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分析与应对措施

2020-09-10 09:55白雪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措施大学生

摘要:大学生是我国科技发展进步的主要源动力,大学生就成为了时代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还未达到完全成熟。很容易产生心理与现实的冲突,进而产生心里矛盾。因而导致了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出现了心理障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本文从校园内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措施

随着国家日益进步,我们正面临着一个不断变化、不断变革的新时代,大学生很显然就是我国科技发展进步的主要源动力。因此,大学生就成为了时代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大学生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同时,部分同学出现了不堪重负的现状,因而导致了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

一、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情绪相对稳定、 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等特点, 但是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还未达到完全成熟, 正是由于处于这样的特殊时期,很容易产生心理与现实的冲突,进而产生心里矛盾,同时存在社会竞争激烈等外界因素, 使大学生更易出现心理问题。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适应问题

据相关调查显示,有30%左右的大一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性问题。对近几年来新生入学心理筛查中也发现,新生心理适应问题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生活自理能力差、心理落差感、人际交往差所引起的心理承受能力等相关心理问题。大一新生适应性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表现为:(1)大学的学习方式、管理方式与中学时代发生了较大变化,导致新生较难适应;(2)新生对父母各方面过分依赖,许多大学生缺乏归属感, 时常感到彷徨无助。导致新生入校之初产生孤独烦闷的感觉。

(二)人际关系问题

大学生群体正处于社会化的关键时期,思想道德品质等各方面也都处于成长的关键期。但是由于社会经验阅历不足,情绪表达不当,因而人际冲突时常产生,加上大学生群体处理人际冲突的能力有限,因而导致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不良。较为突出的多以大学生自我为中心为主,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中起码的尊重和理解,常常会苛求、挑剔、猜疑、甚至讽刺他人,这样的方式不仅伤害了他人,也使自己处于内心极度痛苦中,从而影响了健康成长。

(三)缺乏情绪管控能力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向青年期的过渡,在接近生理发育成熟的同时,心理感受也在发生着急剧变化,尤其体现在情绪感受上。第一,大学生的情绪起伏表现明显,常常处于两级波动中,因此大学生极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第二,大学生还具有较强的情绪体验,他们在情绪体验上较为强烈和富有激情感。主要表现为盲目冲动和爆发性。如果生活中遇到挫折,一旦情绪爆发,极易走极端,难以自制,给自己带来极大伤害。

(四)学业问题

大学生的学业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所学专业上无法产生热情,造成学习动力不足。以及大学生在面临生活空间、节奏、形式的巨大變化时,部分大学生难以专注,过于放松,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和完善的计划,不懂得时间管理,进而使得自己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焦虑、厌学、自怨自艾等心理,甚至可能一些学生开始怀疑自己,走向极端,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五)就业问题

由于疫情的出现,使得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就业形势也变得尤其严峻。这也给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造成非常大的心理压力。对于还没有真正离开过学校环境走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对于就业问题既期待又恐惧。相关调查显示,有87.5%的学生想到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会感到担心、焦虑和恐惧;有60%的学生非常担心就业失败。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自我定位不准,缺乏提前的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意识。大学生不能认清就业形势,甚至部分同学因缺乏在大学整个学习生涯中的可迁移能力等方面的提升训练,被企业多次拒绝后而怀疑自己,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六)恋爱与性心理问题

大学生群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已经发展进入了一个性生理成熟和性心理趋向于成熟的阶段。大多数的学生都能遵守正常的人际交往原则,但是,少数学生还是存在在恋爱过程中的一些心理问题。如部分大学生缺乏爱的道德意识,搞多角恋爱关系只是为寻求精神刺激,填补空虚,打发时间而已,缺乏对爱的尊重。甚至大学生在性观念上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性问题有矛盾心理的同学占到了55%,感到厌恶占10%,感到害怕的占到了17%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在性心理上,大学生由于对性知识的匮乏,使一些学生常常陷入痛苦和彷徨中,尤其在恋爱中性心理问题越来越多。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一定的社会环境及文化背景,都在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如世界观、价值观、需要、动机等人格品质上。不同的社会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有些是健康的,有些是不健康的。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日益变化,网络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我们获取信息途径越来越多样化、便捷化,而大学生又是使用科技的主体,大学生过分沉浸在网络虚拟世界中,而忽视了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使得当代大学生不会处理人际矛盾等问题的出现。甚至网络平台信息过于复杂,在给大学生带来更多学习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因此,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影响。

