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志愿服务作为广大青年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高校应当重视志愿服务在学生德育功能中的作用。通过志愿服务培养学生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观,践行将思政课教育延续到“社会课堂”的使命。同时,广大高校教师要学会在新时代创新志愿服务内容,使之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志愿服务;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引言
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上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广大青年一代肩负着民族振兴的重任。在青年一代中培养为他人着想、为组织着想、为国家着想的思想观念非常有必要,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志愿服务就是培养广大青年学生给予社会上需要帮助的群体力所能及的服务的一种活动,让学生在服务中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这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有力的手法之一。
一、志愿服务的内涵及价值
(一)志愿服务的内涵
广义的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组织、志愿者利用自己个人的技能、时间、资源等服务于社会公众和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行为。广大志愿者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盈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他们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这是一种崇高的,符合社会主义正能量要求的社会组织行为。
(二)志愿服务是体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手段
大学时代是一个人一生中形成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其社会价值,看其对社会做出的贡献。纵观共和国的历史上,有甘愿隐姓埋名一生在西北大漠为祖国从事科学研究的“马兰精神”,有为了人民的健康一生扎根基础研究领域最终提取出青蒿素的科学家…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广大青年大学生在平时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其为社会做贡献的意识,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志愿服务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
大学之道,在学习知识与做人,开拓视野。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够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这是其今后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核心竞争力。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社会主人翁意识
常见的志愿服务内容包括进养老院慰问老人、走上街道进行普法宣传、给留守儿童献爱心等,上述这些活动都不是一名学生一个人简简单单能够完成的。一次成功的志愿服务活动,需要一個团队前期进行详地策划,每一名团队成员负责各自的板块,后期共同参与才能够完成。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极大地锻炼广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小组沟通能力。同时,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能够真正了解社会上需要帮助的群体是哪些,自己能够通过哪些事情能够真正地帮助到他们,逐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人翁意识。
(二)有助于强化思政教育的课后实践
传统的思政课局限于课堂的45分钟教学及课程知识的掌握,学生学习到的很多都是纯理论性的知识,内容偏抽象。在课后时间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能够潜移默化地将思政课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运用到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大潮中去。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到的爱国这一概念,在课程学习中同学们大多是通过英雄人物的例子进行学习的。但是当学校组织一次前往当年的革命先烈奋斗过的红色景点,学生去充当志愿者进行义务讲解时,学习过的知识加上眼前的一幕幕实景,回想着当时的一幕幕,自己仿佛置身于当年为了祖国和人民而抗战的场景之中,青年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爱国的含义。传统的志愿服务活动,现在就变成了思政课教育的一个延续,引导了青年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日常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形式单一化,缺乏创新
志愿服务这一概念最开始是由共青团中央提出,鼓励广大社会群众参与义务服务劳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在广大高校当中逐步形成了稳定的社工服务团体,在街道、社区等地方也出现了志愿小分队等社会团体。高校的社工团体每年的志愿服务内容大多集中在敬老院探望老人、文明城市街道垃圾收集及卫生政策宣传、探望空巢老人等等。在如今5G时代来临,信息化革命浪潮的冲击下,志愿服务内容亟待推陈出新,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二)社会团体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缺乏信任
大学生团体进行志愿服务的范围刚开始都是从校园起步,现如今一步步走向社会,比如走进红色景点进行免费义务宣传讲解。但是社会对于大学生志愿者的接纳程度却不是特别理想,存在着部分人认为学生不够专业,讲解不够深入等情况,缺乏对青年学生的信任。社会团体应当对学生志愿服务向社会拓展提供更多地理解和信任,提供更多专业性的帮助。
(三)学生对志愿服务自身定位的缺陷问题
青年大学生中绝大多数参与志愿服务的同学都是抱着一颗赤忱之心参与到活动中的。但是在当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磕磕绊绊的挫折,例如专业知识掌握不牢靠造成失误、被服务对象对志愿者提供的帮助不认可等等。在经历了这些事情后,部分志愿者同学存在畏缩、气馁等情绪,有些甚至萌生退出的想法。还有一些同学参加志愿服务的初衷是为了获得社会实践部分的学分等等。上述行为都是青年学生对自身定位和认识不够准确造成的。
四、志愿服务的改革创新
(一)提高大学生社会治理层面的参与度
提高大学生社会治理层面的参与度,有助于帮助青年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需求。通过参与敬老活动,能够使得学生逐步了解老龄化社会中老人们的真实需求是什么;通过参与扶贫产品在线直播项目,能够使得学生们了解脱贫攻坚是这几年国家政策大力实施的。紧握时代发展脉络,才能够做好志愿服务,才能够更好的为社区治理提供帮助。
(二)提升“专业技能型”志愿服务
提供什么样的教育,就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当今科技兴国的大背景下,学生如何将高校课堂中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样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够为后期毕业实操提供帮助。例如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就可以通过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帮助贫困家庭免费进行室内设计。这样做首先帮助贫困家庭节省下了很大一笔装修设计开支,其次也锻炼了建筑专业同学在室内设计领域的专业技能。更多更优的提供专业技能志愿服务将是未来志愿服务发展的一个主流旋律。
(三)加强网络线上志愿服务
在互联网更新迭代、5G通信技术来临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的生活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大家每天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占比都很大。当今的大学生很多都习惯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尤其在本次疫情期间,很多人由于不能出门,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家里上网度过的。针对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等等,志愿服务可以通过类似“心声社区”等板块为其提供帮助。在线志愿服务能够给很多不能来现场的人提供无形的帮助,是新时代志愿服务的一个有力体现。
参考文献:
[1]刘鑫洋,徐冰钰等.浅析大学生志愿者在社区服务中的价值探析[J].民生消费,2020(8):35-37
[2]王祎雪.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体系机制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0):271.
[3]张洁.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大众文艺,2019(6):209-210.
[4]赵柳.大学生志愿服务问题与路径探析[J].科学咨询,2020(32).
作者简介:
周智翔(1991-),男,汉族,江苏泰州人,研究实习员,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及辅导员职业发展。