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娟
摘要:贸易便利化是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世界经济及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以市场采购为核心的贸易方式对推动贸易便利化有直接影响。国家和区域的贸易协定促进全球贸易便利化,但国际贸易传统流程交易成本高,易受经济危机影响,导致市场疲软。因此,需将贸易便利化视角转移向国内,通过简化流程、政策优化,降低贸易成本,提高利润空间。对贸易模式创新可实现上述目标,而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作为在上述背景下产生的新型交易模式,其业务环节简单,且国家政策出台支持,为国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莫大便利。
关键词: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便利化;交易成本;交易效率
中图分类号:F740
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是一种全新的形式,在开展采购贸易的时候,要在国家规定的地方,商品出口必须在对应的海关。通过系列配套政策出台,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逐步为厂商提供海关通關,以促进国际贸易开展[1]。以2011年国务院批准对市场贸易采购方式进行试点,经过一年发展后被正式推行。市场采购型贸易促进了义乌地区的发展,挖掘出市场潜力[2]。市场采购型贸易这种方式非常适合应用于小商品的出口中,克服了传统贸易模式存在的弊端,为当地经营户出口及交易提供了便利条件。本文就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与贸易便利化展开分析,为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深入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一、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的形成
1.1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理论
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让贸易活动变得更加方便,最大特点是采购商品要到国家认定市场集聚区,出口也要到规定口岸。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家在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运行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将符合条件的地区作为专业市场为商品采购区,批准境内外企业及个人进入指定市场采购,之后向对应海关主管部门申报,审核后出口。由此可见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的特点——单向性:是指出口贸易,是单方向的贸易活动;普遍性:贸易主体具有普适性,符合条件即可从事市场采购贸易;特定性:市场采购地区是有规定的,要以国家指定为准。
我国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主要在东南沿海城市,义乌最具代表性。2011年3月国务院通过《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标志义乌试行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实施[4]。从此,义乌箱包、服装、纺织等产品采用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进行便利通关,提升了贸易效益。为了支持小商品市场的发展,政府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提供完善的保障,建设国际空港陆港等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配套措施,提高当地市场、物流等资源利用水平。
由此可见,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为产业整合、产业集聚等,发挥出市场自身的作用,将各种商品资源聚集在一起进行贸易[5]。其中,市场主导性体现在市场采购模式,以专业市场代替原本的企业、客商贸易,采购商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进行选择。商流整合性体现为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为市场贸易服务,建设目标客户群,分散商户和客户可共享市场信息,相应管理部门也可利用信息平台进行有效监管。集中监管则是以集中行政管理方式减少管理环节资源消耗,简化审核审批手续,减少人为贸易障碍。
1.2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生成机制
1.2.1交易成本理论
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发生演变中,降低交易成本时一个重要原因,在寻求更好的交易方式。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认为,成本是交易活动中必然存在的,具有不可避免性,所以在交易时要全面考虑。交易成本是经济体系运行及贸易开展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降低交易成本成为了人们共同的愿望,扩展为展现产品价值空间、挖掘潜在利润[6]。此时,海关、检疫、税收物流等成本无法通过企业改革得到有效降低,导致国际贸易受到限制。因此,本着提高贸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被提出,其通过海关、商检及税收的便利,满足厂商降低成本诉,发挥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优势。
