但没《左传》什么事。
从正常人类的阅读体验来说,喜欢讲故事、说八卦、扯段子的《左传》,肯定比掰扯神神叨叨的大道理的《公羊传》《穀梁传》好看。但朝廷拨经费养着一帮儒生,是要你来对大政方针进行论证的,好看不好看,不是主要的考虑因素。
从西汉末开始,事情有了转机,不断有人提出,要重视对《左传》的研究。到了东汉章帝的时候,皇帝本人爱读《左传》,又有个叫贾逵的学者,指出《左传》不光好看,而且有“崇君父,卑臣子,强干弱枝”的优点。尤其是他还抓住了一个关键点:姓刘的是尧的后代,别的书都没有提,只有《左传》大大强调了一番。
《左传》这部书,是特别善于描写战争的,甚至有一个影响不小的说法:《左传》的作者,并不是左丘明,其实是一代名将吴起。所以,武将们是把《左传》当兵书读的,或者至少是把《左传》当作连接武人和文学之士的一座桥梁。
比如《三国志》裴注里提到,曹魏的大将李典,年轻时不喜欢处理军务,但身份又决定了他不能远离战争,怎么办?就找老师学习《左传》。再如后来灭蜀的钟会,他家教好,人又聪明,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十二岁就读《左传》了。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灭吴的统帅杜预,从他爷爷辈开始就喜欢研读《左传》,他本人号称是有“左传癖”,所著的《春秋左传经传集解》,更是今天研读《左传》最基本的资料。
再比如,建立汉赵政权的匈奴人刘渊,汉化程度很深(《三国志平话》把他造西晋的反,理解成为汉朝复仇),最喜欢读的书是《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这是明确把《左传》与最著名的兵书并列。
东晋的大将军王敦,为了标榜自己豪爽,与那些清谈家文化人不同,就自称“高朗疏率,学通左氏”。
如此看来,关羽爱读《左传》虽然是事实,却是当时武将里流行的造型。因为他后世影响大,所以只有他读书的造型被大家记住了,而不是读书这件事本身有啥特殊。
民间倒逼朝廷
历史上的关羽虽不能说平平无奇,但不过是众多普通英雄中的一个,放眼历史长河,能耐比他大、道德比他高的武将,不知有多少。总之,和后世受到广泛崇拜的煊赫声势相比,完全不相称。
关羽的影响是怎么大起来的?学者们早有许多研究,大致可以确认,是个民间信仰倒逼官方推崇的过程。
唐朝尊西周的开国功臣太公望(姜子牙)为武成王,安史之乱后,又增加武成王庙的陪祀人员,关羽得以入选,但在总计六十四人中地位并不突出,排名在张辽之后、周瑜之前。这和历史上关羽的真实地位,算是大致符合。
但关羽在武成王庙“打酱油”也没能持续多久,一个叫关播的官员上奏说,孔庙里拿孔门弟子配享,那都正经是孔子教过的学生;后世的这些武将,和姜太公又不认得,放在他身边算什么意思?于是这些扩编进来的武将,仅仅五年后就又被丢到一边,不再享受祭祀的待遇。
但民间的态度,就大不相同。要知道,人民群众觉得哪个神灵验,是讲故事不必有事实,说道理大可无逻辑,最能体现传播规律之风诡云谲、脑洞大开之通天彻地的。
不得好死的将军成为厉鬼,会给活人降下各种灾难,也会保佑某一支军队取得胜利,是很流行的迷信。关羽死后的命运,看来也差不多。唐代关羽祀庙的碑记上,就提到关羽的神灵,在萧梁末年的战乱中发挥的威力。看起来,这时关羽主要是个地方性的武神,他的崇拜者,也以军人为主。
经历了宋元两代,军队里崇拜关羽,打仗前祭拜关羽求支持,已经成了全国性的现象。但只要国家祭典的对象还是太公望,关羽就仍然只是民间信仰。直到明朝建立,明太祖朱元璋出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政策,帮了关羽大忙——他把武成王庙祭祀给废了。
