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谭续记》:106岁马识途的封笔之作

2020-09-10 07:22应妮
阅读时代 2020年10期
关键词:四川话四川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应妮

106岁高龄的著名作家马识途封笔之作《夜谭续记》,日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作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夜谭十记》的续作,《夜谭续记》仍援原例:四川人以四川话讲四川故事。内容为四川十来个科员公余之暇,相聚蜗居,饮茶闲谈,摆龙门阵,以消永夜。仍以四川人特有之方言土语,幽默诙谐之谈风,闲话四川之俚俗民风及千奇百怪之逸闻趣事。

电影《让子弹飞》故事出自《夜谭十记》

马识途少年出川,随后便积极投身革命,长期做党的地下工作。历任鄂西特委书记,川康特委副书记,四川省建设厅厅长,省建委主任,中国科学院西南分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西南局及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第六、七届人大代表,四川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中国作协理事、顾问、名誉委员等。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1945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解放后,他根据其亲身经历写成的长篇小说《清江壮歌》,深受读者欢迎。后来,他还相继创作了《夜谭十记》《盛世微言》《马识途讽刺小说集》《百岁拾忆》《焚余残稿》《马识途诗词抄》等25部作品以及大量的散文、诗词和随笔。

2010年,著名演员和导演姜文将《夜谭十记》中的《盗官记》改编成《让子弹飞》搬上银幕,斩获6.76亿元票房。原著小说《夜谭十记》也广为人知。

用百年人生经验书写“夜谭续记”

马识途念念不忘跟人民文学出版社原总编辑韦君宜的一个约定:在《夜谭十记》之后继续创作“夜谭文学”。以百年人生的丰富经历为底色,他奋起余力,写成《夜谭续记》。

1982年,时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的韦君宜向马识途邀约创作,用文字记录其“亲历或见闻过许多奇人异事”,最后促成了《夜谭十记》的出版。1983年初版印了20万册,随后还加印,一时颇为红火。于是韦君宜专门来成都找他,“她知道我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曾经以各种身份为职业掩护,和社会的三教九流多有接触,亲历或见闻过许多奇人异事。她说,《夜谭十记》出版后反映很好,你不如把你脑子里还存有的那些千奇百怪的故事拿出来,就用意大利著名作家薄伽丘的《十日谈》那样的格式,搞一个‘夜谭文学系列’。”

马识途坦言,自己刚兴致勃勃开篇写了“缘起”,又被琐事耽搁。此后几年,他被两度授以文学方面的终身成就奖,深觉惭愧。惭愧是因为遗憾,“虽然经历了百年中国的大动荡大变化,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不少,也积累了大量素材,却因各种原因,没能把这些题材写成好的作品,更不要说传世之作了。许多故事,将随我埋入地下了。”“但是朋友劝我,你虽无力再写鸿篇巨制,但可以讲出一些故事来,于是我又动了心思开始着手《夜谭续记》的写作。”

此番动笔却遭遇癌症侵袭。他让子女把稿纸带到医院继续写作,出院后也是一面积极治疗,一面坚持写作。而在该书初稿完结之际,保健医生告诉老人,经过半年多的药物治疗,肺上那个肿瘤阴影竟然看不到了,查血的指标也完全正常了。

106岁老人宣布“封笔”

2020年6月,《夜谭续记》由人民文学社正式出版,马识途也写下一封深情的“封笔告白”:“我年已一百零六岁,老且朽矣,弄笔生涯早该封笔了,因此,拟趁我的新著《夜譚续记》出版并书赠文友之机,特录出概述我生平的近作传统诗五首,未计工拙,随赠书附赠求正,并郑重告白:从此封笔。”同时,他附诗《自述》《自况》《自得》《自珍》《自惭》五首,表示从此不再书写新作。

《夜谭续记》初稿完结于2018年,随后经马识途女儿马万梅与作家高虹合作对文稿进行修改,“她们怎么进行的,无须我过问,因为我知道她们都是四川人,对四川的风土人情、语言俚俗都很熟悉,能做到我提出的四川人说四川话讲四川故事的修改要求。”

对封笔之作,他说,“虽不足以登大雅之堂,聊以为茶余酒后,消磨闲暇之谈资,或亦有消痰化食、延年益寿之功效乎。读者幸勿以为稗官小说、野老曝言,未足以匡时救世而弃之若敝屣也。”

责编:何建娇

猜你喜欢
四川话四川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四川话里的“苏气”
地 道
爱是什么
青海地区四川人来源小考
方言专家
The innovation path of Chinese pilot training model
Beauty of Occupation—the Eternal Pursuit of Teaching Occupation
四川话的形成及特点
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enuti’s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 Case Study of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Ah Q Zhengzhuan
谈谈四川话的“拿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