1.2.2劳动分工结构演进及职业中间商理论
职业中间商理论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职业中间商是专业生产者及消费者合一的专家,对市场扩张、形式变迁其决定性作用。部分学者认为职业中间商是劳动分工的结果,分工结构变迁及职业中间商发展促进国内贸易逐渐向国际贸易发展[7]。
市场采购型贸易中,外贸企业可认为是市场采购中顺利运行的人才及经济基础。因此,劳动分工结构演进及职业中间商是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的核心内容。若专业市场上国际贸易中经济主体为:经营户、服务中间商、加价中间商、国外需求者,且经济个体消费个性化特点。此时,专业市场经营及国外需求的国际贸易存在有以下四种分工结构:
(1)直接交易是指采购商和经营户直接进行交易,(如图1)。商品会直接送到采购商的手中,需求者支付货币给经营户,运输及仓储由双方合作完成。
(2)供求双方迂回交易1(服务中间商):此模式经营户就国外需求者引入服务中间商,完成商品交换迂回分工结构(如图2)[8]。此时,第三方经济体为中间商。
(3)供求双方迂回交易2(加价中间商):此结构职业中间商转为加价中间商。中间商在市场找到合适经营户,采购商品,再将商品转卖给国外需求者,完成贸易(如图3)。贸易中,交易由加价中间商组成,运输仓储也由加价中间商负责[9]。
(4)供求双方完全分工迂回交易
该交易是在供求双方迂回交易2(加价中间商)基础上的职业化交易(如图4)。
综上所述,四种劳动分工结构主要区别在职业中间商发挥何种作用,也是市场采购型贸易生成核心力量。
二、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及贸易便利化作用
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来源于自由贸易,其追求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是劳动分工结构演进及职业中间商发展的必然产物[10]。交易效率及交易成本相辅相成,和贸易便利有直接关系。因此,以下从实际业务流程、监管措施分析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的创新,以交易成本及交易效率分析贸易便利化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完善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提供有力地理论基础。
2.1从传统贸易方式到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的创新
2.1.1业务流程创新
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不同于传统业务流程,对采购订货、结算资金、发货、出口检验等环节进行了简化,大大提高了贸易效率[11]。
一般的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包含以下具体方面:
(1)采购订货
境外采购商在专业市场自行采购或委托采购。如果是自行采购,采购商需要做考察工作,对商品情况有全面了解,制定出采购方案,和当地经营户签订合同,支付定金。合同签订后就会生效,根据合同内容的要求,经营户要在规定时间内将商品送到相应地点,从而完成交易[12]。若为委托采购,在采购方主要委托外贸公司看货、订货并运送。
传统贸易中,进出口贸易双方以询问价格方式获取联系,经过磋商协调后,对合同名称、品质及规格有效协商并给予说明,签订合同。由此可见,传统贸易方式耗时加长,且效率低,货物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买卖双方容易产生纠纷。
而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则对此环节有效创新。首先,市场采购订货可让买家对事物比对选择,避免图片造成实物失真或样品丢失[13]。市场聚集区域讲给商品统一划分,买家可直观对比不同商家货物,为确定商品提高效率。然后,市场采购订货可以使买卖双方面谈签约,转移市场交易到专业市场内部。对易引起纠纷的交货方式及付款方式,采取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则可降低时间及成本。最后,对经营户而言,境外采购商采购使得国际贸易量增加,提高经营户在国际贸易中的参与度[14]。此外,经营户收到定金,在货物运输前要求采购商结清尾款,从而有效避免汇率风险及赊账风险。因此,市场采购订货可有效节约交易时间、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贸易便利性。
(2)组货拼柜及装箱
市场采购货物后,卖方及时发货[15]。从实际情况来看,境外采购货物具有特殊性,为了方便交易起见,需要将货物统一归置到市场集聚区,之后以委托公司联系运输。为降低物流成本,采购商往往购置不同货品组柜,或和其他采购商共同运输[16]。
而传统贸易方式,卖家以合同组织装货,根据相关规定对商品进行包装,还要考虑到不同形式对包装要求不同。且传统贸易方式货品单一、批次较少、批量大,卖方安排运输不便。而通过组货拼柜则可节约货运成本,满足贸易散户小批量且多品种的运输需求。对运营户而言,采购商需将货物装箱,减少货运风险,吸引个体商参与到市场采购中,提高交易成交量。组货拼柜中,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可有效减少出口商及采购商成本,降低经营户货运责任,提高贸易便利性[17]。
(3)报检报关
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下,采购商委托专业报关机构负责检疫及通关手续,选择合适口岸报关。口岸报关中,报关单位报关要按照标准流程转检、验放。若为采购地报关,则报关单位在采购地报关,并办理转关放行手续[18]。
在传统贸易方式下,报检通关程序非常琐碎,有关乎货物正常运输,一般出口商品须检疫局出具通关单,之后和外汇管理局、货代公司等开具证明盖章,才能出关。当下对口岸报关方式创新一体化模式,报关单位仅需在采购地报关,口岸进行验放,简化报关手续,减少不必要时间及成本,便于交易便利化发展。
