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2020-09-10 13:55魏庆峰
高考·中 2020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魏庆峰

摘 要:在“导学用”大课堂的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设计的问题的有效性对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无疑起着重大影响。如何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引领性强的问题是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问题的有效性;教学改革;“导学用”大课堂

2016年我校开展“导学用”大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无论是教师风貌还是学生状态都焕然一新,课堂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为进一步优化“导学用”大课堂教学方案,我校又开始了新一轮教学改革。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存在诸多问题。在“导学用”大课堂的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设计的问题的有效性对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无疑起着重大影响。如何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设计出适合学生的、教学引领性强的问题是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设计的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有效性不强、价值不大,很多都是可以从教材中找到的,还有很多学生缺乏提问题的欲望,压根不知道问题在哪里,这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有关,也跟教师的引导有密切关系。这就使教师不能够很好的掌握学情,进而导致教师设计的问题缺乏针对性。

第二、教师设计的问题缺乏启发的价值。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能启发诱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有些提问缺乏探究性,不能引发学生思维活动,学生的主动性不强。

第三、设计的问题难度把握不准。有些问题过于肤浅,有些问题又过于深奥。这都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相反,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设计的问题应注意的事项

面对以上问题,教师应如何设计有效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考,调节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又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编制高质量的导学案。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提不出有效问题,与我们设计的导学案有很大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更加精心的备课,让导学案真正成为引领学生自学的有效工具,让学生能够找到自己在自学中的盲点,这样学生才能提出“真问题”。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我校“导学用”大课堂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当我们的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的时候,才是我们的课堂改革成功之时。

第二、精心研究,选准问题点。首先,在重点、难点处设疑。突破难点是我们教学的中心,在此处设疑,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集中精力攻破重难点,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其次,在易错易混处设疑。易错易混点是我们教学中必须突破的地方,在此处设疑对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具有重要作用。教师的提问只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紧密联系易错易混点,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文化生活》第三課第一框中文化的世界性和民族性即时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学习这一知识时,我先向学生出示“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这一论断,然后让学生结合教材并相互讨论:“我们应如何正确理解这一观点。”通过讨论,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从而突破这一重难点。

第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捕捉学生的亮点。上课之前,我们会对学生在导学案上呈现的问题以及上课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做了设想,然而我们面对的活生生的人,学生是千变万化的,他们的想法我们是无法完全洞察的。因此,实际教学与预设有很大差异的,有时甚至是截然不同的。当教学不再按我们的想法开展,这就需要教师冷静思考,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过程,生成新的教学方案。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顺利完成。例如,在《经济生活》第九课《市场配置资源》一框中,在讲到市场秩序时,针对现实的热点问题我给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了许多观点,其中很多学生对政府的监管很感兴趣,而且给政府提出了许多建议。虽然政府的宏观调控是下一节课的内容,但我想既然学生如此感兴趣,何不把宏观调控的内容调到这节课来。于是,我临时调整了教学进度,把政府的宏观调控调到了这节课来上。结果,学生非常积极,收到了出人意料的结果。

第四、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把握好度。

教师的问题设置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教师要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设计一些适合的问题,问题过深,会导致学生无从下手,自信心受到很大的打击;问题过浅,则会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设置问题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让学生循序渐进,从而让他们的思维经历发现的过程,而不会感到高不可攀。所以教师在备课前要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情,在课上要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以便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第五、做好对学生的评价。在学生对教师的提问作出回答后,教师的评价会非常重要,评价得当会激发学生继续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反之,则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评价要避免千篇一律,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作出个性化的评价。对于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独特处,教师更要加以鼓励。另外,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引导作用,利用课堂评价来引导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概括学习方法,掌握知识要点,拓展学习思维。

课堂教学改革的道路漫长而艰辛,我们一定要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与学的和谐互动,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