(二)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它在较长时间内对学生的行为塑造,而这也是任何机构都无法替代的场所。它对学生的自我发展、人格的形成、培养符合社会标准的社会成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校长期的为了提高升学率, 只重视应试教育忽视人格教育,使得学生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缺乏较强的自控及自我管理能力及自我宣泄调试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师生关系较为疏远,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关注和指导,教师很难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地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体制不完善,致使辅导咨询工作开展有限,使得部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难于及时得到有效关注和疏导,使大学生不懂得如何用一种健康有效地方式去解决问题,因而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较为严重。

(三)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的群体,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对孩子的人格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家庭氛围是否融洽,父母的和谐相处方式对于孩子的恋爱观等方面均会产生正面影响。相反,对于破裂家庭或者父母相处不和谐,经常吵架,以及单亲家庭等,都会长期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也较高。

(四)大学生自身原因。

(1)大学生缺乏正确的自我意识

大学生在身心发育的阶段没有形成对自身较明确的自我认知,考虑事情比较片面,遇到困难时很难做到沉着冷静的思考,导致大学生在一些突发事件中,很难独立自主的思考问题,容易急躁,部分大学生由于心理不成熟使得他们一遇到问题,就选择退缩或者变得萎靡不振,变得麻木冷漠等,反而加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使他们更容易崩溃。

(2)大学生自卑感过剩

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过大,与自己期望值相差较大,或者屡次失败,导致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认为自己不如他人,不能用理性的认知标准来衡量自己。无法正视自己,无法正确恰当的分析自己,无法树立自信。使他们极易在多次失败后怀疑自己,产生自卑、焦虑、挫折,从而导致出现心理问题。

(3)大学生不懂得挫折应对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难免不会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不良因素,在受到挫折后,往往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上的行为反应。然而,高校的大学生面对挫折往往呈现出自身的特点,这种反应有些是积极的一面,有些是消极的一面。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多数同学表现出退缩、逃避等,虽然可能暂时起到缓解心理压力的作用,但实际上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常常会阻碍大学生正确面对现实、积极进取的状态,甚至导致出现心理疾患。

三、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的措施

(一)加强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

加强心理健康素质是实际解决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途径。学生掌握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以及掌握健康的心理调适方法,是提高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对于学校来说,可以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学课程的完善,可以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学校可以开展以心理学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心理体验和行为训练等为一体的课程,使学生可以理论与实际结合,达到培养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调节能力、恋爱的能力等全面发展,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問题时可以进行自我调适,达到适应社会的最佳状态。高校也可开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等多种主题、多种形式的讲座、咨询和团体活动等,这样可以优化教育途径的同时,也可以关注关心有问题的学生,帮助其解决实际心理问题。也可开设专门的性教育相关的选修课程、邀请专家开展心理讲座等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系统教学为学生讲解性健康等心理健康知识。

(二) 加强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指导

针对目前的就业压力,学校应指导大学生尽早的接触并了解社会的就业形式,加强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相关指导教育工作,避免大学生因对前途过于迷茫焦虑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进入大学后,教师可以通过指导讲授相关知识,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重新定位。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喜欢什么,职业能力是什么、职业价值观倾向等相关问题。其次帮助他们探索外部资源有什么,可以获得哪些外部资源。在对自身及环境条件全面探索的前提下,帮助大学生确立目标,设定计划。这样可以很好的帮助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取长补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形成社会所需的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避免因为过强的就业压力而产生心理问题。

(三)在校园开展“同伴教育”

对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来说,相对于父母和老师的尊尊教导而言,他们更愿意接纳同龄朋友提出的意见。因此,在高校中也可以换一种教育模式,可以采用“朋辈教育”的教育模式,可以开展由身边的朋友为自己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的活动。因此,学校和教师可以在校园中组建同伴教育的志愿队伍,开展如小讲堂、身边的故事等活动,让学生可以互相分享交流心理健康知识以及心理健康的调适方法,用学生们更信任的方式——同伴的力量,来加强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

四、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基础,是发展力量的先锋军,所以大学生更应该建设健康的身心状态。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都要给予更大的关注与重视。帮助大学生解决出现的心理问题,以保证当代大学生能够健康的成长,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吕汶聪,林蓓蕾.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干预对策[J].全科护理,2018,16(24):2982-2983.

[2]陈婷,门瑞雪,李旭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及应对策略研究 [J].2020,8

作者简介:

白雪(1988.03-),女,汉,辽宁盖州,硕士,助教,就业心理,大连财经学院。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措施大学生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