(4)发货提货
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下发货提货步骤单一简单,货物运输前,经营户以完成自身任务。此时,若采购商自行采购或代理人采购,可拿凭证到指定地点提货。若委托外贸公司办理货运,则提货后可和外贸公司联系结算余下款项[19]。
传统贸易中,货物运输到指定地点,卖家仍然承担的风险。一方面,买方货物是否符合合同并不清楚;另一方面,尾款结算及不同付款方式,汇率浮动等都导致卖方承担一定风险。
因此,采购市场的经营户将签订合同、收款等集中到市场集聚区,以国家货币主导结算,避免出现较大收款风险及汇率风险,落实贸易便利化[20]。
2.1.2监管创新
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具有方便、快捷的优势,可以促进贸易便利化的发展,其要求监管政策创新。2013年4月份,国家财务部、发改委、商务部等颁布《关于同意在浙江省义乌市试行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的函》,对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提出新监管政策,其含义及创新如下:
(1)经营者备案登记
按照国家规定,市场采购型贸易经营者需向当地商务部门办理经营备案登记。通过商户备案监管,限定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主体,确保贸易可靠。
(2)海关监管
海关监管上,政府提出三点核心监管:其以,设置“市场采购”贸易监管,确保相关部门对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制定实施有的放矢;其二,保證质量可控、责任有效追究的监管原则,海关及质检部门制定政策,对经营者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对于信誉度较高的商户可以开设绿色通道,加快了贸易的速度;其三,对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出口货物单批次限定为15万美元,设置最高限额,避免部分恶劣分子投机取巧,扭曲贸易[21]。要增强规范商户对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的肯定,推动该贸易方式不断普及。
(3)建议实施备案及分类管理
在《市场采购出口商品检验基本要求(试行)》及《市场采购出口商品检验监督管理办法(试行)》支持下,政府对出口商品建议提出,需针对采购商品供货商、发货人、代理人等,按照其实际诚信实情、商品质量及风险等,落实分类管理[22]。通过此举,可加强备案管理及分类管理效率,保障出口商品质量及安全,树立良好国际形象。
(4)税收及外汇管理
要提出针对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的税收及外汇管理,市场集聚区经营户在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支持下,出口商品享受增值税免税,经营利润有所保障。此外,外汇管理上,政府允许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开立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缓解以往外汇管理难问题,为促进国际贸易,便于资金周转提供便利支持[23]。
2.2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下交易成本降低及贸易便利化
在经济活动中,产品和服务需求都要通过交易来完成。交易成本是经济活动中重要因素,也是贸易开展及获利基础[24]。当下,传统资源分工无法满足交易主体利润提高需求。因此,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下,可对流程简化,政府给予政策支持,便于交易落实。
2.2.1降低搜寻成本
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可降低对商品的搜寻及采购搜寻成本,避免商品信息级数增长,导致主体和信息不对称,为贸易高效开展打下基础[25]。
在交易对象搜寻上,传统贸易模式,经营户需对外进行广告宣传,参加推介会等,以获取更多客户。在此过程中,经营户需投入更多搜寻成本,导致自身利润下降。当下,市场采购型贸易下,经营户不用过多地去宣传,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客户资源,减少了自身支出。此外,产品搜集成本上,传统贸易方式存在信息缺陷,通过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可以实现进一步优化。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中,采购商在市场集聚区中,可针对实物进行专项搜寻,缓解大量成本投入,减少国际贸易中的产品搜寻成本。
2.2.2降低营销成本
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可降低经营户实际经营成本,便于出口贸易发展。传统贸易方式出口商需积极推广以获取客户,营销创意、广告、产品推广及宣传,耗费大量人力资源及物质成本,国际同产品竞争大,导致宣传成本消耗突出。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下,交易迁至经营户市场集聚区,出口商宣传成本降低,经营无需在国际市场大量宣传,从而将精力放在产品质量上,提高自身产品核心竞争力。
此外,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可以信息整合、效率优势,提高集聚区实际竞争优势,长久发展下来,集聚区逐渐辐射影响到周围市场,降低产品营销成本交易成本。
2.2.3降低运输成本
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降低了产品在整个运输中的成本,获取更多利益,促进贸易便利化发展。一方面,市场采购型贸易方式的运营户本身不负责货运操作。而多品种小批量的商品则主要通过代理商安排货运,从而减少经营户的货运交易责任,减少经营户所承担的运输物流成本。另一方面,在传统贸易方式下,市场物流配送由运营户负责,但是由于对物流信息不了解,配送中会发生意外情况,出现配送效率低下等问题,导致货物运输中,经营户承担不必要的成本和风险。
