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代文坛,余华是相当特别的一个存在,他的创作风格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也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余华;《活着》;第七天
余华在当代文坛上是一个相当特别的存在,他因一部《活着》享誉世界,被称为“中国的海明威”,九十年代获得了堪比诺贝尔文学奖的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种种荣誉让余华成为了当代文坛之上的佼佼者。
一、青年——生不如死
余华的作品中,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活着》,1994年张艺谋执导的电影《活着》获该年戛纳奖评审团大奖、人道主义奖。而葛优凭其中“福贵”一角获封戛纳影帝。可经过改编的《活着》所展现的种种悲情,不过原著的一半而已。但书写得比起电影,远没有那么戏剧化,书中只是淡淡的,一层层缭绕,悲痛就这样,一步步归位,却更加让人心痛。
读书不能读得太快,也不能一口气读完,否则那些生离死别的场面会堆在你的脑子里,你会觉得有什么无形的东西在压着你,头疼欲裂,《活着》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作品讲述了福贵从富甲一方到一贫如洗的悲惨一生,他前半生浪荡,混迹赌场,流连妓院,后来输光全部家产,父亲被他活活气死,家里陷入了穷困的境地,母亲也因此生病,在去买药的路上,福贵被抓走当壮丁,几经波折回到家中,母亲却早已去世,妻子含辛茹苦养育着两个儿女。福贵回到家中,家里的生活终于有了一点起色,儿子很争气、很善良,女儿嫁了好人家,但命运依旧没有放过福贵一家,妻子、女儿、儿子、女婿、孙子,都在各种变故中相继死去,最后的福贵只剩下了一头名为福贵的老牛。
1992年的余华是仍旧一个相当冷酷的笔者,在这个名为《活着》的故事里,一个个角色却相继死去,他不动声色地给我们一点点希望,让有庆得了長跑第一,让凤霞嫁了好人家,就在我们庆幸这一家人终于摆脱了厄运,这样简陋的生活终于有了一些温暖的时候,又让他们以令人错愕的方式迅速地相继死去,只留下我们这些读者和两位福贵,面面相觑,不知所措。这种时候,我们总是不禁感慨,这样的文风,真的很“余华”。
余华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苏童、格非、孙甘露等人的创作形成了一股叫做“先锋文学”的文学潮流。作为先锋文学作家的余华,继承了西方现代派文学大师卡夫卡直面深渊式的审判,写极端的血腥、暴力,描写人性极致的恶与黑暗,而早年做过牙医的经历,又让他对人类的器官、鲜血、死亡毫不避讳,对于早期的短篇小说《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一九八六年》,他自己也说:“这三篇作品记录了我曾经有过的疯狂、暴力和血腥在字里行间如波涛般涌动着,这是从噩梦出发抵达梦魇的叙述。为此,当时有人认为我血管里流淌的不是血,是冰碴子。”而《活着》是余华的成名作,是他的顶峰之作,更是他早年“暴力美学”创作中的集大成者,青年余华的创作才情几乎全部倾注于这本书里,《活着》销量突破2000万册的时候,就连莫言也说:“余华的书少我一半,但影响力大我一半。”
二、中年——虽死犹生
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的作家在创作中,都对自己的故乡保留着一份难以割舍的温情,莫言的高密故乡,陈忠实的白鹿原,鲁迅的绍兴城,无论描写多么黑暗压抑,这些故土却总保留着一点温暖,对于余华先生来说,这样的温暖大概来自于他的家庭,有了孩子之后,他慢慢被家庭的温暖所包围,笔下的世界也不再像早期创作那样绝望、冰冷,而是变得逐渐温暖起来。
如果说《活着》,这个写“活人”的作品,是写生不如死,那《第七天》,这个写“死”的作品,就是写“虽死犹生”。《第七天》写了亡飞,在死后七天内的所见所闻所忆,七个故事构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亡人世界,每一处的牵连和衍生都有它的意义。余华让这些死人说话,根据主人公的回忆和见闻,串联起一个城市中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这个城市中的所有温暖与肮脏都在他们的讲述中呈现在众人眼前。
《第七天》中的死人有三类,第一类是亲人、朋友、爱人的死:杨飞的父亲杨金彪死于癌症、“母亲”李月珍死于车祸、受到牵连割腕自杀的前妻李青、杨飞和餐馆老板谭家鑫一家死于爆炸、邻居刘梅因为假的iPhone手机而跳楼自杀、刘梅的男友伍超为给刘梅买一块墓地,最后伤口感染而死、伍超的朋友肖庆死于交通事故、小学生郑小敏的父母死于楼房坍塌。第二类是社会新闻中的死:作为“医疗垃圾”而被丢弃在河里的27个婴儿、在社会事件中积怨而导致的杀害警察事件、商场大火中扑朔迷离的死亡人数。第三类是主人公杨飞死后听说到的死。在2013年,这些新闻似乎都还是上不得台面的猎奇故事,是老百姓饭后的谈资,足以令人津津乐道几个月。连余华自己也说《第七天》是他“距离社会现实最近的一次写作”,各种死于非命,各种荒唐离奇。余华把这些污浊、劣等的新闻,统统写进了这本13万字的小说里面,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让我们不得不去直面这些荒诞、离奇、诡异却又让人沉默、痛心的事情。
这的确是个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的故事,作者用最简单、最露骨的语言以近乎粗暴的方式展现了社会、描写了人生。直到最后一句声落幕沉,满心就只剩一股寒意从头到脚浸遍了五脏六腑,悲凉、压抑。
参考文献:
[1]余莉萍. 读余华小说札记[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3.01:10-11.
[2]谢成梓. 论余华小说风格的转变[D]. 山东大学,2009:4
作者简介:
刘雨蒙(2000-),女,汉族,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本科生。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