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金华
摘要:随着我国教学水准的不断增强,对于学生的教育我国一直奉行“德、智、体、美、劳”全面性、综合化发展。其中,在化学教学当中,为了保证学生对化学学科知识充分掌握,通常会搭配一定的实验教学,使学生通过实践,完成化学知识点的认知。这种实践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可以有效的达成了我国“理论”+“实践”的教学方法。本文将就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如何更好进行实验课程展开讨论,阐述我国中学化学教学现状,分析在中学化学教学当中推行实验教学的积极意义。阐述如何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在初中化学教学当中更好的推行实验教学。
关键词:实验教学;初中教育;学科素养;综合培养
化学是一门非常庞大的学科,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项“基础工具”。在化学教学当中,进行实验教学,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初中生了解化学知识,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在我国化学教学当中,很多学校都设立了专门的化学实验室,以便教师根据课程需求开展专项的教学活动。虽然在化学教学当中,实验教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效果,但是,教师自身并没有形成相应的教学体系,对于化学实验教学所起到的作用以及效果没有产生明确认知,对学生后期的学习起到严重的阻碍影响。因此,在后续教学中,改进现有的教学问题,提升自我认知,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一、我国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师自身未形成相应的教学体系
虽然化学是一门接触社会以及实现人类进步的基础性工具,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很多教师依然对数学、语文、英语这三大基础科目投入了较大的精力,在教学当中以此三项为基准,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自身对于化学学习产生了不良认知[1]。此外,很多教师在化学课堂授课时,受“课堂教学时间”、“学生个体化差异”以及“自身教学因素”等影响,在课堂教学领域以“书本化”教学为主,并没有对学生实现全面培养。导致课堂授课氛围低下,使学生整体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降低了后续的知识点渗透。很多教师在化学教学当中,没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考核以及后期培养,整体的化学教学体系亟待完善,知识点渗透力严重不足。
(二)学生自身未形成相应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对于初中生来讲非常重要,不光是初中化学学科,任何学习科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将对学生实现有效的培养。但就初中生目前的学习情况而言,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自身并未形成相应的学习习惯,在教师课堂授课时出现了严重的学习性不足现象[2]。初中生的思维模式尚在发育当中,自身具备高渗透性的特征,对于老旧的常规教学方式,很容易形成“枯燥”的固有认知。很多初中生对于实验教学具有极高的兴趣,但教师很少在教学当中使用实验教学。因此,导致初中生无法从实验教学当中积累相应的学科素养。
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推行实验教学的积极意义
(一)便于教师调整现有的教学体系
大力改进实验教学,可以保证教师对现有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调解,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操作机会,保证学生接受“实践”+“理论”双结合的化学学习。例如在《硫酸的性质》课程当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推行实验教学[3]。介于“硫酸”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在传统的课堂演示当中,都是由教师进行演示,学生在座位当中观看(且处于安全考虑,学生通常被要求与教师产生一定距离),很容易出现参与性不足的现象。因此,很多学生对于硫酸的性质没有形成具体认知。为了保证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培养其动手能力。教师可采用“替换教学法”,将“硫酸”换为“稀盐酸”进行实验,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进行实验学习。在学习当中,增加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保证学生可以对整体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理论具有更形象化的认知。
(二)便于学生实现自我探究学习
在化学教学当中,推行实验教学,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便于学生在学习当中产生探究性学习思维。在進行化学实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前分析,并在实验过程当中与学生进行积极对话,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实验基础上,进行“延伸问题”提问,通过学生自身的解答,保证整体教学效果[4]。例如,在《硫酸的性质》课程当中,为了保证学生的整体安全,教师可将硫酸进行一定比例的稀释,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如“观察稀硫酸,其中包含了哪些化学元素?”或“稀硫酸和盐酸之间的化学性质是否完全相同?”等具有探讨性质的问题,并组建讨论小组,抓紧学生的整体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认知思考能力。
三、如何在化学实验课堂学习中更好的培养学生学科素养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对化学实验学习产生高效吸收性,同时培养其学科综合素养,教师可借助一定的“媒介”,在化学实验课堂当中进行辅助教学。对初中生自身的特点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初中生自身对于具有“活泼类”性质的事物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且在课堂学习当中,极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干扰。教师针对此类特点,可以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集中分析[5]。例如,使用“思维导图”对《硫酸的性质》这堂课程进行梳理。通过思维导图,分析出教学重点,将教学重点罗列在左侧;将学生的学习现状罗列在右侧,并进行综合比对。通过集中梳理,教师可以对相应的教学知识体系具有明确认知。同时,在实验教学当中,配合教学PPT进行辅助教学。在教学PPT当中,教师可以将教学知识点以“图形”+“声音”的形式进行结合,在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时,通过大屏幕进行播放。既可以对学生起到必要的引导作用,又可以对教师后续的教学知识点渗透提供有力基础。
同时,为了保证学生学习的吸收性,教师也可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课后强化。为了保证学生的整体素养,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后练习也是非常重要的。但考虑到化学实验需要一定的材料以及场地要求,初中生在课后学习过程中无法满足相应实验教学的要求。针对此类情况,教师可以采用“云实验”的方法,在保证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的过程当中,实现化学实验自学。例如,教师可以在学习群当中上传相应的课件,课件可以以“互动式PPT”为主。在进行自学时,学生以选择题的形式在PPT当中选择相应的选项,便可通过动画模拟出实验结果,增加学生的后续学习,使整体的教学体系更为完善[6]。
结束语:
综上所述,改进化学实验教学,不仅是我国初中教育体系目前的首要任务,同时更是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保障。改进化学实验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教师掌握全新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提升培养。经过教师多角度、全面性的提升,学生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将得到全面加强,对于化学实验具有明确认知,提升整体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陶都,毛芳芳,刘梦琴,等.实验教学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探讨——以”钠与水反应”为例[J].山东化工,2020,v.49;No.379(09):209-210.
[2]韩彩荣.核心素养下如何优化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9,36(04):20-21+26.
[3]冯榕榕,丁晓丽.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高教学刊,2020,No.129(07):117-119.
[4]黄菊.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612(11):99.
[5]张杰.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J].科技视界,2019,No.289(31):151-152.
[6]杜娟.优化课堂实验教学活动,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18,000(011):111.
作者单位:银川市第十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