三、结束语
贸易便利化是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基础,是世界经济及国家经济重要增长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是对贸易便利化的重要体现。当下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各国贸易联系日益密切,贸易的效率成为决定贸易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下我国对外贸易正面临严峻挑战。我也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稳定发展,需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通关成本,减少贸易摩擦,促进我国经济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骊.“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下的外贸操作特点探究[J].时代经贸,464(03):22-23.
[2]王君英.专业市场国际化背景下的“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研究[J].中国经贸(12):1-3.
[3]张鑫.海宁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研究——基于贸易便利化视角[J].特区经济(5):121-123.
[4]广州市花都区商务局.广州花都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J].广东经济,2017(7):22-26.
[5]朱华友,李涵,吴樟华.新型全球化背景下义乌市对外贸易方式转型探讨[J].对外经贸实务,363(04):28-31.
[6]龚益能.以质量安全为先导,实现市场采购贸易通关便利化[J].中国检验检疫(06):19-20.
[7]张汉东.探索建立“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J].今日浙江(10):21-22.
[8]张媛卿.“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下义乌海关通关便利化改革研究[J].中外企业家,No.522(04):33-35.
[9]白小虎.分工演进与市场扩展:“义乌研究”二十年与新起点——兼评《义乌试点》[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3):73-76.
[10]靳瑾,杨春梅.贸易便利化对中国政府采购规模的影响分析[J].北方经济(22):8-10.
[11]张汉东,王君英.义乌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研究[J].中国科技成果(20):6-8.
[12]季晓伟.“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与一般贸易方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市场,1001(10):9-11.
[13]蒋伟.义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实施研究——以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为视角[J].中国集体经济,2014(36):143-144.
[14]施晓岚,马伯乐,黄芳.江苏常熟服装城“市场采购”贸易试点的策略研究[J].改革与开放,No.488(11):23-25.
[15]李佳慧,袁永友.武汉发展市场采购贸易的现状和对策研究[J].对外经贸,No.287(5):50-53.
[16]许珂.“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实施现状及策略研究——基于义乌國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J].当代经济,2015(7):80-82.
[18]杨小杰.关于临沂商城探索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引领商城国际化工作的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v.40;No.287(5):98+127-129.
[19]季晓伟.“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下的外贸操作特点分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3(9):36-38.
[20]于盈.做优市场采购贸易的策略选择——基于中国南通国际家纺城试点[J].发展改革理论与实践(09):56-59.
[21]张嫒卿.义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金融产品创新实践与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No.285(4):91-92.
[22]宓海燕.探索建立适合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下的地税征管机制[J].2015(3):198-199.
[23]吴小渊.义乌市场采购贸易模式的探索[J].科技视界(23):201.
[24]谢守红,娄田田,蔡海亚.“市场采购”型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实证[J].商业经济研究,No.688(33):26-28.
[25]杜丽莉.完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外汇管理[J].中国外汇,359(1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