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养成教育

2020-09-10 00:25梁少奇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养成教育习惯

梁少奇

【摘要】教育是一直以来是人们始终关注的话题,中小学教育在一个人受教育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教育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然而现在很多中小学生没有良好的习惯,好学生和坏学生之间的差距就在于是否有良好的习惯,这是我们每个教育者应该关注的问题。学生的养成习惯在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综合影响,不能单一归结于某一方面原因。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养成教育;习惯

一、养成教育的意义

1、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现代教育行为心理学》认为: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1]。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对学生在生活方面、学习方面和与人交往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益处。例如养成认真听讲,边听边记笔记的好习惯,就相当于养成了获取信息,整理信息的好习惯。拥有良好的习惯的学生对身心健康也至关重要。

2、养成教育是一生的财富

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它会形成性格,进而决定命运。我们在生活中大部分的行为都是由习惯推动的,如果养成早起的习惯,你每天都会比别人多出很多可控时间;如果你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你就会比别人进步的更快。如果你养成多方面思考的习惯,你就会比别人拥有更开阔的思维。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适用于现在,也适用于将来,这将使我们受益终生。

二、中小学生习惯的现状

1、自控力差

自控能力差是很多中小学生存在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上课不能集中精力听讲,做作业效率低下,做事情不能坚持等方面。学习拖拉也是普遍存在的,多数同学是因为前面没好好学,没有尽早补回来,导致后面听不懂,滚雪球式堆积问题,学习越来越差,最终放弃学习。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自主学习能力差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老师局限于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在如何教好学生这个问题上没有进一步地思考,即便现在已经进行了新课改,但有的老师依旧偏重于“满堂灌”和“保姆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往往有很强的反抗心理,同时加上课程本身的难度,学生往往会感到受挫,这就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根据调查,在疫情期间的学生上网课学习的状态以及对待作业的态度相较于线下教学会差很多,一是线上教学没有老师监管,学生往往会做很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无法做到自主学习。二是很多学生无法抵挡手机的诱惑,甚至在上课期间打游戏。

3.学习没有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计划在学习过程中很重要。成绩好的学生一般计划性都很强,每年有每年的大目标,每个月有每个月的小目标,每天有固定的学习时间。但是更多的是没有学习计划的学生,他们没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学习完全看情绪,情绪好可以学到深夜,情绪不好则什么都不干。可想而知这么做的结果肯定不尽人意。

三、对中小学生养成习惯的建议

1、家庭教育

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中小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由于孩子在形成自己的认知之前,很大一部分行为都是模仿父母的,所以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当一个家庭的父母都有良好的习惯所以孩子也会潜移默化地受父母的影响。我们很容易见到这种现象,如果一个孩子生长在父母都有阅读习惯的家庭中,孩子也会在文化的熏陶中接触一些书籍。如果一个孩子生长在父母都有不良习惯的家庭中,那么孩子很有可能在长大过程中性格或者习惯都会存在一些问题。

2、学校教育

学生是教师教学的形象载体。[2]中小学生时间花费最多的是在学校,学校对于学生养成习惯来说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学校要注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具有良好身心健康的学生同样也具有健康的习惯。当学校发现学生有不良的行为习惯时,要及时采取行动,及时引导学生戒掉坏的习惯,从而养成新的习惯,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相信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他们成长过程也是幸福快乐的。学校教育的主体是老师,老师给学生提要求时,建议以正面鼓励为主,少批評他。孩子的行为很容易受情绪的影响。情绪好的时候,做什么都热情高涨,情绪不好的时候,做什么都没兴趣。给他一个愉悦的心理环境,他会变得更配合。同时,老师也要给学生传达好的教育理念。例如养成一个习惯不是创造性的行为,而是用新的习惯替代掉旧的习惯。所以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戒掉什么习惯。每天每个人只有二十四小时,对每个人都很公平,一整天都被习惯填充的满满当当,所以如果想要添加进新的习惯首先就必须得让旧的习惯退场。这就能很具体的让中小学生想清楚戒掉什么坏习惯。

3.社会教育

对于社会,我们应该加强宣传培养好习惯对学生的重要性,让中小学生更加认识到自己是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逐步养成好习惯的。叶圣陶说过:“社会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此可见社会教育是很重要的,社会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

四、结束语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学生是发现中的人,他们的可塑性很高,中小学阶段是人生中的重要阶段,也是养成教育最适合的阶段。一个人的大多数好习惯都是在中小学教学下养成的,等他进入社会后,所学的知识可能忘记,但是好的习惯终身受用。

参考文献

[1]张爱卿.现代教育行为心理学[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李如密.教学风格综合分类的理论探讨[J].教育研究,1995.

猜你喜欢
中小学教育养成教育习惯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研究
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