朱皇帝下了一道诏书说:太公望是周天子的臣子,天子称王,他怎么也可以称王?作为有觉悟的忠臣,对这种不合礼制的尊号,他自己也是不会接受的。再者说,三代以上,学者大臣都是“文武兼备”“无所不宜”的,强行区分文武,真是既偏执,又浅陋。所以,太公望的王号要拿掉,武成王庙也不再设立。
这套说辞,可以说是既尊重历史事实,又很有理论高度了。但问题是,广大人民群众既不关心历史事实,也不需要理论高度,我们就是需要一个崇拜的对象而已。仗总是要打的,打仗前总还是要找个神拜拜的。民间基础深厚的关羽也就顺理成章地填补了空缺,不久后,朝廷第一次在首都建立官方祭祀的关羽庙。
然后对关羽的信仰,就越来越走出军队遍地开花,关羽也渐渐“承担”起弘扬正能量的重任。那么,“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的历史记录,还是要加以利用了。当然也有了点变化,就是一般只强调读《春秋》,“左传”二字就不提了。
这大概是因为,明清相比东汉早已时过境迁:第一是文武分途越来越明显,武将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第二是《春秋》的地位固然理论上仍然很高,但现在不流行拿着《春秋》抠字眼来解释国家政策了。所以别说武将里没几个会读《左传》,就是做八股文中进士的文官,对《左传》和《公羊传》《穀梁传》的区别,都不见得很熟悉。孔夫子作的《春秋》关夫子来读,讲到这一步,也就足够了。
《春秋》成了武功秘笈
关羽爱读《春秋》,所以他身上体现着“春秋大义”。
据汉儒说,孔子本来是天上的“黑帝之精”,命里注定该当天子的,但不幸早生了三百多年,没当成天子,只好把满脑子的治国思想,用微妙的语言写进《春秋》里,这就是所谓“春秋大义”或者“微言大义”。
但“春秋大义”究竟是什么,是个问普通人不懂,问学者,则几个学者会打起来的问题。其实《春秋》这部经典,总共两万字不到的篇幅,讲了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啥也说不清楚是必然的。有啥深刻内涵,全靠解释。
到了关羽的故事里,怎么拿《春秋》治国这件事,他管不着。但我们的民间艺人,很快就找到另外一种利用《春秋》的办法。
不管历史上关羽的武器是什么,现在大家都相信他使用一口青龙偃月刀,也叫“春秋刀”,关羽的刀法,也就是所谓“春秋刀法”。
“说三分”的艺人恐怕不见得有多少人读过《春秋》,但讲春秋历史的小说《东周列国志》)(下简称《东周》)大致是知道的。春秋刀法具体有些什么招数,也就要在这部书里找。
比如张国良的苏州评话里,关羽斩顏良是这样的:“考叔挟车子都忌”,这一刀,说的是列国年间,郑庄公手下大将颍考叔,有一次在出兵之时,他一人推动一辆载着大旗的军车,在校场绕了数圈,却被个懒小人,名叫子都的所妒忌。结果在一次作战中,考叔被子都袖箭伤性命……云长已把刀钻向左面一收,就提起后面的龙刀,向颜良的右面颈项之中,反手砍去。这一刀名谓起手刀,“效学开弓养由基”,这一刀的姿势,像列国中的神箭手养由基开弓的姿势,劈中了颜良的颈项……
《三国志》里只说“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刺和斩两个动作,他就掰扯了春秋时代的两个故事。后文书战长沙对黄忠,水淹七军斗庞德,都是大战了好几天的。要是都照这个节奏讲,讲关羽怎么施展春秋刀法,几百个回合打下来,也可以顺带把一部《东周》讲掉一大半。
这么说,关老爷秉烛读《春秋》,倒是有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功利目标,这是憋大招呢。
(摘自《不是东西》)
责编:马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