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慈凤
摘要:初中的佼佼者怀着激动而兴奋的心情踏入高中,他们都想通过拼搏使自己处在高中学习金字塔的顶端。但是面对着高初中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不适感犹如落进石块的水面上所激荡的圈圈波纹一样冲淡了洋溢在他们脸上的如花笑容。思家的泪水、人际关系的烦恼、学习的失落.....高一新生的学习、生活中充斥着各种的不适,班主任应如明灯般引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生活,助他们到达成功的彼岸。
关键词:高一;学生不适;对策
高一新生踏入高中,预示着他们即将开启一段不平常的心路历程:经历生理和心理的巨变。作为跟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班主任,帮助学生平稳过渡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任务。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班主任需要了解高一新生产生的不适感,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让我们的光照亮他们前进的道路。
一、高一新生的不适
高一作为初高中衔接阶段,学生的成长具有独特性。高一新生在学习、行为常规、人际交往、心理等方面存在困惑或者不适。
(一)九科“轰炸”,包袱“重”
1、高中课程科目多,知识含量大
初中课程“错峰”学习,不存在九科同时学习的状况。高一不仅需要同时学习九科课程,而且每科课程内容会不断的扩展和加深,知识含量更大。
2、高中课程科目多,时间紧
由于一学期需要同时学习九科课程,且每科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安排紧凑,从而造成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巩固练习和消化吸收的时间明显增加,许多学生纷纷表示课后时间极其紧凑。
3、缺乏合理规划
高一学生需要同时学习九科课程,每天要學的内容很多,需要他们合理安排预习、练习、复习时间。但是大部分同学还未养成制定并落实学习计划的习惯,因此经常出现学习不分先后顺序和轻重缓急的情况,手忙脚乱、丢三落四,从而影响学习的效果。
诸如以上原因所致,在新高一一开始很多学生都会有“撞墙”的感觉,感到学习包袱重,学习神经紧绷。学生学习任务重,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某天查寝,寝室阿姨来告诫学生熄灯后不能在走廊做作业,因为她们的不忍,让学生在走廊做作业,结果导致被人举报并被领导批评。寝室是休息的地方,但是学生却不得不背着一堆的作业继续回寝室挑灯夜战,学生的学习压力显而易见。
(二)身心巨变,压力“大”
高一是初高中衔接时期,是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巨变的时期。面对环境的转变,大部分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生理和心理过渡流畅自然,但是一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诸如失落感、孤独感等:鉴于我校是所在地数一数二的学校,考入我校的初中生都是在原初中班级里面甚至整个学校的佼佼者。在原初中,这些学生是老师关注的对象,是老师手心上的明珠。进入高中后,许多人会发现比自己厉害的人比比皆是,自己不再成为老师的关注中心。同时,由于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自我调节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成绩会有所波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之间的差距有所扩大。一部分靠后的学生会明显感受到失落和沮丧,心理承受巨大的压力。
我从入学开始坚持每天查寝,最开始学生在寝室特别活跃,特别积极。经过一个半月后,我明显感受到了寝室氛围的改变,这种改变在女生寝室尤其突出。进入女生寝室,很多女生的情绪低落,整个寝室氛围压抑。学生们对于学习的无助、对于教师的“忽视”、对于家人的思念,让学生心理压着一块巨石。
二、明灯引导,助学生到达彼岸
学生从初三升入高中,无论是学习、生活、交往等诸多方面均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高一新生常常会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作为班主任的我们,需要对孩子们进行引导,助他们平稳度过“过渡期”,到达成功的彼岸。
(一)明规划,提效率,有备而学
高一学生同时学习九科课程,每天要学的内容很多,需要合理安排预习、练习、复习时间,这就迫切需要制定学习计划,从而帮助他们分清先后顺序和轻重缓急。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和学习计划,充分利用有效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坚决杜绝学生开夜车的不良学习方式,让学生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学生通过按照学习计划认真落实学习,不仅能够磨练他们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促进他们学习目标的实现。同时,班主任还应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指出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帮助他们针对自己的情况修订自己的学习计划。
(二)明规矩,规行为,促进常规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班级常规管理
加强班级的常规化管理,使班级的日常行为规范化,让班级中的每一个同学生活、学习在一种井然有序的环境中。这样就需要班主任从班级上课纪律、卫生(班级和寝室)、两操(早操、课间操)、衣着(按时按规着校服)、风纪风貌下手制定本班班规,并要持之以恒落到实处,即在平时班主任需对学生随时提醒,随时检查。比如,校规、班规均明确规定学生在离座必须把凳子归位,但就有个别同学就是不能按要求去做,那么班主任就要做到随时检查,发现有未归位的同学就一定要立即督促其改正。班主任通过作出这样一种姿态,不断给学生思想强化,加深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让学生知道在班级体中离座凳子归位这事必须完成,知道只能够去适应它、遵守它。久而久之,这种行为模式就会在整个班级体中固定下来。推而广之,对于班级诸如其他常规工作也可以用这种方式去推进,只是要注意工作要分阶段,分重点,力度才会相对集中。
2、随时随地跟班,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在开展工作中,要随时随地观察班上的动向,因为出现在班级中的任何一件事都有可能对良好的班风、班纪建设有影响。在开学之初,我发现班上的同学有随手乱扔废纸、将喝完的饮料瓶置放桌脚不管、值日工作不到位的不良风气。明明保洁同学早上将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可往往不到三节课,教室地面就已经脏乱了,这不仅影响班级的形象,而且不能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我在班会课上指出了这个问题,发动全班同学集思广义,一起想办法来解决问题。后来有同学提议在教室阳台物品置放处作为废旧品回收处,收集废纸、饮料瓶等物品卖给废品收购点。这样不仅做到变废为宝,还纠正了学生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净化班风。
参考文献:
[1]金依平. 高中视野下初高中心理衔接教育的实践研究[J]. 教育参考, 2018, No.273(03):70-74.
[2]毛建清. 高一新生常见心理问题探析[J]. 思想理论教育, 2003(Z1).
[3]封栓明. 我要怎么说出口--如何表达自己的负性情绪[J]. 考试与招生, 2014(1):52-52.
[4]卢秀娟, 薛晓光. 试论小学生生态文明的意识培养[C]. 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